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國駐青島領事館舊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德国驻青岛领事馆旧址

圖片來自trip

德国驻青岛领事馆旧址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青岛路1号,青岛路广西路路口东北角处,邻近胶澳总督府旧址,建于1912年,最初为俄侨马克·齐默尔曼的私人宅第,现为青岛市政协用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德国建筑群的一部分。

历史

青岛路1号最初为俄国畜产商人马克·齐默尔曼于1912年建造的别墅,1913年的土地登记显示该地产登记在齐默尔曼之妻薇拉·齐默尔曼名下。约1917年,该楼被另一位俄国侨民购买。

1926年12月,德国政府在作为前德国殖民地的青岛正式设立领事馆,德国领事馆从俄国人手中租用了青岛路1号别墅作为馆址,并一直设于此处直至关闭。德国驻青岛领事先后为师谋、巴恩谔、冯扫恳。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德国领事馆闭馆。

1947年,孔子后裔、孔氏八府嫡系后裔、青岛银行公会理事长孔祥勉购买了这栋别墅,命名为“南园”,与家人入住该别墅。1981年9月,孔祥勉子女孔令仁孔令朋等8人在该宅重聚,决定将该别墅赠予政府,用于开设孔子纪念馆。1985年,孔令和、孔令仁、孔令多正式签署协议,将“南园”捐献政府。1986年,南园孔子纪念馆开馆。该楼现为青岛市政协所使用,孔子纪念馆实际不对外开放。2000年,该建筑列入第一批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1]。2006年5月25日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德国建筑群扩展名单。

建筑

该建筑坐落于观海山以南的坡地上,因地基与街道有落差而建有花岗岩护坡墙,坐北朝南,视野开阔,自建筑内可望青岛湾海岸景色。建筑占地面积1408平方米,建筑面积1165.4平方米,砖石木结构,楼高2层,带有阁楼和地下室。外墙为米黄色粉墙,花岗岩蘑菇石勒脚。外立面装饰简洁,南立面与西立面各起一山墙,西南转角处建有八角塔楼,塔顶为墨绿色折线圆顶,与米黄色墙面形成鲜明对比。山墙上增加了纵向凸出线条,以强化建筑高直感,同时与窗底的花岗岩条石、一二层之间的装饰带及东南角的弧形线条,形成虚实对比。屋顶敷以红色牛舌瓦,上开老虎窗。[2][3][4]

该楼在西南角、东南角、北侧各设有三个入口。其中西南角入口为主入口,以花岗岩拱券装饰,通往走廊,东南角入口通往花房,北侧入口则连接后院与供仆人使用的楼梯,下方为地下室。一层南侧为客厅、交谊厅、餐厅等房间,北侧为木制楼梯,二层主要为卧室。楼内房间大部分高4米,铺设木制地板。

该建筑融合了德国青年派新文艺复兴式风格,整体外观简洁,摒弃了德租时期早期建筑常用的敞廊、圆券大窗等元素及繁琐的装饰,建筑形体简化、轮廓清晰,体现了1905年后青岛及德国本土建筑风格的变化趋势。

參考文獻

  1. 关于公布青岛市第二批历史优秀建筑的通知. 青岛市规划局 青岛市文化局. 青岛政务网. 2006-05-20 [2019-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7). 
  2. 王栋. 揭谜青岛路1号——齐摩尔曼住宅. 青岛档案信息网. [2009-09-21]. 
  3.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 青岛市建设委员会 (编). 《青岛优秀建筑志》.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6. ISBN 9787543625044. 
  4. 李少红, 青岛德国领事馆建筑,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2009-04, (第35卷 第2期), ISSN 1008-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