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氏翠凤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德氏翠凤蝶 |
中文学名:德罕翠凤蝶 拉丁学名:Papilio dehaanii 别 称:德氏翠凤蝶、 北方碧凤蝶、德翠凤蝶 二名法:Achillides dehaanii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 门:六足亚门 纲:昆虫纲 亚 纲:有翅亚纲 目:鳞翅目 亚 目:锤角亚目 科:凤蝶科 亚 科:凤蝶亚科 族:凤蝶族 属:凤蝶属 亚 属:翠凤蝶亚属 分布区域:我国东北、 |
德氏翠凤蝶,学名 Papilio dehaanii,又称北方碧凤蝶、德氏翠凤蝶或德翠凤蝶,是翠凤蝶亚属中的新独立的一个蝶种,先前曾作为碧凤蝶的亚种(Papilio bianor dehaanii)。成虫体色与碧凤蝶和绿带翠凤蝶相似,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外观上的区别不甚显著,有时易混淆;由于个体差异大,颜色多变,仅从外型还不能完全分辨,需要依靠产地和生殖器解剖来辅助鉴定。 寄主为芸香科植物。幼虫与碧凤蝶幼虫相似,以蛹越冬。一年发生2~3代,分布在国内东北地区和华北沿海地区以及日本、韩国。 [1]
【成虫外观】
Papilio dehaanii,德罕翠凤蝶、北方碧凤蝶、德氏翠凤蝶、德翠凤蝶,是近些年来独立建立的一个蝶种。成虫外形近似于碧凤蝶指名亚种(P.bianor.bianor)或绿带翠凤蝶南方亚种(P.maackii.han)。
翅黑色,遍布暗金属绿色光泽;季节型外形多变,夏型个体后翅较狭长。雄性翅正面色调偏蓝,后翅亚外缘有4~6个翠蓝色飞鸟状新月斑,臀角具1个暗品红色新月斑;
雌性翅膀整体呈浅黄绿色,前翅中部颜色较淡,后翅亚外缘通常有2个翠蓝色新月斑及4个椭圆形飞鸟状红色斑。后翅尾突千变万化,春型的多数为绿带翠凤蝶较细的匙状,夏季型的常较为宽大,有时类似碧凤蝶。
较翅反面呈淡灰褐色,有时稍黄。前翅基部深灰色,中部通常色淡,呈灰色至灰白色;顶角至外缘经常呈明显黑灰色,不向中部明显扩散,与碧凤蝶不同;
后翅反面颜色深,中部广布细小白色鳞片,亚外缘有7个嵌淡紫色带的红新月斑。外缘黄色。国产个体颜色较暗淡,与碧凤蝶较相像;而日本产的标本颜色华丽,更接近绿带翠凤蝶。
【习性】
幼虫与碧凤蝶幼虫相似。取食芸香科植物,如黄柏、吴茱萸、柑橘、柠檬、花椒等。蛹绿色至黄褐色。成虫喜光,好访花,雄性爱吸水,雌性常在寄主附近活动。
【地理分布】
该种分布在我国东北及华北;朝鲜半岛、日本鹿儿岛以北地区。
【近年独立】
本种由日本学者新独立,之前有提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有文献称为【北方碧凤蝶】,“德翠凤蝶”、“德罕翠凤蝶”、“德氏翠凤蝶”均是拉丁名音译。
而网上的资料更新较不全面,使本种多被称为原来的碧凤蝶。虽已独立,但由于各虫态长相和其他种类相似,分类依据暂不明显,现仍有学者认为应归为亚种级别。而两性生殖器与碧凤蝶有区别,故被广泛认为是一新种,仍有研究价值。
在国内,由于因地区的不同外形略有差异,但亚种区分少有文献;另有韩国亚种等亚种,日本最近的亚种较多。
【国内分布】
山东:青岛,烟台等 河北:秦皇岛一带有分布
东北:辽宁广大地区均有分布,可一直到吉林中部东部和黑龙江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