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胸臆文自高(陈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情满胸臆文自高》是中国当代作家陈斌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情满胸臆文自高
——读彭明吉先生的村志序言
2022年初夏,分乡镇各村始修村志,至冬,有几个村完成初稿。乡人视彭明吉先生为德高望重的乡贤,便纷纷邀他作序。乡情难却之下,他应允了中坝村、南垭村、分乡场社区,作了三篇村志序文,曰《我与南垭》《我的家乡大中坝》《分乡场记忆》。 三篇序言实为三篇优美的散文,共同特点是跳开对志书内容本身的评说,以宏观的视觉,以亲身的经历,以内心的感悟,用文化人的眼光,用细腻的笔触,历数与村域的不解情缘,展开对村域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展示一个个可敬的人物,在描述盛事胜景之中,传达乡思乡情。 品读之余,深为叹服,感觉有诸多亮点可赏。
浓厚的乡情
先生是大中坝彭家院子人,出生在书香门第,爷爷是晚清秀才。经历过苦涩的同年,遭遇过求学的艰难,在吮吸家乡的乳汁中成长,20多岁后从家乡走出后,一直对养育了他的故乡怀有深深的眷念。他在序中说:
这里还是一方神奇的风水宝地。站在河西观看河东山势,只见九道山脉如巨龙奔江,头朝河西坪方向,蜿蜒伸至大中坝我的老家分乡大中坝村,距南垭不到10公里。,称“九龙朝圣”。站在河东看河西,黄柏河冲出高山峡谷,绕河西坪流向朱家口,形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圈,“玉带缠腰”。 河东的水田土质为青岗泥,加之水源充足,种出的稻谷颗粒细长,碾出的大米雪白晶亮,煮出的米饭甜软可口,清香四溢,无菜也可来它几碗。彭家院子一带,还盛产金梨子。种在水田堤上的梨树,供水充足,结出的梨子颜色金黄,皮薄汁甜。
山水形胜、文化底蕴、精美物产,熏陶了他、养育了他,化为血液和灵魂,说起来便情不自禁,赞口不绝。
先生对那条穿村域而过的大河,情深意浓。他描绘说:“未建尚家河水库和东风渠之前,河水流量很大,夏季满河清波白浪;冬春河水清澈见底,两岸人来往得靠坐渡船过河。”捕鱼一段文字,写得野趣盎然,宁静中有富饶,简单中显至真,让今人神往。
这里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人们可随时下河捕鱼。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最有趣的是作坊捕鱼。秋季,选择落差较大的河段,用石头垒起一条上宽下窄的长长的激流水沟,在出口支起大竹筛,捕到的鱼儿要用背篓背。儿时,我常约几个小伙伴下河摸鱼,每次下河都能摸得一大串。
南垭是他爱人的老家,爱屋及乌,自然有情。但是,让他心心念念的更有其它。
父亲熟知诗书传家的道理,经常给儿时的我讲些古人勤奋好学、苦读诗书、咏诗作对的典实。但我对这些似乎并不在意,印象深刻的倒是母亲常讲的的南垭万家河的全老爷刻苦读书、考中秀才、留学东洋、做了大事的故事。
全敬存的故事,早已深入了他的内心,成了他乡情的一部分。和南垭的姻缘,让两种情怀交融,感情升级,更深厚、更炽烈。
至于分乡场,于他有两重意义,母校于斯,年轻时工作于斯,是他事业起步的地方,因此更有难赋之深情。他在序中说: 回不去的童年,忘不了的过去。尽管岁月更替,时光远去,分乡场仍有我割不断的情结,抹不掉的记忆。那条老街,那座木桥,那些店铺,那所学校,是我永远的乡愁。
大中坝、南垭、分乡场是一条线,宜保公路将它们挑起,出生、成长、家庭也是一条线,乡情将这条线填丰满、填实在、填生动,构成了他生命的本色,也构成了三篇村志序言的基调。“未成曲调先有情”,可引来形容先生这几篇文章。
灵动的往事
序言一般要写自己和文本对象的联系,便有往事的叙述。彭先生所叙之事,每每以灵动见长,画面感极强。
如写南垭有: 一个周日的上午,远芝引我乘车到金竹,徒步走到乌龟石堂上后,再下坡上岭到了南垭三队高儿岭。准女婿过门,远芝的父母、二哥二嫂及三个侄儿侄女,早在门前迎候,中午还特地请来生产队长作陪。
