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成立触觉传感联合实验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成立触觉传感联合实验室成立触觉传感联合实验室促合作 推动成果转化(成果转化成功案例),触觉传感技术在机器人、电子皮肤、可穿戴设备、人机交互、医疗康养、高端医疗器械[1]、AR/VR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科技日报》列出的35个卡脖子技术中,触觉传感器位列其中。

一、重要意义

触觉传感涉及技术和应用场景相当广泛,在智能制造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与视觉、听觉等传感器不同,触觉传感技术目前处于发展初期,我国既没有专注于触觉传感的研发机构,也没有形成触觉传感器[2]的龙头企业,目前的研发机构和企业都难以覆盖整个研发领域和研发成本,亟需建立多团队协作、多学科协同的研发平台。

触觉传感领域目前不乏一些中小的企业,虽体量不大,但在某项技术或某个应用场景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可为该类中小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助力其发展成为行业龙头企业。

二、主要做法

1、多方调研,形成研究报告

2019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以下简称为:学会)针对“触觉传感器”技术领域,对中外专利信息进行深入研究,深入分析出核心、关键、前沿技术,研究优势专利的技术内涵、技术价值,提出我国产业发展应对策略、创新方向性的决策咨询意见,形成了高质量的专题研究报告。

2020年7月,学会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及工作积累,通过对高校、企业、投资机构等多方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撰写完成了3.5万字的《机器人触觉传感器技术发展现状报告》。

2、成立联合实验室,搭平台促转化

2020年10月25日实验室参与方的负责人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首次工作会议,明确了联合实验室工作内容和发展目标。

2020年11月12日,在南京召开了“触觉传感技术与仪器发展研讨会”,联合实验室成员单位做了13个学术报告。华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他山科技公司、北京互感科技公司三家企业以联合实验室名义发布了8项开放性课题。会议就联合实验室的运营机制、管理制度等进行了广泛交流,实现联合实验室实体化运营的工作目标。研讨会现场参会人员60余人,线上实名注册参会人员200余人。

截至2020年12月6日,已有30个科研团队参与建设触觉传感联合实验室,其中12个团队来自985高校,4个团队来自中科院所。21个团队申请了联合实验室的开放课题。

3、实体化运营,做实做深成果转化

按照企业需求,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和社会资本,采取“联合实验室+企业+社会资本”三方面联合攻关模式,共同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或推动已有的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联合实验室采取“公司+股权”的方式,支持研发团队创业,为新创企业提供市场化的专业化、菜单式服务,让科学家团队专注技术研发。

4、助力地方汇聚科技资源

吸纳当地高校参与联合实验室课题,将市场需求引入研究生选题、基础研发、科技夏令营等业务中,鼓励并支持创新团队创业;举办触觉传感领域科技竞赛;承接国家技能大赛分赛场;举办或组织团队参与路演等活动。

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建立与国际高水平研究团队的广泛联系,打造高水平国际科技交流品牌,吸引海外人才归国创业就业。组织专家发布触觉传感领域发展前沿技术,通过中国科协等渠道向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建议,联合企业共同申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三、主要成效

2020年12月30日,互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克亚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吴越团队就“行人步态被动监测方案”课题研发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将在联合实验室的支持下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运营。

2021年1月26日,他山科技有限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刘倩团队、合肥工业大学刘平团队、青岛盛翰色谱公司王博团队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于2021年3月,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触觉传感联合实验室的架构下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