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爪龍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懶爪龍屬(屬名:Nothronychus)又名偽君龍,是種鐮刀龍類恐龍;鐮刀龍類是群奇特的獸腳亞目恐龍,擁有缺乏牙齒的喙狀嘴、類似鳥類的骨盆結構(也類似鳥臀目)、腳掌有4個往前的腳趾。
懶爪龍的模式種是麥金利山懶爪龍(N. mckinleyi),由詹姆斯·柯克蘭(James Kirkland)與Douglas G. Wolfe在2001年所敘述、命名,化石是在新墨西哥接近亞利桑那州邊界的祖尼盆地所發現,該地屬於Moreno Hill組,地質年代為白堊紀晚期的土侖階中期。
第二個種是葛氏懶爪龍(N. graffami) ,是在2009年被敘述、命名,化石發現於猶他州的Tropic Shale組,年代為土侖階早期,比麥金利山懶爪龍早了100萬到50萬年。
懶爪龍的屬名在希臘文意為「類似樹懶的指爪」,因為這種動物讓柯克蘭聯想起巨大的地懶。
敘述
懶爪龍屬於獸腳亞目的虛骨龍類,但並非是類似暴龍的肉食性恐龍;而懶爪龍與牠們的近親演化成為草食性。懶爪龍是種二足恐龍,並以比牠們的肉食性祖先還要直立的姿勢來行走。懶爪龍身長約4.5到6公尺,高度為3到3.6公尺,重量約一公噸。
一個由兩個獨立標本組合而成的骨骼重建,已完成40%到50%,可讓科學家們描述懶爪龍的特徵。小型頭部,擁有許多葉狀牙齒,適合切碎植被。頸部長而細。手臂長,手部靈巧,手指上有10公分長的彎曲指爪。腹部相當大。後肢結實。相當短的尾巴。麥金利山懶爪龍與葛氏懶爪龍的差異在於,前者的體型較瘦小、尺骨較彎、以及一些脊椎的特徵。
懶爪龍是北美洲第一個發現的鐮刀龍類,之前發現的鐮刀龍類都是來自於中國與蒙古。懶爪龍的體型比死神龍與慢龍還大,但在某些層面則比這些亞洲近親還要原始。在2005年的猶他州,則發現了一個較早期的相關物種猶他鑄鐮龍。
外表類似樹懶的懶爪龍生存於中白堊紀,約9000萬年前;牠們生存於似沼澤的森林,類似路易斯安那州的河流出海口。這個時代的地球氣候非常溫暖,而海平面比現在高約300公尺,而乾燥土地明顯地減少許多。這個時期幾乎沒有發現任何恐龍化石,尤其是北美洲,這使得懶爪龍與相關發現變的非常重要。
懶爪龍的亞洲近親擁有類似鳥類的特徵,而且化石中保存了羽毛壓痕,這顯示懶爪龍可能也覆蓋者絨毛狀羽毛,使牠們看起來類似食火雞。目前並沒有在懶爪龍的化石上發現羽毛壓痕,可能因為牠們所處環境的沉積層無法保存脆弱的羽毛。
發現與種
懶爪龍的第一個化石,是一個腸骨,發現於新墨西哥州的祖尼盆地,當時被誤認為是祖尼角龍的部分頭盾。研究人員後來發現這是鐮刀龍類的化石,並在當地發現更多相關化石。在2001年6月19日,亞利桑那共和報(Arizona Republic)首次宣佈懶爪龍的發現與名稱。但直到2001年8月22日,懶爪龍才被正式敘述於科學期刊《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上,由古生物學家詹姆斯·柯克蘭(James Kirkland)與Douglas G. Wolfe所敘述、命名,模式種是麥金利山懶爪龍(N. mckinleyi)。
懶爪龍的第二副標本,是一個腳趾骨頭,是在1999年由一位居民發現於猶他州的Tropic Shale組。在白堊紀晚期,該地區屬於西部內陸海道,因此形成了大範圍的海相沉積層。北亞歷桑納博物館曾在當地進行多次挖掘活動,挖出豐富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尤其是蛇頸龍類[1]。
這個鐮刀龍類化石的發現地點,在白堊紀晚期距離海岸約100公里。之後,北亞歷桑納博物館在當地發現了更多相關化石。研究人員發現,這個猶他州標本相當類似麥金利山懶爪龍,但體型較大,年代較古老。在2002年的美國洛磯山脈地質學會的兩次會議上,首次討論了猶他州標本。
在2007年的亞利桑那地質學會,這個標本被判定是懶爪龍的新種,但沒有命名。在2009年7月15日的《皇家學會學報》B輯(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正式發表新種的研究與名稱,名為葛氏懶爪龍(N. graffami) ,種名是紀念化石發現者Merle Graffam。
參考文獻
- ↑ Gillette, D.D. (2007). "Therizinosaur: Mystery of the Sickle-Clawed Dinosaur." Arizona Geology, 37(2): 1-6. pdf available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