1975年,分乡区委动员全区人民上阵,修建十字沟水库。这年冬天,区委书记胡开梓带领机关干部,赴水库工地参加劳动。在火热的工地,我加入了拉板车的大军,干了我从未干过的体力活儿,创造了一顿吃三钵饭、一斤二两米的记录,写过“迎冰雪、斗北风,我是水库一民工……”的小诗。
翻山越岭到高儿岭过门,全家恭候迎接,还请来队长作陪,准丈人家的重视,当地的风土人情,跃然纸上。十字沟水库工地劳动的情景,吃三钵饭,写打油诗,都是当年栩栩如生的画图。
再如写大中坝: 秋天,人们忙完地里的收割,又忙着上山砍竹子。我家屋后的大岭岗上,每天下午都尘土飞扬,哗哗啦啦的拖竹子的声音少有间断。不到半月,家家门前都堆满了竹子。老人们忙着编制竹器,挑到镇上去卖;壮劳力便三五成群组织起来,下河去扎筏子,将一条条长长的竹筏顺着河水运往宜昌。 拖竹子、编竹器、放竹筏,曾是大中坝人劳作的画面,先生寥寥几笔,就再现了当年农村的场景。大中坝人的勤劳、能干、艰辛包含其间,时光变迁、风光难再的遗憾也隐约可见。
写分乡场,则表现集市风貌、人物心态: 紧靠三中校门旁边的高坎上,有一家供销社,主营各种布料。店里有位姓朱的女营业员,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量布、剪布、撕布、数钱动作麻利,尤其是那一手算盘打得叭叭响。柜台前常常挤满了人,有的是买布的,有的是来看女营业员打算盘的。
女营业员的风采自不必说,漂亮、能干让人心动。“有的是来看女营业员打算盘的”一语,画龙点睛,惟妙惟肖,人物的内心活动展示无疑,有“无声胜有声”之效。
先生的叙事总有时代特征。早年时人们的淳朴、生活的艰辛、人物的情愫,都可窥见。
鲜活的人物
由于对各村域人物的熟悉,包括对其性格、成就、贡献、轶事的了如指掌,序言中所涉及到的人物,都描绘的生动鲜活,构成了一道古今人物画廊。 南垭村序中的全敬存,与张之洞的那一段精彩的对话,“读了十二年书”、“小城不抱抱大城”的妙对,有点睛之效,过人的机智,正是先贤后来成大器的先兆。
大中坝村序中的这样写了他父亲: 解放大军即将南下之前,谣传大军所到之处,要搜查金银财宝、古籍古玩,藏匿者要受严惩。胆小的父亲找出祖父遗留下来的两麻袋线装古书,和大哥抬到屋后的竹园里,偷偷烧了两天两夜,仅留下一份县试考卷的稿本。
寥寥几笔,谣言的可恨、父亲的胆小、苦涩的焚书过程、留下的深深遗憾,历历在目。
三篇序言中,人物写得最灵动的,要数分乡社区的那篇。“生意兴隆的店铺”一节,写了四个人物,有桥头餐馆的“王大汉”、衡器店铺的“肖称匠”、食品所的“罗大爹”等,其中“肖称匠”写得尤为值得称道。
走过木桥,是一家专门制作衡器的店铺,制作的杆秤远近有名。老板姓肖,是分乡一方出了名的“肖秤匠”。店里就只他和儿子两人。父子俩从早到晚忙着手里活儿,很少说话。老秤匠是师傅,负责技术把关,收钱管账。小秤匠负责在秤杆上钻孔,手中的钻花飞转,能精准钻出计量小孔,然后刷上金粉黑漆,油光发亮的秤杆做成。配上秤钩、秤砣和毫绳,制作完成。任何时候路过,总看到店铺的正面墙上,都挂满不同规格的新秤。
“肖称匠”本指“老称匠”,但笔墨的重点却落在“小称匠”身上,他“手中的钻花飞转,能精准钻出计量小孔,然后刷上金粉黑漆,油光发亮的秤杆做成”,制作手艺的娴熟、产品的漂亮,借“小称匠”的动作得以表现。简洁传神的描述中,父子的分工、人物的性格、铺面的场景,都有表现。
先生写人物,总是充满正能量。如写罗大爹:“罗大爹话不多,一脸严肃。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肉票的人一般很难从他手中买到肉,但遇到病人、孕妇上门,都不会空手而归。”人虽严肃,但也灵活,有同情心,人性的光辉闪烁。
南垭村序中提到的全敬存、胡开梓,大中坝村序中写到的彭德漳、杨明政、彭明润、彭开鑫、刘宗武、刘德政,分乡场社区序中提到的共产党人刘惠馨、冀汸及以三中的教师群体,都是有分量、有正能量、可敬可爱的人物。
文化的风景
曾经辉煌的落惹坪湖北总庙,坐落在大中坝村西。对此,先生有一段比较充分的描写。
每年三月二十八日,是庙内主神东岳大帝的生日,湖北各地的诸教信徒,从四面八方汇聚罗惹坪,赶会三天,连头带尾六七天。周边客栈爆满,坝中大路两边,临时搭起窝棚,结成对合街,热闹非凡。总庙尽显“宏钟一撞响十里,大鼓一击山地摇”的神威。庙内外终日烟雾缭绕,每天朝拜的香客们,排起长队,等待进庙上香,拜佛求签。
