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怀念小叔(仰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怀念小叔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怀念小叔》中国当代作家仰忠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怀念小叔

清明来临、望云思亲,我又想念起我最亲爱的小叔。六十多年叔侄以诚相待、亲密无间,虽然他离开我们已有五年,但他那慈祥可亲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想当年我家客居浙江省宣平县城(现武义县柳城镇),那时东阳老家除奶奶会来看望我们外,常来宣平的亲人就是我的小叔。他每次来我家,总带些土产和水果,还逗我们小孩玩得开心。所以,我们每次见面高高兴兴,离别时难舍难分。有一次临别时,我含泪花将一张写有“蜂蜜最甜、小叔最亲”的小纸条偷偷地塞进小叔的衣袋里。

1936年农历十月十八,小叔出生在东阳黄田畈溪南村的一户穷人家中,排行老四,取名仰滿福。旧社会,民不聊生,奶奶生下五子,为了生计只有让十几岁的老大学裁缝、老二(我父亲)学刻字、老三学做篾,各奔东西。

1941年初夏,我爷爷因患病无钱医治卧床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奶奶是个裹过小脚的女人,目不识丁,干不了体力活,因此她无力抚养两个孩子,无奈之下把六岁的我小叔和最小三岁的儿子送人收养,这小儿子因抱养人失踪导致至今下落不明。

小叔是被南溪乡上朱村的一户姓朱人家收养的,他改名朱正宣。上朱村也是一个田少山多的小村,离溪南村有二十多里路,朱家养父与我奶奶口头约定母子十年不许相见。虽然朱家也不算富裕,但起码不会让养子饿肚子。

小叔在附近村小读书四年左右,才十岁出头便辍学在家,自此他跟着大人早出晚归辛苦干活。小叔不仅学会了种田犁耙耖,还学会了酿酒和理发。

日升月沉、星转斗移、年复一年,十年约期届满。思儿心切的奶奶终于能与我小叔重逢相见。当她看见十六岁的老四站在自己面前时,已经是认不出来了,昔日黄毛小孩如今已变成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奶奶激动啊,潸然泪下。

奶奶告诉他,说三个阿哥现都已成家,大阿哥在家里开裁缝店,二阿哥在宣平刻私章,小阿哥在桐庐做篾匠。小叔知道后好不高兴啊,他朦胧地回忆起小时候自己与二哥特别亲密的情景,于是便与养父说好,要与我奶奶一同前往宣平看望我父亲

那时交通落后,从东阳到宣平一百多公里,没有直达公路,小叔和我奶奶先乘客车至义乌,然后坐火车到金华,再乘客车经武义才到达宣平。兄弟久别相逢,喜从天降,千言万语道不尽手足之情。

父亲劝我小叔跟他学刻字,起初小叔也想学,但这干粗活的手一时半会也学不了精细的刻字手艺,加上养父母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所以小叔只学了个把月,便放弃学艺返回家乡。不过,这一个多月的学练刻章写字,小叔仿写隶体和楷体书法大有长进。

上朱村一户姓贾人家有个女儿,名叫银香,俏丽贤惠、勤劳善良,她看中了大自己两岁的我小叔。这同村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俩人渐渐产生了爱情,22岁那年,小叔与她结为伉俪。婚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勤俭持家。但不知何故,他俩婚后数年也没生育儿女,而我们家已有我兄弟姐妹四个孩子。

那年腊月的一天,小叔到宣平玩,我父亲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要么把忠忠(指我)给你们当儿子。小叔忙说:“那哪行呢,阿哥可以的话,这次让我带忠忠一起到东阳住几天,春节你们回东阳过年时再带回去”,我父亲听了一口答应。

说起来也真奇怪,次年我小婶26岁时便怀了孕,而且五年内生育了二儿一女。这让小叔心里乐开了花,以为是我带去的好运,于是给儿女三人取名字时,均把我名字中的“忠”字加在三个弟妹姓名之中。

那时候,小叔家里生活很艰难,记得我十五岁那年在他家里住了半个多月,正逢农村青黄不接的暮春。他们吃的是草籽(紫云英)泡饭,却特意煮碗粉干给我一个人吃,五六岁的堂弟妹也想吃,但只能在旁双眼看着我吃,让我感到十分尴尬。后来我下放农村当知青,我把余粮上百斤卖掉换来定额粮票,然后托人转换为全国粮票寄到上朱报答小叔。

