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彬县大佛寺石窟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佛寺石窟(远景)原图链接来自 changanren 的图片

彬县大佛寺石窟博物馆位于陕西彬县县城西8公里的312国道旁,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石窟而建立的一座集建筑、塑像、雕刻、绘画、造像等众多艺术形式为一体的佛教文化艺术博物馆。原为1981年成立的彬县大佛寺文物保管所,2007年5月更名为大佛寺石窟博物馆。大佛寺石窟地处丝绸之路[1]北路的主干线上。石窟的石雕、泥塑、彩绘大量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征,是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共生、交融与发展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某些轨迹,对研究佛教文化及中西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历史起源

大佛寺石窟创建于大唐贞观二年(628年),初名应福寺,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幽州浅水源大战中阵亡将士超度应福所建,宋时仁宗皇帝赵祯为其养母刘太后庆寿时将其改名为“庆寿寺”。明代至今,因石窟内佛像高大雄伟,而称为“大佛寺’,。大佛寺石窟的造像不仅数量多,而且精美传神,特别是主窟内的阿弥陀佛造像,高达20米,是陕西第一大佛,也是中国的第四大佛。

主要文物

大佛寺石窟地处丝绸之路北路的主干线上。石窟的石雕[2]、泥塑、彩绘大量反映出西域乃至印度佛教文化的很多特征,是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共生、交融与发展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某些轨迹,对研究佛教文化及中西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1956年8月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石窟有大小窟、完361个,其中洞窟107个,佛完254个,造像1498尊。分明镜台、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和修行窟六部分。

明镜台:二层,东侧为唐初修建的木制结构的护楼(原石碑有线刻画记载),共五层,其建筑风格与敦煌的佛窟楼阁相同。后因历史原因被毁。现存的明镜台是明嘉靖23年(1545年)重新修建的五层三循六角攒尖顶式结构护楼,一、二层是砖块平砌内夯土而成,以上为木制结构。

大佛窟:是全寺的中心,也是该寺最大的洞窟。其中有70个完1001尊造像。它的平面近似“凸”字形,横宽34米,进深18米,高24米;洞窟上部的总体构造为弯窿型,窟内的主尊大佛就是自古被称为“关中第一奇观”的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大佛枷跌坐于莲台上,高20米,头高52米,手高4.5米,手指高2米,指甲盖0.5米。大佛右手着膝,左手施无畏法印,全身姿态自然丰满,神情端详。两边分别站立一尊胁侍菩萨,均高17.6米。左侧的是观世音菩萨,以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深得民间老百姓的信奉;右边的是大势至菩萨,她拥有无上的智慧,以智慧之光遍照一切,使念佛之人永远摆脱六道轮回。

在大佛背光的左下侧,刻着“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铭文,由此判断该石窟创建于公元628年,现在窟内的巨型一佛二菩萨的表面都是经过后代重新塑做的,而大佛背后的头光与背光仍然保留着开窟时的雕刻内容与造型。在大佛像神圣的身后光环表面,刻着火焰纹、花卉和卷草纹图案,其中还穿插了众多的飞天伎乐和坐佛形象的浮雕,展现出一派和谐、欢快的气氛。

千佛洞:是一所平面近似于正方形的大型中心柱窟。由于窟内不太高,而中心柱又比较宽大,只有柱正面的几个大佛龛似乎有一些规划,其余壁面的佛龛都大小不一,杂乱无章地排列着,这是洞窟凿成后不断补刻的结果。共有造像696尊。从龛之间的铭文题记来看,大多似为武则天执政时期的作品。佛龛的造像题材有单尊佛像、双尊佛像、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单尊菩萨像和佛装地藏菩萨像等。有的造像组中还加入了天王和力士。这些佛像大多具有鼓胸、细腰、宽胯、头身比例适度、身躯丰满健康等唐代造像艺术的典型风格。

罗汉洞:洞内部分为主室和东室。东室呈南北纵向的竖长方形,进深9米。1.65米。主室呈马蹄形状,进深6.5米,最宽处为6.3米。主室的东部与东室相连接这种形制较国内其他石窟甚是少见,可能并未完成。共有佛造像109尊。主尊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身披通肩式大衣,双手施禅定印,高1.7米,石胎泥塑。主佛两边分别是弟子、菩萨、力士。引人注目的是文殊菩萨和天王塑像,文殊菩萨坐于雄狮背的莲花座上,神情悠然自如;二天王身穿铠甲、脚踩饿鬼,神气凛然。此外,窟内还有多尊高度为l一2米、呈站立姿态的佛或菩萨造像。

丈八佛窟:位于大佛窟西百米处。主窟为丈八佛窟,窟内有依山雕刻的一佛二菩萨站立像。主佛高8.2米,面部丰圆,右手施无畏印,左臂弯曲,身披通肩式袈裟。两边的胁侍菩萨身高6米,头戴花冠,上身袒露,下身着裙,饰有项圈璎珞,婀娜多姿,既显丰腴,又具窈窕之态。佛窟两侧有七处洞窟,内有唐代不同时期的造像多尊。造像虽细微处已风化迷漫不清,但神韵依旧清晰。

修行窟:位于千佛洞东侧,共有大小洞窟98所,层层叠叠,分外密集。大多数洞窟呈方形,窟内均无造像、无题刻文字,有的为一窟两室,有的一窟四室,大小2—10米不等。进入这些僧房窟群,犹如到一个十分神秘别致的空中迷宫。上下左右,或以竖井相通,或以石廊相连,或以崖面上凿出的石台阶相连。

主要学术论文有:《邠州石室录》、《语历所周刊·陕西邠县之造像》、《中国石窟艺术总论》、《彬县大佛寺石窟的调查与研究》、《公刘豳国考.大佛寺考》、《大佛寺大佛》、《彬县大佛寺造像艺术》、《彬县大佛寺石窟调查>、《唐太宗建七寺之诏与彬县大佛寺石窟的开凿》、《古代石窟》、《中国名窟名洞》等。

视频

彬县大佛寺石窟博物馆 相关视频

彬县大佛寺石窟
彬县大佛寺石窟景点讲解视频

参考文献

  1. 【历史课】丝绸之路,搜狐,2021-01-22
  2. 石雕,石雕的发展史 ,搜狐,202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