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恒星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恒星日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展台上一颗无可取代、熠熠闪光的明珠[1]。汉字之美,美在庄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与灿烂文化[2]。她的美,是无与伦比的。

名词解释

恒星日,是指子午线两次对向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考系,是地球自转360度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简单地说,恒星日是地球自转周期。

天文学以恒星为标准量度地球自转的周期,叫做地球自转的恒星周期,也就是一个恒星日。1恒星日=平太阳日的23小时56分4秒,是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 。地球自转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23小时56分4秒),也就是地球同一条经线对某一个恒星周期所需的时间。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秒。

在天文学上,定义恒星日的不是具体的恒星,而是黄道对于天赤道的升交点,即白羊宫第一点,就是北半球的春分点。但是春分点在不断的西移(岁差),所以天文学上的恒星日与太阳日还是有区别的。

当地球位于A点时,太阳、 恒星、地心、地球上某一点O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B点时,地球已经自转了360度,O点又位于恒星与地心的连线上,所以,从A点到B点为恒星日。地球位于C点时,地球自转了360.59‘,此时,O点位于太阳与地心的连线上,从A点到C点为一个太阳日。

因为地球自转不断变慢,所以恒星日将越来越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