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巴金与萧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金与萧乾

来自 豆瓣读书网 的图片

《巴金与萧乾》由当代著名翻译家和作家、萧乾先生的夫人文洁若女士编著,《巴金与萧乾》共分为“巴金和萧乾的生平事迹与文学成就”“巴金和萧乾的往来书信集”“萧乾和文洁若撰写的有关巴金的文章”。

书中详细介绍了巴金和萧乾这两位文学巨人的坎坷人生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心路历程,也介绍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文学成就和两人历久弥坚的真诚友情,读者能从中领略到上个世纪老一代文化巨人的优秀品格和人格魅力。 《巴金与萧乾》中的书信、文章,都有很高的现、当代文学史料价值,值得文学研究者关注;又因为书中所收的作品均出自文学大家的手笔,具有感人的文学魅力。 《巴金与萧乾》与《冰心与萧乾》(本社2010年版)为姐妹篇。

基本内容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开本:16

ISBN:9787542639080、7542639080

书名:巴金与萧乾

语种:简体中文

作者:文洁若

页数:262页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内容简介

《巴金与萧乾》中的书信、文章,都有很高的现、当代文学史料价值,值得文学研究者关注;又因为书中所收的作品均出自文学大家的手笔,具有感人的文学魅力。

作者简介

文洁若,当代著名翻译家、作家,萧乾先生的夫人。译著有《尤利西斯》(合译)、《芥川龙之介小说选》、《泉镜花小说选》等;著作有《旅人的绿洲》、《文学姻缘》等。

图书目录

前言

忏悔——巴金编

昨日当我年少时(1904—1923)

赴巴黎闯入文坛(1924—1933)

小三子和小叶子(1934—1939)

代表作《寒夜》问世(1940—1949)

心债——萧乾编

在暗淡的灯光下(1910—1928)

蔚秀园巴萧初识(1928—1934)

被文艺女神抛弃(1935—1939)

萧乾的指路明灯(1940—1949)

书信编

巴金致萧乾六十五封萧乾致巴金九十二封书信

文章编

挚友、益友和畏友

真话与假话

他写,他也鼓励大家写——巴金在推动新文艺运动上的功绩

巴金:一个敢于透视自己的人——为巴金九旬诞辰而作

心债

巴金印象——“人生只能是给予,而决不能是攫取!”

序言

二○○五年十月十七日晚七点零六分,巴金在上海仙逝。萧乾是一九九九年二月十一日下午六点整,在北京去世的。我陪萧乾在北京医院度过的那两年间,他常念叨自己实在幸运,赶上了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他做梦也没想到进入暮年还能重新拿起笔,畅所欲言,感叹这辈子活得值。

距今三十五年前,巴金、萧乾……许许多多富于正义感的中国人,都因亲历“四人帮”的灭亡而欢欣鼓舞。转年,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料室看到了巴金发表在《文汇报》(一九七七年六月十一日)上的《第二次的解放》一文,是五月二十七日写的。由于自购的房子被占,从干校返京后,萧乾一直蛰居八米的“门洞”,我则以办公室为家。我当即把文章的摘要记下来,下班后,奔回“门洞”,告诉他这一喜讯。然而,萧乾心有余悸,仍不敢冒昧给老友寄信。于是,由我出面,提笔给巴金写了一封短笺,托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谢天吉带到上海,面交给巴金。收在这部集子里的第二十一封就是巴金的回信。

巴金与萧乾的友谊始于一九三四年,他们之间曾鱼雁往还数十载。现存的一百五十七封信中,一九七七年以前的,只有二十封。一九七七年七月五日至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二日,则有一百三十七封。导致前期书信散失的重要原因是八年抗战(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萧乾致巴金的信大部分都保存下来了,有十九封。可惜巴金致萧乾的信,统统毁于文革。自从萧乾沦为被引出洞的“蛇”后,只在一九六四年七月一日,给巴金写信告以“文化部党委已批准摘掉了我的右派帽子”。

改革开放后,萧乾在《挚友、益友和畏友巴金》一文中,深情地回顾了巴金对他一生的影响:“我觉得他是用心灵蘸着血和泪直接同读者对话的一个作家,不是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真挚的感情来直扑人心的。那时,我自己的头脑可是个大杂烩。有早期接受的一点点进步思想,有从大学课堂里趸来的大量糊涂观念,首先是唯美主义思想。我就是带着那些到蔚秀园去找他的。”

自从一九三三年在海淀蔚秀园夏斧心家初识巴金,潜移默化中,萧乾开始致力于冲破个人小天地。一九三○年夏,萧乾去过内蒙的卓资山,他竟然站在罂粟花丛中,请人拍照留影!结识巴金后,他千一九三四年再度去内蒙。由于精神境界起了变化,他归来后,满怀悲愤心情写了《平绥道上》,发表于《国闻周报》。文中,关于鸦片烟,有这样的描述:“泥路的两旁是铺户,‘戒烟药丸’的条子斜贴在玻璃上。炕上横七竖八躺着几个瘾者。萤火似的小灯映着桌边称货的小天平。”当时萧乾特地去向一位已在塞外做了六年官的朋友去了解戒烟的情况。对方说:“在中国应付环境都不容易,先别讲改造……经济状况已凋敝不堪的绥远因鸦片消耗而把仅剩的一些现金全数流人别的邻省——最可痛的,是多半流到奖励种烟、质料最佳的热河去……更明显的,这是省财政主要的收人之一项。看看你有什么办法?”

萧乾对前景是抱着希望的。他接着写道:“事实和职务为每个官吏找到类似的一番议论,来解释当前的矛盾。但收着烟税,心中企盼着中国认真‘拒毒’那一天的也大有人在。”

在文章的末尾,他写道:“我翘首望那广漠的一片,我信任了生存的意志所赋予西北民众与天人暴虐的对抗力。”《平绥道上》是萧乾写通讯特写的起点。十年后,一九四四年六月,他在伦敦舰队街设立《大公报》驻伦敦办事处,任战地记者。一九四五年三月,随美军第七军,挺进莱茵河。巴金把萧乾发表的报告文学,从报上剪辑后编成《南德的暮秋》,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巴金的顶峰之作《寒夜》,于一九四七年三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司马长风写道:“巴金在《寒夜》里,卓绝的刻划了人性。……当男主人公吐尽最后一口血痰死去的一天,巷子传来胜利的‘号外’声。寡母笑得流下眼泪,喊道:‘宣,你不会死的!你不会死!胜利了,就不应该再有人死了!’这是何等的大手笔!脱除了一切俗套和公式,以清新的目光,写具体的生命,写善恶萌孽、爱恨交织、哀欢流转的人性。巴金在《寒夜》中表现了卓绝的才能和庄严的艺术精神。”[1]

参考文献

  1. 巴金与萧乾豆丁网,201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