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基督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怀远县基督教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秋,美国圣经会驻南京传教士沙光亮、贺子椿及中国长老陈国君、鲁士清到皖北调查设教地点,选中我县作为皖北教会中心。翌年春,美国传教士稚赓生同几位中国传教士来县传教被逐。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传教士董文德、戈乐寿乘船来县,不敢上岸,在船上宣教。同年秋,在小街租房播道。翌年元月,传教士鲁士清夫妇租房举办“福音堂”,常住播道。时有信佛中医刘云锦改信基督教。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春,刘步行至南京接受洗礼,改名刘觉非,成为我县第一名基督教徒。在南京金陵神学院学习三年后,被聘为淮西教堂首任牧师。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圣经会在南门外购买住宅改建小礼拜堂,时有信徒20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圣经会以我县为中心,向凤阳、宿县、蒙城、凤台、寿县、蚌埠、五河、嘉山、定远、灵璧、泗县等地发展信徒。成立美国圣经会皖北怀远、宿县、寿县三个差会。怀远差会分管蒙城、涡阳、凤阳、五河、嘉山、定远、盱胎、蚌埠九地的堂会。
至民国元年(1912年),教徒发展到500余名。设立城关、淮西、淮东、七星4个堂会,42个分堂会。同年建成一座大礼拜堂。民国三年(1914年),基督教长老会怀远堂会成立,牧师孙惠溥任主持。民国六年(1917年),在兴街新建可容400人的“福音堂”一座。民国十六年(1927年),怀远堂会加入中华基督教会总会。实行自立、自养、自传。但一切教务仍控制在美国人手中。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教会在县城兴办医院、学校,对贫苦教友免费医疗、发放救济后,信教者日众。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教友发展至1479人,慕友发展至1402人。民国三十年(1941年),美对日宣战,美国传教士全部回国,城内教堂均为日军占领。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抗战胜利后,美国传教士陆续回怀。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十一月,淮海战役战火波及县境,美国传教士全部撤走,教会由长老李警予、刘毓华主持。解放初,境内有4处堂会,47所分堂,分布在城关1所,沙沟8所,梅桥3所,曹老集1所,马城9所,芡淮3所,淝河2所,河溜4所,龙亢2所,平阿6所,朱疃8所。有长老20人,牧师4人,传教士17人,执事11人,教友1226人,慕友1431人。
建国后,基督教会割断了与外国差会联系,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1952年4月17日,成立了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革新委员会,1954年8月改为“三自爱国筹备委员会”,1957年2月10日正式成立“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委员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取缔。1981年9月27日恢复。1985年全县信徒发展到17812人,其中男性1897人,女性15915人。
圣公会
圣公会也称为安立甘会或英国国家宗教,是基督新教的一个教派--圣公宗。与信义宗[1]、归正宗同属基督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由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创始并作为当时英国的国教,由英国国王担任教会最高首脑。圣公会与天主教一样相信使徒遗传,特别在按立神职人员的续承上。圣公会实行三阶级的圣职,主教(会督)Bishop,牧师(会长)Priest和会吏Deacon。
圣公会是和天主教差别最少的一种新教,除了和其它新教教派一样不崇拜偶像、不陈列耶稣受难像以外,使用的《圣经》(不适用于大中华地区)、教职人员服装、宗教仪式等都和天主教一样,圣公会教会并不自认为属于新教(Protestant),认为自己也是大公教会(即天主教),称教宗为“罗马主教”,不过教宗认为只要不承认教宗至高无上地位的西方教派,都属于新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