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成卫东[1] 当过兵,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现为中国民族画报社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曾连续4年担任全国新闻摄影评委。2004年,获得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4年被聘为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摄影授课老师。2005年被聘为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民族画报社高级记者,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名摄影家。2008年"全国抗震救灾模范"、"2010全国抗灾救灾优秀摄影家",获奖作品无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教授;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名家讲坛》客座教授等。

成卫东
国籍 中国
职业 自由摄影师
知名于 2008年"全国抗震救灾模范"、"2010全国抗灾救灾优秀摄影家",获奖作品无数。
知名作品西藏阿里
西藏秘境
中国藏传佛教寺庙

目录

简介

成卫东先生曾在国内外发表过上百个摄影专题,数十个摄影专题或图片获奖。

二十多年来,曾参加过《环行中国边疆》大型采访、独自完成《西藏探秘》、《西行阿里》、《走进三江并流》等大型综合专题系列采访;曾独自驾车横跨十省区,历时100多天完成《澜沧江纪行》大型采访;走过中国与缅甸边境、中国与越南边境、中国与俄国边境、中国与蒙古边境、中国与朝鲜边境、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等。自1987年以来的19年中,20次进入西藏;走过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滇藏公路、新藏公路和中国到尼泊尔公路;曾两次闯进藏北无人区拍摄藏羚羊、野牦牛和藏野驴,三次进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四进边境小镇亚东和樟木。

独自一人完成系列采访《西行阿里》,并与千年古格王国遗址和惟一的守门人一起生活;曾跟随转山人徒步绕行冈底斯山主峰——神山。1999年,又全程徒步穿越了雅鲁藏布大峡谷,走进了中国目前惟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2003年“非典”期间,分别两次进入云南丽江、怒江、迪庆和西藏昌都、四川甘孜地区,独自完成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纪行》——走进横断山脉系列采访。

自1987年近二十年中,参加、经历了西藏至今几乎所有重大活动和事件的采访,在藏累计时间上千天。

曾经历了震惊中外的1988年拉萨3·5骚乱;1989年第十世班禅最后西藏之行及圆寂;1991年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庆典;1993年第十世班禅灵塔开光典礼;199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当年11月又作为特派记者亲历了第十一世班禅掣签认定和坐床,成为从第十世班禅圆寂至第十一世班禅转世全过程现场采访的惟一记者。参加了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大陆两岸四地摄影家拍西藏活动……至今,已走遍了西藏七个地区70多个县(西藏共有74个县),采访、拍摄并发表了上百篇的摄影专题报道,是目前中国进藏采访次数最多的记者。

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山西卫视、新华社,以及《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中华英才》、《中国民族报》《人民摄影报》等媒体个人专访,被称为采访西藏的“专家记者”。

赴新疆、西藏、宁夏、黑龙江、河北、山西、山东、深圳、内蒙等地举办摄影讲座。

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广州中山大学以及北京望京小区、中国摄影函授学院摄影记者高级研讨班等多次之邀,进行专题摄影讲座。

2004年,应邀赴澳门参加香港、台湾、大陆、澳门两岸四地摄影家拍摄“澳门24小时”摄影活动。

2005年,应邀参加由香港、台湾、大陆、澳门两岸四地摄影家拍摄“西藏24小时”摄影活动。

2006年,应邀参加两岸四地摄影家拍摄 “浙江24小时”摄影活动。

视频

成卫东老师讲座

荣誉成就

社会头衔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族画报社高级记者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

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导师、教授;

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名家讲坛》客座教授;

西藏民族学院兼职教授;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顾问;

殊荣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民委"首届有突出贡献专家";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2010全国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2];

数十次担任全国各类摄影大赛评委;

曾在各种媒体发表数百个摄影专题,其中数十个专题(幅、组)摄影作品在全国各类摄影大赛中获奖、收藏。


出版专著

曾出版《西藏阿里》、《佛门盛世--第十一世班禅掣签坐床认定纪实》、《西藏秘境》、《中国藏传佛教寺庙》等画册,以及《镜头前的西藏》、《雪域藏地探行记》、《雪域圆梦》、《天路纪行--从青海湖到哲蚌寺》、《探秘三江》等中、英文图文专著。[3]

曾在北京、上海举办《丽江--世界三遗产地》和《西藏--纳木措的牧民人家》影展。

获奖情况

曾荣获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全国青联联合授予的中央"心连心"艺术团赴内蒙、宁夏、广西慰问突出贡献奖《骏马奖》、《贺兰山奖》、《漓江奖》奖牌、奖杯。

摄影作品《第十一世班禅首次进京》,荣获全国新闻摄影人物金奖;

图片故事《青藏铁路大穿越》,荣获首届中国探索发现DEEP摄影大奖赛旅行探险类金奖;

摄影专题《登上"孤岛"--墨脱》,荣获"第三届全国民族好新闻"一等奖;

汶川大地震摄影作品《向地震遇难者致哀》入选"2008感动中国"全国摄影大展并获奖;

玉树抗震救灾摄影作品《一线希望》、《结古灾情》被中央档案馆永久收藏……

当过兵,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4] 。 几十年间,主要从事新闻与纪实摄影,尤其擅长纪实人文地理等专题摄影,足迹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卫生、民族宗教、公益活动等各个方面。

曾担当采访党和国家重大题材新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国庆50周年、60周年庆典,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党的十六大等等;

