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各地人说话相互听不懂!德语方言差异为什么这么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德语方言 |
中文名 :德语方言 |
如果一个伦敦人坐一个多小时的飞机来到苏格兰,尽管苏格兰式英语总被吐槽听不懂,但基本还是因为口音,他和苏格兰人还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巴黎人来到南部的马赛,也不会和当地人鸡同鸭讲。同样都是这种里面有水果馅料,外面撒满糖霜的甜点,在德国不同地区有很多不同的名字。[1]
=德语方言差异= 德语、法语和英语是西欧使用人数最多的三大语言。但和英、法语相比,德语有些特殊,因为德国内部的方言差异似乎有些过大了。
如果一个伦敦人坐一个多小时的飞机来到苏格兰,尽管苏格兰式英语总被吐槽听不懂,但基本还是因为口音,他和苏格兰人还是能够互相理解的。巴黎人来到南部的马赛,也不会和当地人鸡同鸭讲。
公认的讲德语最标准的地方是德国北部的汉诺威。从汉诺威出发,同样坐一个小时飞机来到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州府斯图加特),这一个州里对于蒲公英(标准德语Löwenzahn)的说法就有Gackelesbusch, Bettbrunzer, Saustock等19种。
看到“googeln”这个词,大家或许都会反应出是谷歌,但在德国东部的萨克森方言中,它竟是“圣诞树装饰”的意思。德国只有不到36万平方公里,出现了如此巨大的方言差异让人匪夷所思,这也是55万平方公里的法国和24万平方公里的英国所不具备的。
除了多种多样的方言,标准德语也造就了德语的特殊性。标准德语和汉语普通话不同,不是以某个地区的语音和特定的语法规范为基础形成的,而更像是一种人造的方言混合体。
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制定德语语法和发音的标准,普遍被认为是权威的杜登字典也只是给出德语使用的“建议”而非“规定”。那么德国究竟有多少种方言才能形成了互相听不懂的局面?这么多方言又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各地方言之间的差异会这么大呢?
日耳曼人和日耳曼语言
德语方言可以分为两个大分支: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高地指多山的德国南部,低地指地势平缓的北部。往下细分有大概20个大方言族群。
探寻德语的出处,就必须追溯到公元前的日耳曼语。很多人会把日耳曼人和德意志人划等号,把日耳曼语和德语等同起来,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公元前后,罗马人把定居在罗马帝国以北地区(欧洲西北部)的“蛮族”部落统称为日耳曼人。他们曾经有着共同的语言:早期日耳曼语。
4世纪中叶起,中亚匈人入侵欧洲,引发了民族大迁徙。当时一部分日耳曼人生活在波罗的海区域,是今天挪威、丹麦和瑞典人的祖先;一部分远渡到了北非;一部分在450年渡海登陆不列颠,成为英格兰人的祖先,他们的语言演变成了英语。
还有一些日耳曼人定居在了大概现在德国的范围,这些人的语言共同构成了后来德语的基础。他们的语言几乎只有本部落的人能听懂。由于居住地受地理、社会和功能限制,部落之间接触较少,各地方言千差万别。一条河一座山,都可能导致部落之间所用语言或大或小的差异。
从部落到国家,德意志登上历史舞台
日耳曼人中的法兰克人率先征服了其他部落,其首领克洛维于5世纪末建立起了法兰克王国,他信奉并强迫法兰克人信奉天主教。有了国家的日耳曼人不再到处漂泊,共同推进部落语言向一门新的、逐渐形成的语言发展,但这时候的“德语”只能算是几个重要部落的方言合集。
6世纪时,“德语”发生了第二次辅音转移,即辅音的发音方式发生了改变。举个简单的例子,原始日耳曼语中的辅音d变成了德语中的t,所以“天,日子”这个词在今天的德语里是Tag,而英语里是day。
学界对其发生原因没有统一的答案和确凿的证据,只能推测由于各地区条件不同,导致辅音转移发生从南到北由强到弱的变化:南部高地德语音变比较彻底,中部德语部分受到影响,北部的低地德语几乎没有受到影响。高地和低地德语产生了重大的不同,也是今天德国南北方言差异大的原因之一。
克洛维的继任者们连年征战,不断扩大王国版图。其中最有名的查理大帝在位时将西欧大部分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版图。王国虽大,但政权松散,使得内部的法兰克人逐渐分化成了说罗曼语的西法兰克人和讲“德语”的东法兰克人。
查理死后,法兰克王国被分为中、东、西法兰克王国,后来中法兰克王国被吞并,只剩东西两个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大概在今天法国的位置,10世纪建立起的加佩王朝开启了法兰西的历史。
东法兰克王国的领土大约包括今天的荷兰、德国西部、瑞士和奥地利,王国内没有统一集权。王朝末期的各地封建主争权争到头破血流,皇冠最终被萨克森公爵夺得。962年,教皇为奥托一世加冕,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登上历史舞台。