有一次,小叔写信要我兄弟俩去东阳玩。于是我和弟弟各骑着一辆自行车,沿着沙石公路一路颠簸,骑行了六七个小时到达小叔家。次日晚上,小叔陪我兄弟俩进城到时任东阳县人大主任的表叔家走亲,恰好当晚剧院演出婺剧,表叔邀请我们一同观看演出。返武义时,小叔送我兄弟俩各一大袋约三十多斤又甜又脆的大青枣。

小叔能吃苦耐劳,年轻时曾结伴远赴江西修建公路挣钱养家。农业合作化之后,他在生产队干活,常利用中午或晚上休息时间,在家里为村民们理发,每次收取一角钱。在那计划经济集体生产劳动的年代,农民干活记工分,一天报酬也不过是三四角钱。

小叔的头脑灵光,他钻研青枣嫁接技术精益求精。他通过试验,在传统栽种的小枣树上嫁接起大枣枝头,从而让青枣产出又大又多。东阳市土产果品公司慕名聘请他为青枣辅导员,巡回乡村辅导青枣嫁接技术,从而使东阳以盛产优质青枣而远近闻名。

小叔聪明又能干,他不但会加工红枣,还会加工南枣、乌枣。小叔加工的蜜枣很甜,我特别喜欢吃。有一次,他带我走进朱氏祠堂,指着加工蜜枣的木制工具告诉我:木制工具其实就像一台手压“冲床”,台面中间有个圆孔,孔內四周安装上许多刀片,加工时把一个个青枣往圆孔内压下去,让枣儿的皮肉被刀片划出一条条细痕,然后伴上白糖蒸熟蒸透晾干即成蜜枣。

小叔还善于经营,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曾单枪匹马,北上河北沧州,利用当地丰富的大枣资源,就地收购,就地加工,然后运回南方销售,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自少年起,我与小叔保持经常通信,相互问候,交流信息,叔侄之情见于字里行间。特别是我参加工作之后,我俩信件来往更加频繁。小叔能写一手流畅的钢笔字,他还以隶体字抄写了一本《古今七字训》,常给我解释其中的为人之道,让我受益匪浅。

岁月如梭,儿女们都长大了,小叔小婶也渐渐地老了。儿女们都到外地大城市安家创业,而晚年的他们,喜欢守护着老家相濡以沫。

2011年的一天,小婶患病在杭州邵逸夫医院住院需动手术。我闻讯连夜驾车从武义赶到杭州看望她。因开刀后发现癌症晚期扩散不宜手术,医生说明病因立即缝合刀口,小婶无奈返回家乡服药治疗。这一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一,小婶不幸病故。噩耗传来,我兄弟姐妹当日驱车赶至。次日殡仪馆派灵车前来运尸体时,突然出现催人泪下的一幕,只见小叔扑上小婶僵硬的遗体,大声哭嚎着:银香啊,五十多年的夫妻,说走你就走了,留下我,怎么办啊?在场人无不动容哭泣,我和堂弟急忙上前搀扶小叔起来……。

小婶走了,小叔悲痛忧伤,以泪洗面。我接他到武义,但他只住了几天,就固执地要回家。他在家里含泪写下一首《思妻谣》:

“一盏孤灯照夜眠、灶破乾坤眼泪纷,

半夜三更随梦去、未知天明唤不应,

日也空来夜也空、人生劳碌一场空,

日月星辰常转运、人亡千年永无踪,

青山绿水依旧在、人死永世不回来,

做人好比一只峰、东采西采一场空,

万贯家财带不去、生死如同在梦中,

夫也空来妻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虽然小叔文化水平有限,但从该词句中不难看出小叔对妻子的一片思念之情。

在杭州创业的小儿子,为避免父亲过度悲伤,在杭租了民房,接他居住,便于照顾。后来,我小叔坚持要回老家,于是孝顺的儿女们安排他住入城郊一所医养结合的疗养院里安度晚年。

2015年农历十月十八,我和弟弟买了生日蛋糕,专程驱车前往东阳,在疗养院里祝他生日快乐。之后的两年里,堂弟也约我曾数次前往东阳看望他,小叔每次见到我们都非常高兴,他开心地聊起叔侄相处点点滴滴的往事。

2017年农历九月十二,小叔因病治疗无效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我赴上朱奔丧,如亲子般地坐上灵车,与堂弟一起扶灵至殡仪馆。

小叔生前待我恩重如山,叔侄之间情同父子,如今他和小婶驾鹤西去,但小叔小婶永远活在我的心中。[1]

作者简介

仰忠,执业律师,工作之余写点散文,出版《往事烟云》一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