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庚子俄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庚子俄難
圖片來自sohu

庚子俄难是指1900年7月17日至21日,在八国联军之役期间,俄罗斯帝国义和团破坏东清铁路为借口,对海兰泡清朝管辖下的江东六十四屯两地中国居民进行的大屠杀,共造成约7000名中国无辜居民死亡。庚子俄难的称呼来源自周继功的《庚子俄难》一文,该文被收录于《瑷珲县志·第八卷》。因1900年是农历庚子年,所以海兰泡惨案江东六十四屯惨案被合称为庚子俄难。兩次慘案屬沙俄和苏联割占中国领土的其中一頁。

自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后,海兰泡被纳入俄罗斯帝国版图。江东六十四屯虽然保留了中国居民的永久居留权清政府[1] 对居民的管辖权,但清朝并无此地的主权。早期由于俄国移民对于当地中国居民的经济依赖,双方尚能融洽相处。但随着俄国移民的增加以及俄方对江东六十四屯地区的不断蚕食,激化了双方的矛盾,致使冲突不断。最终,俄国以黑龙江事件为导火索,在两地进行屠杀,酿成惨案。

江东六十四屯概况

江东六十四屯位于精里奇江口南至孙吴县霍尔默津屯对岸,黑龙江左岸地带,南北约140里,东西约80里,《黑龙江志稿》记载为长180里,宽90里;《清史稿》记载为南北140里,东西50里至70里;《北徼纪游》记载为方200里,本文依据《瑷珲县志·卷八》的记载。由康熙年间征讨沙俄的雅克萨之战设立的军屯点发展而来。此外,史料中还有“二十八屯”、“三十余屯”、“四十三屯”、“四十八屯”等不同记载。《西巡本末大事记》作二十八屯;咸丰七年奕山奏折作三十余屯;《黑龙江述略》作四十三屯;《北徼纪游》和《清史稿》均作四十八屯。因有64个村庄又地处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江东,故名江东六十四屯。江东六十四屯开发较早,土地肥沃,每年收成较江右土地多一倍有余。《瑷珲条约》签订前,该地归属瑷珲副都统管辖,屯中居民均被编入八旗。据1881年俄国当局统计,当地居民共14000人,其中汉族8600人,满族4500人,达斡尔族900人,共1266户。其中汉族散居于江东六十四屯各处,多数为山东和山西两省的移民。满族和达斡尔族居民与汉族居民在语言、服装和风俗习惯上基本相同。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采金业和商业,与海兰泡和瑷珲联系密切。在惨案发生前,据估计,江东六十四屯居民增加至35000人,其中居民2万人《瑷珲县志·卷五》作7000余人,卷八作万余人,薛衔天认为这显然不是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发生前居民的最大数字。流动人口15000人。

惨案发生前两地情况

1858年5月28日,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条约》,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俄国,仅在江东六十四屯地区保留了中国居民的永久居留权和清政府对居民的管辖权,在1860年11月14日签订的《中俄北京条约》又重申了这一规定,但《瑷珲条约》未对江东六十四屯地区的界限做出明确的规定,从而为日后的争端埋下了隐患。

《瑷珲条约》签订后,沙俄加快了向黑龙江左岸流域移民的速度,但由于初期移民主要是为了满足军事占领的需要,所以移民以哥萨克和退役士兵为主,农民所占比例很小。移民不但不能为驻军提供给养,并且他们的口粮需要从遥远的伊尔库茨克运输而来。而江东六十四屯土地肥沃、盛产粮食的优势,自然成为了沙俄移民廉价的给养供应地。1900年6月29日,沙俄阿穆尔军区司令康斯坦丁·格里布斯基的公告也指出:我布拉戈维申斯克居民的大部分非技术劳役均由华人承担,他们供应我居民种种食品,甚至帮助操持家务,理应受法律保护。正是由于这种经济上的依存关系,沙俄当局才在一段时期内允许两地内的中国人生存和发展。

海兰泡概况

海兰泡位于精奇里江口西岸和黑龙江北岸交界处,与黑河市隔江相望,其名称源自于“哈喇泊”,意为黑泡子或者黑河。早在《瑷珲条约》签订之前,俄国人便自贝加尔湖以东一带沿江顺流而下,渗透至黑龙江流域。1856年,沙俄哥萨克在海兰泡建立了最初的军事哨所和移民据点,名为乌斯特-结雅斯基(意为结雅河口之村)。次年,升级为一级居民点,称乌斯特-结雅斯卡亚。《瑷珲条约》签订后,海兰泡被纳入俄罗斯帝国版图,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意为报喜城)。同年12月20日,被指定成为俄罗斯帝国阿穆尔州首府,成为当地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中心。1894年,海兰泡人口约2万人,1900年,增至4万人,其中中国人占万人以上,长期居住者几千人,多数从事经商和为俄国人做工,部分在后结雅斯克淘金,部分从事农业活动。以山东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数最多,少数来自于直隶广东等其他省份。

參考文獻

  1. 清政府,f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