不过帝国内依旧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权,13世纪甚至出现了没有皇帝的“空位时期”,地方势力急速增长,他们以选举国王的办法来代替以往的世袭制,往往推举出的都是不会威胁自己家族利益的无害人选。空位时代之后,弱弱的鲁道夫一世被选为皇帝。
鲁道夫一世来自哈布斯堡王朝,这一家族在德意志历史上至关重要。他们发家于法国的阿尔萨斯,后扩展到瑞士北部。鲁道夫一世在位时联合其他诸侯击败了德意志实力最强的诸侯,扩大了自己的家族领地。
但由于镇压瑞士人起义失败,只得迁居维也纳。之后他们通过战争和与欧洲王室的联姻不断扩大家族势力,自15世纪30年代以来垄断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位置。
统一的民族国家不成形,民族语言就无从谈起:帝国领土的扩大促使新的方言产生;分散的农村居住点让各地语言隔绝;宫廷贵族讲的德语受法语影响巨大。这时候的“德语”仍是有地域特色的不同语言的合集,而书面语则以多中心模式发展着。
从13世纪中期开始,德意志北部城市为了共同的商业利益组成了汉萨同盟,以其中心吕贝克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低地标准书面语在波罗的海地区被广泛使用。
但新大陆的发现导致欧洲贸易中心转移,汉萨同盟日渐衰弱,低地德语逐渐被人们遗忘。
在德国其他地区,不得不提到公事房,各诸侯国之间通过公事房进行沟通往来,这就需要一种跨地区的书面语,政治势力强大的地区书面语在其中统领全局。15世纪,由于背靠哈布斯堡家族,南德方言影响力扩大,之后又吸收了中部方言的一些特点,在德意志南部形成了一种共同德语。
德国中东部有政治影响力的是迈森的维腾家族,公事房的迈森德语吸收了共同德语的一些特点,成为当地被认可的统一书面语。随着低地德语的衰退,占主导的只有后两者了。而且这两种语言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逐渐靠拢。
德意志的民族运动
中世纪的欧洲笼罩在罗马教廷的统治之下,和有着较大皇权,而且能够抵御罗马向自己的民众征收税款的邻居英国和法国相比,德意志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代表能够反抗,各诸侯和天主教会沆瀣一气,一同向本国人征税,人民不堪重负,社会矛盾变得尖锐。
当时罗马教皇在德意志贩卖赎罪券,并从中谋得大量财富。16世纪初,亲眼目睹过罗马教廷腐败的马丁·路德向赎罪券猛烈开火,极力批驳教会的荒谬,掀起了宗教改革的浪潮,成为了新教的先驱者。
他主张不需要教会的解读,每个人都能读圣经,因而把《圣经》从拉丁文翻译成德语,这项工作无论对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还是统一德语的诞生,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在传教的过程中,路德曾说“德国有着多种方言,以致相隔30里以外,人们就不能互相沟通。”在他的翻译工作完成之前,全国更是有着十几种《圣经》德语译本。为了让自己的译本传播得更广,他特别选用了能为大众所理解的简单词汇。
路德住在高地和低地德语的分界线区域,他翻译的时候使用了这两种方言,在高地德语中更倾向于使用中东部德语。在印刷术的帮助下,路德版《圣经》传遍全国,大力促进了中东部德语的传播。
在经历了宗教改革的德意志境内,天主教在南德和奥地利的基本盘还是很稳,他们不认可被视为新教语言的路德德语;而北部和东部已经接受了路德的新思想和他的德语,16世纪中开始,低地德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们转而使用中东部德语。
德意志之外,新教也开枝散叶:瑞典、挪威、丹麦成了新教国家,英国、瑞士、法国、匈牙利、荷兰等也受其影响。比较特殊的是瑞士,瑞士的宗教改革领袖和路德的主张有分歧,这使得瑞士没有受到路德德语的影响。16世纪下半叶,印刷业的发展才让瑞士德语的方言特色减弱了些。
德意志境内两教势力剑拔弩张;境外哈布斯堡家族的称霸欧洲梦引起了法国、瑞典等国不满,于是共同点燃了三十年战争的战火(1618-1648)。
战后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规定战胜的瑞典和法国获得大片土地;正式承认瑞士成为独立国,瑞士在此和德意志分了手。作为主战场的德意志被糟蹋得一穷二白,政治上甚至有更分散的趋势。
走向统一的德意志
18世纪,启蒙运动的春风吹遍欧洲,热血的德意志文学家们而后掀起了狂飙突进运动,追求德意志民族国家统一;在创作中吸收各地方言,丰富民族语言的词汇。
这一时期德语也在统一的路上加快了步伐。语言学家戈特舍德极力提倡中东部德语,为了规范语言而编写了语法书,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受启蒙运动影响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实行了开明改革,为了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沟通,认可了由戈特舍德制定标准的中东部德语;具有权威性的巴伐利亚科学院也接受了这种语言规范并进入了南德教科书。18世纪中期,这种中东部德语在整个德意志地区被接受。
推动德意志走向统一的另一股力量来自拿破仑。德意志北边的普鲁士已迅速崛起,和南部的奥地利构成德意志最有实力的两股势力。但二者均败于拿破仑,神圣罗马帝国在这一过程中终于维系不住,1806年寿终正寝了。
