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惴惴不安

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

近义词惶恐不安 坐卧不安 忐忑不定

近义词七上八下 忐忑不安 心慌意乱

反义词悠然自得 心安理得

出 处 :《诗经

体 裁成语

属 于 :中性词

惴惴不安是一个中国的汉语成语。读音是zhuì zhuì bù ān,意思是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出自中国最早的一部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秦风·黄鸟》。

目录

原文

《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1]

典故

秦穆公死,安葬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殉葬的人数达一百七十七人,另外还包括三名大臣。其中之一名为奄息。秦穆公死前就想让群臣和他一道同赴黄泉,一次与群臣饮酒,趁大家喝得晕头糊脑时说:"咱们君臣,生时同乐,死后也要同哀呀。"奄息仲行针虎三个大臣不知是死心塌地地忠于穆公他老人家,还是因酒精作怪,乱说大话,竟当场表态,愿随他共死。这一表态不打紧,穆公死后,他们也就跟随他进了陵墓。

故事

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逝世,居然用一百多人给他陪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臣子车氏家的三兄弟奄息、仲行、针虎也在其中。这三兄弟为秦国立下盖世奇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却仍逃脱不了被活埋的命运。

秦国的老百姓对秦穆公的做法非常愤怒,就写了一首名为《黄鸟》的挽歌:

“黄雀叫叽叽,在酸枣树上休息。谁追随穆公去了?子车家的奄息。提到这位奄息,一人的价值等于百人。走近他的坟墓,心中不安浑身战栗。老天爷呀老天爷!我们的好人为什么都要死去?如果能赎他的命,我们愿意用一百人换回他一个。

“黄雀叫叽叽,在桑树上休息,谁追随穆公去了?子车家的仲行。提到这位仲行,百条好汉都抵不上他一人。走近他的坟墓,心中不安浑身战栗。老天爷呀老天爷!我们的好人为什么都要死去?如果能赎他的命,我们愿意用一百人换回他一个。

“黄雀叫叽叽,在荆树上休息,谁追随穆公去了?子车家的针虎。提到这位针虎,一个人能与一百人相比。走近他的坟墓,心中不安浑身战栗。老天爷呀老天爷!我们的好人为什么都会死去?如果能赎他的命,我们愿意用一百人换回他一个。”

殉葬制度一直延伸到秦汉时期才慢慢的变少,汉朝的时候制度性的人殉被正式废除,但是还有零星的被冠以“自愿的”活人殉葬,这样的自愿殉葬一直到唐宋都一直存在。看到这里网友们可能要松一口气了,活人殉葬总算没有那么严重了。可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活人殉葬远没有到此结束。历史发展到元明清,活人殉葬制度竟然死灰复燃了。由于蒙古野蛮民族的入侵,中原文化遭到了极大的后退,元代官方甚至大肆鼓励民间的殉葬行为。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活人殉葬制度虽然几经变化,时兴时衰,但却犹如幽灵一般,不曾真正消失!

参考资料

  1. 惴惴不安,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