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登-符腾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登-符腾堡州

来自 哔哩哔哩 的图片

本名 巴登-符腾堡州

地理位置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南部

州首府 斯图加特

总面积 35752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 约 1080 万

巴登-符腾堡巴登-符腾堡州: (德語:Baden-Württemberg)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南部的一个联邦州,是德国的人口第三大州和面积第三大州,州首府位于斯图加特(Stuttgart)。 [1]

华语译名

巴登-符登堡(台湾国防研究院《世界地图集》)、巴登-乌腾堡(不常见)、巴登-符腾堡(大陆中国地图出版社《德国地图》)等几种译名,简称巴符州; zh-hk:州

地理

疆域

巴登-符登堡邦总面积35,752平方公里,是德国面积第三大的州。它位于德国西南部,东边与巴伐利亚州接壤,南边与奥地利瑞士共享博登湖(不过瑞士的沙夫豪森州有一小块地方位于莱茵河北),西边隔着莱茵河与法国相邻,北边是莱茵兰-普法尔茨州黑森州

从地理结构上巴登-符腾堡可以分以下几个部分:北部是莱茵河内卡河河谷的平原地区,西部是上莱茵河河谷,东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的前缘,其间是属于中部山区的黑森林施瓦本山脉

巴登-符腾堡南部的边界是博登湖高莱茵河,西部的边界是上莱茵河,北部的边界是奥登瓦尔德山脉陶伯河流域,东部的边界是法兰克高地诺特林根里斯多瑙河伊勒河阿尔高地区的西部。

巴登-符腾堡的地理中心位于蒂宾根市内植物园附近的一座小林中,当地有一块锥状的三吨重的来自弗兰克侏罗山的石头标志这这个点。这块石锥倾斜11.5°,这等于黄道天赤道之间的倾角的一半。

地质

地质学地貌学上来看巴登-符腾堡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地区:[2]

  • 上莱茵河低地的部分地区属于巴登-符腾堡(莱茵河东岸部分)。这个低地主要由过去海水的沉积组成,除此之外其边缘的丘陵地区也算作这个地质结构。这里有一些盐矿、矿泉和一些今天已经熄灭的火山(比如凯泽斯徒尔)。
  • 黑森林和奥登瓦尔德山脉由比较老的岩石组成,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三叠纪早期形成的沙岩。它们南北的走向使得它们成为天然的“阻雨屏”。它们西侧的河流水量比较大,其河谷也因此比较深。它们组成莱茵河与多瑙河最重要的分水岭。黑森林南部的费尔德山高1493米,是德国中部山区最高峰。
  • 德国西南阶层地形:这个地形位于巴登-符腾堡的中部,其岩层不断交替,不过越向西南地质年龄约年轻。岩层一般由比较硬的层和比较软的层交替。
  • 施瓦本山脉属于德国中部山区,但是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山区。它由贫水的喀斯特地形组成,拥有典型的喀斯特特征(比如落水洞),但也夹杂着一些小型的火山地形。在其东部的边缘有一个巨大的陨石坑:诺特林根里斯。
  • 阿尔卑斯山前麓:巴登-符腾堡的上施瓦本地区属于阿尔卑斯山前麓。这是一个比较平缓的山丘地带,博登湖和一些火山也属于这个地带。冰川在这里留下了非常典型的地形,其中包括冰碛物、湖泊和沼泽。

总而言之巴登-符腾堡的地质结构非常多样化。

土壤

在巴登-符腾堡对成土作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当地的岩石,其它因素如气候、植被、水流和地形的影响相对而言不大。因此根据上述的不同地质结构巴登-符腾堡的土壤类型也不同[3]。在这里有一幅精确的地质和土壤类型的地图。

  • 在上莱茵河低地有比较厚的黄土层,这是巴登-符腾堡最富饶的土壤了。
  • 在中部以及在阿尔卑斯山前麓和许多冰碛物有带有大量黄土成分的石灰岩、泥灰岩和粘土,这个土壤也非常富饶。
  • 施瓦本和法兰克山区以及施瓦本山脉的土比较贫瘠。
  • 黑森林以沙岩为主,其沙土很贫瘠。

气候

影响巴登-符腾堡的气候的三个最主要的因素为:[4]

  • 纬度:巴登-符腾堡终年处于西风带
  • 位置:巴登-符腾堡位于北大西洋和东欧大陆之间,即位于西部的海洋性气候和东部的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区。因此在巴登-符腾堡不断变换地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影响。不过受西风带的影响海洋性气候为主,但是明显地向东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减弱。
  • 不同地区的高度和山坡陡度:巴登-符腾堡州内地形多样,在高山边上就会有比较低的平地,这导致州内在比较短距离内就有非常不同的气候。