被打得七零八落的德意志邦国纷纷反思改革,工业改革在经济上帮了他们一把,普鲁士的关税同盟拉拢了德意志各邦,大家都开开心心享受到了零关税的优惠。没有带奥地利是因为奥地利经济不如人,而且比起德意志,哈布斯堡家族更重视自己的领地:奥地利、匈牙利、捷克等地。
国家统一的事情稍后也被搬上台面,德意志北部希望排斥奥地利建立统一国家;奥地利和南部则希望建立起一个以奥地利为首的联邦制多民族国家。在霸主争夺战中,普鲁士获得胜利,奥地利被排除,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有了国家,统一语言也被提上日程。此前中东部德语的影响已辐射了全德意志,19世纪末,语言学家们踩在前人的肩膀上为统一德语制定标准。 需要明确的是,中东部德语在发展中吸收了南部和北部德语的特点,统一的德语只能说是一个杂糅体,并不是基于某个特定的政治或经济中心发展而来的。语言学家康拉德·杜登出版的《德语正字法大全》成为后来通用全国的正字法的基础,德语终于有了相对统一的书写标准。
而发音也是这时候才开始统一的,此前的人们都操着当地特色浓重的方言,尤其是广大农民;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的形成,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在各地城市中都形成了方言色彩较淡的交际语言,但依旧没有统一全国的口音或交际语言。 语言学家把北部德语语音作为基准,因为北部德语怎么书写就怎么发音,和发音五花八门的高地德语相比要更科学,也融入了一些高地德语的发音特点,规范了德语发音。
奥地利和瑞士德语
历史上的奥地利和瑞士虽然和德国分了家,但还属于德语区,20世纪的正字法改革是三国共同参与的,不过三国的德语各有特色。
奥地利操的是标准德语的变体。古巴伐利亚和奥地利有许多共同的方言基础。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范围一度包括捷克、匈牙利等地,语言受其影响,某些词汇和发音产生变化,演变出了自己的特色,但这种特色远不足以形成一种新的语言。所以,奥地利人和德国人能够顺利互相沟通。
他们喜欢相互吐槽:德国人会问奥地利人“你会说标准德语吗?我指的是很标准的那种哦。”奥地利人则认为德国德语粗野且不连贯,奥地利口音听起来更柔和。如果奥地利人知道外国人跑到德国学德语,十有八九会扼腕叹息道“德国德语太难听啦,在奥地利才能学到最好的德语呀!”
瑞士德语包括书面和口头语言两部分。用来书写和阅读的是标准德语,德语区的瑞士人在学校学且只学标准德语正字法和语法。日常生活中说的是不同的方言。
出于对法西斯主义的痛恨和对来瑞士度假的德国人的厌恶,瑞士人并不愿意像德国人那样说标准德语,他们觉得标准德语夸张又做作,说着标准德语的人在瑞士可能会被提醒“记得你可不是在德国!”
瑞士人之间说的除了巴塞尔德语,都属于高地阿勒曼尼方言群,所以几乎不存在沟通障碍。但属于高地德语的阿勒曼尼方言和标准德语发音大相径庭,德国人听瑞士德语会觉得奇怪又好笑,有时会产生沟通问题。
如果把德语横向和英语法语做一个比较的话,英格兰在10世纪的时候实现了地区统一,伦敦地区经济发达,其语言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15世纪起伦敦式英语在英格兰地区被广泛使用并受到官方认可。
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率先建立起了集权体制,16世纪的法国开始推广以巴黎为中心的“法语普通话”,国王也颁布了“法语成为官方语言,取代拉丁语和各种方言”的命令。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者更是推高了法语标准语的地位,同时抹杀了各地方言。
而在漫长的十几个世纪内,德意志这片土地上没有出现过长久的统一政权,民族意识觉醒得相对较晚,也不存在所谓“统一的德语”,各地方言都保持着自己的生命力,以至于形成今天方言林立的局面。二战后分裂的德国又一次造成了语言的东西分裂,东西部不同的政治势力也导致了语言的差别化。
尽管词汇上存在差异,东西两边倒是都有推广标准语的行动,相比之下,因为西德各地有权自己制定教育政策,很多强调本地特色的地区将方言继续保留了下来。两德统一后的今天,因政治而产生的语言差异早已不复存在,标准德语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凭着标准语完全能够畅通无阻地通行德语区。
在语言“大一统”的背景下,如今德国的方言势力大不如从前,东部和北部的方言近乎消失殆尽,年轻人几乎只会讲标准德语,所以也掀起了一股复兴方言的风潮,比如北德地区的音乐家们用低地德语创作演唱歌曲,剧院上演使用低地德语的戏剧,广播台的主持人用低地德语录制广播剧等。
方言保留得相对较好,而且被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地区也有,比如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和巴伐利亚州,从1300万德国人能说巴伐利亚语的数字上就能看出优势了,旅游纪念品店会推出方言主题明信片,甚至在面向外国学生的德语课上也会教授一两句方言。不过即使是在巴伐利亚,也有“再过几十年方言就会消失”的论调,未来的德语方言还能不能保留多样化,看来需要打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