总庙当年的盛况,现今已经只是一个传说,一片荒滩。先生依据当地老人们的讲述,将当年赶会的场面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出来,展示出来的是历史风貌、传统文化。全敬存诗句“忆昔威灵同楚蜀,而今庙貌感沧桑”的引入,表达的是今人共同的遗憾。
分乡场曾经是明清商道“通北路”上最重要的集市,分乡老街有过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的光景。作者这样描画它: 次日清晨,街上最先的起床铃是那骡马队的铃铛和踢踏声,它们将沉睡的老街唤醒,一家家铺门打开,炊烟四起。一支支骡马队伍,朝着西北两个不同方向出发。一串串清脆的铜铃声,一阵阵嗒嗒的马蹄声,时近时远,不绝于耳。一队队挑脚夫经过一夜休整,又精神抖擞地挑起担子赶路。这些山里的挑脚夫,夏天一条短裤,一条汗巾,背上晒得流油;冬天一身单衣,也汗流浃背。他们终年脚穿草鞋,丈量着人生的旅途,一条扁担挑出生活的来源。
先生笔下,这是一条生机勃勃的老街,马队的铃铛和踢踏声,四起的炊烟,让老街的清晨有声有色;也是一条充满辛勤的老街,挑夫们在这里谋求生活,他们“夏天一条短裤,一条汗巾,背上晒得流油;冬天一身单衣,也汗流浃背。他们终年脚穿草鞋,丈量着人生的旅途。”热闹中也包含凄凉,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民俗风情。
先生写景,也常将自己置身其中,从而显得更真切。如写老街的那座木桥。
常来桥边做点小生意的多为中老年妇女,出售的东西为妇女们常用的针头线脑、鞋底鞋垫等用品杂件。还有专卖糖果、瓜子花生的。儿时我在镇上读书,有空闲爱到桥上逛逛,喜欢出一分钱买一包用报纸包成三角形的瓜子。也喜欢坐在木桥上,听潺潺流水,看过路行人……
在读书生活的回忆中,展示了老木桥的格局与风情。木桥是生意人的木桥,是妇女们的木桥,是学子们的木桥,是热热闹闹的木桥,是水声潺潺的木桥,是颇具民俗价值、文化品位的木桥。
多彩的语言
先生写序,在悠悠然中将话题展开,将画面打开,将人物说开,娓娓而谈中古今兼容,雅俗共存,其鲜活的语言功不可没。
写和南垭的情感,他说:“此之后,我到南垭也变得频繁起来。观赏花田之外,到万家河看过水,到杨倩的桃园看过花、到南垭小学讨论过学校文化、到十字沟水库上方看过盘山公路,到大王崖山顶眺望过远景,到南垭村委会开过村志座谈会。南垭,成了我心仪之地、心系之处、情笃之乡。”两组排比句的渲染,加强了表现力,山水之美、文化之盛、发展气象都在其中。
我们从信用社贷款300元,将母亲抬到宜昌地区医院。开刀治疗后,寄住在一亲戚家等候取石膏。亲戚家也有困难,我们须每周送去粮食和小菜。记得一个雨天,我和妹妹明凤打着雨伞,背着背篓出门。行走不远,我穿着凉鞋的脚后跟被沙子磨破,鲜血直流,只好打赤脚徒步90多华里,到北山坡时已是深夜。 这是一段写他早年为瘫痪在床的母亲治病的文字,全是自然、真切、不加修饰的叙述,却教人感慨万千。
对老木桥的说明文字,又显得相当简洁。
当初的木桥,结构简单又独具特色。桥身由六根粗大圆木组成,桥体两根圆木横跨小溪两岸,上用木板铺成桥面。两边各平放两根大圆木,外加栏杆,桥上盖有青瓦,为一通风透光的凉亭桥。”即使没见过木桥的人,也有如在眼前的感觉。
分乡场赶集的习俗,也写得很精彩: 腊月二十以后,山里的当家人都要带着积攒的辛苦钱,赶到老街来办年货。更多的是将自家喂养的鸡鸭和土特产挑到街上来卖,换回年货。老街上的店铺客人爆满,街上行人川流不息。腊月二十九'赶场’结束,老街又迎来红火热闹的春节。
文中“当家人”、“办”、“换”,都是接地气的生活语言,自然贴切,最能传达氛围。
先生喜好读书,积累厚实,雅言可信手拈来,当了多年的行政干部,还多年从事民间文化研究,故懂得生活语言的表现力,两者有机结合,水乳交融,成就了他的语言风格。这种风格植入村志中,有雅俗共赏的效果,老百姓定会喜闻乐见。[1]
作者简介
陈斌,男,1956年10月出生,夷陵区分乡镇南垭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