温度

巴登-符腾堡位于德国南部,因此总的来看其温度高于德国平均。即使在州内在地区性温度上也可以看得出从北向南有升高的趋势。上莱茵河低地、克莱希高和斯图加特以下的内卡尔河河谷的年平均气温为9°,是德国气温最高的地区。此外博登湖湖畔和高莱茵河河谷也比较温暖。随地势的升高其温度也下降,南黑森林的年平均气温为4°,是德国最冷的地区。一个例外是冬季出现逆温时高地的温度比低地高。在无风高压时期冷空气聚集在谷地。因此在巴尔在冬季会出现零下30°的低温。

对农业重要的是生长期的长度,其长度等于无霜日子的数目:巴登-符腾堡的平均数目为170天。在上莱茵河低地和内卡尔河河谷生长期可达200天以上。而在上黑森林的高处、巴尔和一些施瓦本山区内冬季非常寒冷的谷地生长期只有120天。

降水

被西风带来的湿空气主要受黑森林和奥登瓦尔德山脉以及在施瓦本山脉和阿尔卑斯山前麓阻挡。因此在这些地区的迎风面降雨量非常高(平均年降水量高于1000毫米,在南黑森林甚至局部高于2000毫米),而在背风面则要低得多,在背风面形成干燥地区(在北上莱茵河低地以及在弗莱堡盆地的降水量只有约600毫米,在内卡尔河中部以及乌尔姆附近的多瑙河河谷只有约700毫米)。

在缺乏挡风高山的地方,比如在克莱希高以及在比较宽的谷底,海洋性空气可以比较容易地运往东部,因此在这些地区地区性的差异也小得多。

水域

由于巴登-符腾堡的众多山地其河流和河谷对其居民发展和分布、交通道路以及历史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除莱茵河外巴登-符腾堡最重要的河流是内卡尔河和多瑙河。

内卡尔河起源于维林根-施维宁根,流过巴登-符腾堡的中部,在巴登-符腾堡的西北角于曼海姆注入莱茵河。这里的水面高度是海拔85米,是巴登-符腾堡的最低点。

莱茵河构成巴登-符腾堡的整个西部边境:从曼海姆至卡尔斯鲁厄它是巴登-符腾堡与莱茵兰-普法尔茨之间的边境,向南它是巴登-符腾堡与法国和瑞士的边境。

多瑙河源于黑森林中的两条河流,向东北东方向流,其北属于施瓦本山脉,其南属于上施瓦本。在流经乌尔姆后流入巴伐利亚。

其它河流中最长的是流经巴登-符腾堡东北部的科赫尔河。除此之外在巴登-符腾堡的东北角美因河构成州边境的一小段。

历史

史前史

可证明的是人类至少在50万年前就已经在巴登-符腾堡生活了。在毛尔被发现的海德堡人和在斯坦海姆发现的斯坦海姆人分别被定年为50万年和25万年前,他们是最早在欧洲被发现的人类化石。

在巴登-符腾堡西南黑森林的前麓发现有德国最古老的、石器时代的碧石矿。

可证明的文化生活的遗迹在巴登-符腾堡可追溯到3.5至4万年前。1979年发现的一枚兽骨制的笛子被定年为这个时期产生的。同期产生的还有施瓦本山脉的溶洞里发现的雕刻(狮人等)。

哈尔施塔特文化时期巴登-符腾堡大多数地区被凯尔特人居住。当地的许多山丘状古坟可以鉴证这个事实。其中最著名的是豪赫多夫凯尔特贵族墓

古代和中世纪

从70年至150年罗马帝国将军德鲁素斯提庇留攻占了今天巴登-符腾堡的大多数地区。这些地区被分给雷蒂安行省上日耳曼行省。当时强烈的罗马化留下的痕迹至今可见。

从260年开始罗马人逐渐被阿拉曼人驱逐。阿拉曼人被法兰克帝国征服后今天的巴登-符腾堡从496年至746年属于法兰克公国施瓦本公国

巴登-符腾堡位于德国和意大利之间的交通要道上,因此在中世纪盛期今天的巴登-符腾堡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心地区,也成为帝国内外势力斗争的中心。高层贵族和修道院在这里大力进行土地开发,同时在中部山区建立了许多城市来扩张它们的势力。重要的家族包括萨利安王朝霍亨斯陶芬王朝,它们甚至得以成为皇帝,其它重要家族包括韦尔夫家族宰林根王朝,弗莱堡就是该王朝在中世纪盛期建立的。

13世纪霍亨斯陶芬王朝没落后德国境内的势力开始地方化,传统上就已经非常虚弱的皇帝的势力更加不断被削弱。尤其在德国西南部这个趋势非常明显。原来的两个公国分裂为数百小的伯爵封地、帝国城市、教会领地,甚至单个的骑士村庄。

近代至1945年

与此同时德国周边地区则权力不断集中,在这些地区形成了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扩张也影响到德国西南部的历史。三十年战争对今天巴登-符腾堡的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其后果一直到一百多年之后才得以逐渐恢复过来。当地的居民数减少了一半以上,部分地区甚至丧失了原来三分之二的居民,牲畜几乎全部丧失,原来耕地的三分之一荒废。