曾亲历"环行中国边疆"、改革开放中的中国边境口岸、"中俄、中朝、中蒙、中印、中缅、中尼、中越边境纪行"、"澜沧江纪行"、"20年后重访北极村"、"走进横断山脉--寻找最后的原生态村落"、"寻找香格里拉"等大型专题采访拍摄;

也曾数次进入云南丽江、怒江、迪庆和西藏昌都、四川甘孜藏区,独自完成《走进三江并流》等大型系列采访报道。

几十年间,曾先后参与、经历了西藏至今几乎所有重大活动和事件的采访拍摄:

其间50余次进入各藏区采访拍摄,走过川藏、青藏、滇藏、新藏公路,走遍了西藏全境74个县,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境内的全部藏区,是唯一走遍所有藏区的摄影人。[5]

曾经历过1988年3月5日"拉萨骚乱"、"西藏民主改革3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

曾跟随并记录了第十世班禅大师五十大寿、最后西藏之行至圆寂;

也曾作为中央特派记者亲历了第十一世班禅掣签认定和坐床的佛门盛事,成为从第十世班禅圆寂至第十一世班禅转世全过程现场采访的惟一记者。

曾数次进入可可西里和藏北无人区去拍摄藏羚羊、野牦牛和藏野驴,数次进入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拍摄采访;

曾与西藏阿里"千年古格遗址"惟一的守门人一起生活;随后又跟踪采访--"12年后重访阿里古格";

曾跟随信教群众和中外游客沿海拔5200米至5700米的高度,体验了徒步转冈底斯神山的经历感受;

曾全程徒步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走进了当年全国惟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十几年后又亲历了墨脱通路的历史瞬间--"重访墨脱";

曾策划并驾车亲历完成"行走中国--穿越青藏高原"、"天路纪行--沿青藏铁路行走"、"西行阿里"、"西藏秘境"等大型人文地理专题的采访拍摄。

又亲历了"5.12汶川大地震"[6] 、"玉树大地震"、"2010重走墨脱路"、"2010新疆影像--掀起你的盖头来"、"2010中朝俄三国边境行"、"2011聚焦内蒙古西部沙漠"、"2011飞越珠峰--走进尼泊尔"、"2012探访明长城遗址"、"2012再访珠穆朗玛"、"2013中国摄影家四季看西藏--冬之行"、"2013中国摄影家黄河两岸摄影采风"、"2013中国摄影家赴日采风"、"2013岁末山东威海荣成天鹅湖摄影采风"、"2014正月陕甘青宁一路西行摄影采风"、"2014三月黄山、婺源摄影采风"等采访拍摄活

曾应邀参加香港、台湾、大陆、澳门两岸四地摄影家共同拍摄"澳门24小时"、"浙江24小时"、"山东24小时"、"西藏24小时"等摄影活动。

长期以来,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加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并成为倡导者和志愿者。

曾十余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山西卫视、西藏卫视、中国网、搜狐网、中国西藏网、中国日报、今日中国、中华英才、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摄影世界、数码摄影、"咔啪"先锋摄影等媒体、刊物专访[7]

曾应邀赴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80多个城市进行130多场以人文地理、生态环保为主题的影像文化专题摄影讲座 。

曾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方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8]深圳大学等全国60多所高校,以及全国政协机关、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等,举办80多场以人文地理、生态环保为主题的影像文化专题摄影讲座。

芳菲正盛,喜迎摄影家成卫东

关于摄影,成先生认为其最基本的就是研究影像,而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光圈,速度和焦距三者之间不同排列组合后定格最后那一瞬间的影像,不同的焦距和速度不一样的光圈都会给最后的影像带来不同的效果。后来他通过几副摄影作品进一步论证了这些观点。这些作品有沾满水珠的花朵,也有花间采密的蜜蜂,还有陕北的乡村老人。就这样,成先生带领观众走进了摄影的世界。

在观众的惊叹声中,成先生用镜头徐徐展开了他的藏区之旅。从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保护站到那里奔腾的被当地人称之为“白屁股”的黄羊,再到他用微微颤抖镜头记录的漫山遍野的藏羚羊,还有藏羚羊产仔后小羊跟随妈妈们前行的画面,就此成先生提醒摄影家不应该为了拍到更清楚更凸显壮观的照片而驱车追赶藏羚羊,因为这可能会使怀孕的藏羚羊因激烈奔跑而惨死腹中,也可能酿成小羚羊被踩死的惨剧,这种行为动机可以理解但是造成的伤害却不亚于偷猎者。成先生呼吁:“朋友,请不要把相机当猎枪。”语闭,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后来,成先生又带大家看了夕阳照射雪山的美景,攀爬在岩坡的牦牛,以及有着“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的西藏阿里的别样风光,当然少不了代表性的布达拉宫等等。 成先生此次讲座不仅带来了摄影作品,还给同学带来一些关于人生及其他问题的思考:他在昆明翠湖苦苦拍摄红嘴鸥,为了等待一个瞬间长期保持一个姿势,以此教育大家有付出才有收获,也告诉我们只有自己深入思考才会有独具特色的作品;他拍摄青藏铁路不同时间段的照片,用铁路两旁不断堆高的沙层警示环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希望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美好的未来。 晚9点左右,讲座在成先生与同学们的互动后拉下帷幕,会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不少同学表示收获很多。

成卫东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弃官从事摄影记者工作。他是国家首届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是唯一走遍所有藏区的摄影家,高级记者,而走遍藏区一共花费了他23年的时间,对人们了解藏区以及藏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视频

摄影大师成卫东莅临太工讲座片段

视频

光影叙事|成卫东:我是一名见证者也是一个记录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