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庙首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庙首镇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西乡片中心地带,1992年撤乡并镇,祥云并入庙首镇,当时下辖17个村。2004年按照县委统一要求,进行了村级区域规模调整,根据当地人民政府的官网信息显示,调整后,下辖6个行政村,76个村民组。 庙首镇位于旌德县的西南部,距县城24公里,地处东经1180 25 18",北纬300 1427"之间。205国道线穿镇而过。与黄山相距50公里、九华山150公里、太平湖20公里、江泽民祖居地江村6公里。2017年,庙首镇行政区域面积9410公顷,常住人口12009人。[1]

中文名称: 庙首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

面 积: 9410公顷

人 口: 12009人(2017年)

经济概况

全镇土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85%,其中有林山场10.8万亩,木材蓄积量53.8万立方,毛竹76万根,年茶叶产量105吨,优质茶76吨,祥云“天山真香”茶叶获国家金质奖。全县7大产业化工程,庙首占5项(优质粮油、竺麻、茶叶、木竹、中国肉牛一号),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其中天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获全国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示范单位,麻业公司是全国同行业50强,4000多亩省立项投资的优质麻园基地着落该镇,目前即将投入运行。以木材为加工原料的源丰公司是该镇产业化龙头企业。苎麻、林业和茶叶是该镇三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个体工商民营企业达300余家,第三产业方兴未艾。新开发的祥云生态旅游景区有其独特的小气候,享有“天然氧吧”的美誉,是居家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庙首区位优势明显,民风淳朴,政策环境、治安环境,人文环境优良.集镇建设是全省百家试点镇,综治工作,是全省社区矫正试点镇.

农业经济

该镇土地资源丰富,根据当地人民政府的官网信息显示,全镇有耕地面积15255亩,水田8490亩,有林面积10万亩,木材蓄积量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5%,其中有林山场10.8万亩,木材蓄积量53.8万立方,毛竹76万根,年茶叶产量105吨,优质茶76吨,有苎麻基地3000亩,年产麻700余吨;有茶园3000亩,年产茶130吨,其中“天山真香”名茶(祥云“天山真香”茶叶获国家金质奖)产量达5.5吨。该镇的农业经济主要以麻、茶、林三大特色主导产业为主。2005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152元。

工业经济

该镇主要以本地资源加工为主,有麻业公司、兴旺纤维、源丰木业、九龙竹器等16个工业企业。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585万元。全县7大产业化工程,庙首占5项(优质粮油、苎麻、茶叶、木竹、中国肉牛一号),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其中天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获全国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示范单位,麻业公司是全国同行业50强,4000多亩省立项投资的优质麻园基地着落该镇并投入运行。以木材为加工原料的源丰公司是该镇三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个体共商民营企业达300余家,第三产业方兴未艾。

经济建设

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农一体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农业领域通过拓宽,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乡镇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互动和组合,推进农村乡镇建设。

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人文历史

吕从庆(824—921)字世膺,号丰溪渔叟,唐末五代诗人,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随祖父旅宦至金陵(今江苏南京),约广明元年(880)避乱举家迁徙至歙县(今安徽歙县),最终定居旌德县(今安徽旌德县)丰溪,自号“丰溪渔叟”,常以陶渊明自比,诗风亦类渊明。吕从庆出身书香世家,置身于风雨飘摇的唐末乱世,常以“安史之乱”中忠贞报国、不畏牺牲的张巡为楷模,希望能够挽社稷于水火。安史之乱时,张巡起兵守雍丘,抵抗叛军。至德二载(757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军十三万南侵江淮屏障睢阳,张巡与许远等数千人,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前后交战四百馀次,使叛军损失惨重,有效阻遏了叛军南犯之势,遮蔽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东南的安全。终因粮草耗尽、士卒死伤殆尽而被俘遇害。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巡绘像凌烟阁,功绩昭示天下,这一年,吕从庆24岁,正是满腔热水的年纪。怎奈唐王朝已经走到落日余晖的境地,战乱四起,报国无门的吕从庆为躲避战乱一次次搬家。当他来到今天这块四面环山的小盆地的时候,他的脚步停了下来,他厌倦了中原的动荡不安,他在这里找到了能够让心灵宁静下来的乐土。当然,他也把他的偶像张巡带到了这里,吕氏家族在这里牵头建立了一座纪念张巡的忠烈庙,随着时间推移这里又建立起了很多其他寺庙,但因张巡气节最高,最受推崇,张巡庙乃“众庙之首”,所以庙首之名也就顺应而生了。吕氏后人世代推崇张巡的忠义精神,耕读传家,积极入仕,到了清代厚积薄发,涌现了一大批吕氏名人。钦点父子翰林就有三对,分别是吕光亨与吕兆麟、吕贤基与吕锦文、吕朝瑞与吕佩芬。其中曾官至工部左侍郎的吕贤基更是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在军事上最早的带路人,与李鸿章之间有过一段颇有趣味的往事。1853年(咸丰三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李鸿章怂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并代为捉刀连夜赶写奏章。咸丰帝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任安徽团练大臣,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吕对李说:“君祸我,上命我往;我亦祸君,奏调偕行”。于是,他随同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5月首次与太平军交战于和州裕溪口。次年,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也由王茂荫举荐,回乡办团练。李家父子的团练“整齐皆可用”。李鸿章先后随周天爵、吕贤基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李鸿章以书生带兵,既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数年的团练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为他今后一步步成为晚清最著名的军政重臣奠定了基础。吕碧城(1883~1943),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安徽旌德县庙首镇人。她是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

党政建设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探索建立民主、开放、规范的村务决策机制,合理配置决策权力,明确界定各方职责,科学规范决策程序,进一步增强村务决策的透明度,全面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力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实现村务决策、村务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法制化,为新乡镇全面小康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凝聚群众力量,营造和谐环境。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村党组织在村级组织“五权一体”民主管理运行机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五权”的行使必须在党组织的领导、组织、协调下进行。

坚持依法办事。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范围内,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职责。

坚持分工协作。遵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内在的权利分配与制衡的基本规律,合理划分各基层组织的权力和职责,形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权力构架。

坚持依靠群众。建立村民自治机制,使基层团结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使每位村民都参与到村务决策中来。

有关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村级组织“五权一体”民主管理运行机制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机制创新,各村党组织要高度重视,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各村要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及时发现和解决运行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好的作法和经验,确保村级组织“五权一体”民主管理运行机制扎实深入开展,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强化宣传引导。各村党组织要充分利用会议、专栏、板报、橱窗、流动党校及广播电视等渠道大力宣传“五权一体”民主管理运行机制,让群众充分知晓,进一步增强干群的民主意识,调动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

建立保障制度。为确保“五权一体”民主管理运行机制落到实处,各村要建立提案审议制度、执行方案审查制度、执行情况定期汇报制度和民主监督小组工作职责等。同时,各村在推行过程中,要与“说事”制度,党务、村务公开和“五卡工作制”相结合,使村级事务真正做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旅游信息

该镇成立了祥云生态旅游公司,编制了《祥云生态旅游整体规划》,年接待能力在8000—10000人次。新开发的祥云生态旅游景区有独特的小气候,享有“天然氧吧”的美誉,是居家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

视频

庙首镇的宣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