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总产量曲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总产量曲线是中国科技名词,属于科技术语。

汉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1],直到现在我们仍在使用。其不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记录者、传承者。可以说,汉文字是中华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词解释

总产量曲线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以及技术水平恒定时,用来表明某一种可变投入的数量与总产量之间关系的曲线。一般而言,在一个以横轴表示可变投入量、纵轴表示总产量的二维坐标体系内,总产量曲线以原点为起始点并随着可变投入量的增加而上升,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上升的趋势先陡后缓,并在达到总产量最高点后逐渐下降。

总产量曲线概述

总产量曲线先是以递增的速度增加(0-L1之间);然后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L1-L3之间);达到最大值(L3点,边际产量为0)后,总产量递减。

总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的位置关系:

边际产量>0时,总产量是递增的;

边际产量=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边际产量<0时,总产量是递减的。

分析:劳动投入达到L1前,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凸向L轴。劳动投入在L1,L3之间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总产量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即凹向L轴。当劳动投入量为L3,劳动的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递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