从18世纪开始从普鲁士起,德国也开始出现中央集权的趋势。今天的巴登-符腾堡位于德国的边缘地区,因此这个趋势一直到19世纪才成为一个政治话题。在这个过程中周边其它国家的扩张,如拿破仑战争,也加剧了这个过程。拿破仑战争后当地出现了三个主要地:符腾堡巴登霍恩佐伦。此外黑森在这里还有一块飞地:卫普芬市。1806年符腾堡被提升为王国,巴登被提升为大公国。1871年它们加入德意志帝国,而霍恩佐伦已于1850年成为普鲁士的领土。1919年德国十一月革命巴登共和国符腾堡自由民国成立,并宣布了民主宪法。后在纳粹一体化的过程中这两个州被取消。

走向西南州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登和符腾堡的北部以及巴特卫普芬称为美占区,巴登和符腾堡的南部以及霍恩佐伦成为法占区。这两个区的边界使得从卡尔斯鲁厄通往慕尼黑的高速公路(今德国8号联邦高速公路)通过的县被划入美占区。美占区的军政府于1945年和1946年建立了符腾堡-巴登州,而法占区的军政府泽建立了符腾堡-霍恩佐伦巴登两个州。1949年5月23日这三个州一起加入了新成立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国基本法第118条建议重组这三个州。假如这三个州无法重组,则一个联邦法律将重组它们。重组有以下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合并这三个州,另一个是组成两个州:巴登和符腾堡。符腾堡-巴登州和符腾堡-霍恩佐伦州的政府同意前一个可能性,而巴登州的政府则支持后一种可能性。由于三方无法就全民公投的程序达成协议,因此这条路也走不通。1951年5月4日通过的联邦法律决定分以下四个区进行全民公投:北符腾堡、北巴登、南符腾堡-霍恩佐伦,南巴登。假如在四个区中有三个区的多数赞成合并为一个州的话那么这个建议就被通过。由于当时已经很明显合并将在两个符腾堡和北巴登区获得同意,因此这个法律比较偏向合并三州。南巴登政府在联邦宪法法庭控告这个法律违反基本法,一开始没有成功,但是1956年判决1951年的投票法律无效。

全民公投于1951年12月9日举行,此前双方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斗争。公投结果为在两个符腾堡区93%的公民赞成合并,在北巴登57%的公民赞成合并,在南巴登仅38%的公民赞成合并,这样一来在四个区中三个的多数赞成合并。在整个巴登中则有52%的多数赞成重新建立一个巴登州。

州的成立

根据这次全民公投的结果巴登-符腾堡于1952年4月25日成立,第一个政府是由社民党、自民党和被驱逐难民组织组成的联盟政府,而州内最强的基民联则未参加政府。这使得基民联以及南部地区(南巴登以及符腾堡-霍恩佐伦)觉得他们在组织政府时被忽略了。

1953年9月6日联邦议会大选时基民联在巴登-符腾堡获得绝对多数。第一届州政府将此看作是选民对其工作的不满而辞职。基民联组织了一个包括所有党派的联合政府。这个政府维持到1958年,此后库尔特·乔治·基辛格成为巴登-符腾堡的第三任州长。

关于新州名称的争执也持续了很久。按照1952年5月15日的过渡法巴登-符腾堡这个名称只是一个临时名称。但由于无法找到各方均能同意的新名称,因此这个名称成为正式名称。1953年11月19日生效的巴登-符腾堡州宪法是由州议会通过的,而不是通过全民公投通过的。

1956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判决1951年的公投通过其规定未能足够地顾及巴登的结果,因此违反宪法,巴登地区的公投必须重复。宪法法院认为通过其程序巴登的少数公民的意愿被数量上比较多的施瓦本的多数公民的意愿所倾轧。但是由于州政府一再拖延必须重复的公投,因此联邦宪法法院于1969年决定这次公投最晚必须于1970年6月30日进行。1970年6月7日在巴登地区进行了公投的重复,但是这次81.9%的公民支持巴登-符腾堡州的建立。62.5%的公民参加了这次公投。

人口面积

在35752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居住有1069万居民(其中男性居民人数为520万左右,女性为540万左右)排名在德国16个联邦州中的第三位。每平方公里人口为298人,高于全德平均水平的231人。全州共有外国人130万左右,其中土耳其人约32万,占主力。前南斯拉夫人为25万排第二,第三位的是意大利人约19万。以上全部数据截止至2003年12月31日。

参考来源

  1. 巴登-符腾堡州, 豆瓣电影, 2020-01-18
  2. Kullen, Siegfried (1989): Baden-Württemberg. 3., aktualisierte Auflage; Neubearbeitung. (= Klett Länderprofile) Stuttgart: Klett.
  3. Kullen 1989, 76页
  4. Borcherdt 1993, Kullen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