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原图链接来自 凤凰科技 的图片

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WISE)是NASA的红外线空间望远镜,于2009年12月14日发射。WISE搭载口径40公分的红外线望远镜,以3至25微米的波长,六个月的时间进行巡天。WISE的红外线侦测器比之前的红外线巡天太空望远镜,如IRAS、AKARI、COBE灵敏一千倍以上。一般预期WISE一天可以发现数十颗小行星[1]

WISE预定将拍摄全天99%的影像,且同一区域影像至少将拍摄八幅以增加精确度。WISE将位于526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并至少运行10个月。预估WISE将拍摄约150万幅影像,平均每11秒拍摄1幅。每幅影像的视野是47角分。每个区域将被观测过至少10次。WISE的影像将拍摄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深处的影像。在这些影像中将可增进我们对小行星棕矮星和主要辐射红外线的星系的认识[2]

WISE同时也是用来取代1999年3月发射失败的广角红外线探测器

2010年10月WISE的制冷剂用完,NASA Planetary division 出资进行不使用制冷剂的搜寻近地天体延伸任务,NEOWISE(Near-Earth Object WISE)。

卫星基本资料

WISE是由位于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波尔航太科技公司(Ball Aerospace and Technologies Corp.)制造。 WISE是以Ball Aerospace RS-300卫星的结构,就是在2007年3月9日发射的轨道快车(Orbital Express)卫星发展而成。重量560公斤。

科学任务

WISE将以红外线进行巡天。它的侦测器阵列在120、160、650、2600微央斯基 (µJy) 和3.3、4.7、12和23微米有5个标准差的极限。因此WISE比1983年发射的IRAS在12和23微米波长灵敏10万倍;比1990年代的COBE在3.3和4.7微米波长灵敏50万倍。

  • 第一波段:3.4微米,观察恒星星系的宽波段。
  • 第二波段:4.6微米,观测棕矮星等亚恒星天体内部热能的热辐射。
  • 第四波段:22微米,观测恒星形成的尘埃(温度约70-100 K)。

WISE的主要任务将维持十个月:第一个月是校验,之后六个月是全天空巡天[3],之后的三个月将持续巡天直到冷却系统的冷却剂耗尽为止。次要任务将观测天体位置的变化。

2007年11月8日,美国众议院科学与技术委员会(United States House Committe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航太小组委员会召开听证会审查NASA近地天体巡天项目。NASA的官员认为WISE可以作为近地天体巡天。NASA官员告知委员会成员将以WISE进行近地天体巡天。预期WISE在其将近一年的任务时间中可以发现约400个近地天体。

因为古柏带天体温度过低,将不能使用WISE进行搜寻。但WISE可以用来探测有内能热的天体,例如700天文单位以外的海王星大小天体或1光年以外木星大小天体。如果2-3秒差距以内有2-3倍木星质量褐矮星也可望被发现。

视频

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 相关视频

NASA广域红外巡天望远镜—WFIRST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