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诗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巧言(诗经)
【原文】
悠悠昊天①,
曰父母且②
无罪无辜,
乱如此帏③
昊天已威,
予慎无罪④
昊天泰帏
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
僭始既涵⑤
乱之又生,
君子信谗。
君子如怒(6),
乱庶遄沮(7)
君子如祉(8),
乱庶道已。
君子屡盟(9),
乱是用长。
君子信盗,
乱是用暴。
盗言孔甘,
乱是用餤(10)。
匪其止共,
维王之邛(11)。
奕奕寝庙(12),
君子作之。
秩秩大猷(13),
圣人莫之(14)。
他人有心,
予忖度之。
跃跃毚兔(15),
遇犬获之。
茌染柔木(16),
君子树之。
往来行言(17),
心焉数之。
蛇蛇硕言(18),
出自口矣。
巧言如簧,
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
居河之麋(19)
无拳无勇,
职为乱阶(20)。
既微且尰(21),
尔勇伊何。
为犹将多,
尔居徒几何。
【注释】
①悠悠:远大的样子。
②且(ju):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③帏(hu):大。
④慎:诚,确实。
⑤僭(jian):谗言。涵:包容。
(6)君子如怒:君子如果听到谗言便发怒。
(7)遄(chuan):很快。沮(ju):止住。
(8)祉:福。这里指贤人。
(9)盟:在神坛前发誓。
(10)餤(tan):增加。
(11)邛:病。
(12)奕奕:房屋高大的样子。寝庙:宫室和宗庙。
(13)秩秩:聪明的样子。大猷:大道理。
(14)莫:谋划。
(15)跃跃:跳得很快的样子。毚(chan)兔:狡猾的兔子。
(16)茬(ren)染:软弱的样子。
(17)行言:流言。
(18)蛇蛇(yi)轻率的样子。硕言:大言,大话。
(19)麋::水边。
(20)职:主管,职掌。
(21)微:腿骨上生疮。尰(zhong):脚肿。
【译文】
辽阔高远的苍天,
说是人们的父母。
人们无罪又无过,
祸乱大得真可怕。
苍天在上太威严,
我实没有犯罪过。
苍天在上太暴虐,
确实我就是无辜。
祸乱开初出现时,
谗言传开被包容。
祸乱再次发生时,
君子信用进谗人。
君子闻谗若发怒,
祸乱很快会止住。
君子如能用贤人,
祸乱也能快平息。
君子多次发誓言,
祸乱因此愈增长。
君子信用谗言者,
祸乱因此更凶暴。
谗人巧言好甜蜜,
祸乱因此愈增加。
不是他们尽职守,
是为君王造祸患。
高大宫室和宗庙,
是由君子把它造。
明智治国的大计,
是由圣人来谋划。
他人心中有诡计,
我能揣度知道它。
蹦蹦跳跳的狡兔,
遇上猫犬命难逃。
柔软脆弱的树木,
是由君子把它栽。
传来传去的流言,
心中有数分得清。
轻率浮浅的大话,
都是谗人口中出。
花言巧语如丝簧,
脸皮真厚太无耻。
他是怎样一个人?
住在河流的岸边。
没有力量没勇气, 只会滋事造祸乱。
腿上生疮脚肿大,
你的勇气有好多?
玩弄诡计多阴谋,
你的同伙有几个?
【读解】
谣言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在上司面前低毁他人、散布谣言、说坏话,同样也是用不见血的软刀子杀人。谣言造成一种致人于死地的氛围,让人被逼窒息而忍无可忍以至不见容于那令人窒息休克的环境。谗言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用意,它以类似于借刀杀人的手法,离间中伤,借他人之手置人于死地。
不知道人们什么时候发现了用言语杀人的办法,并且运用有术,得心应手。俗话说,明抢易躲,暗箭难防。英雄好汉肯定不会以躲在暗地里放冷枪。射阴箭的方式来同对手较量,不会以这样的方式来确证自己的能力。但是,这既是英雄好汉的长处,也是他们容易遭到对手暗算的地方;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英雄 阿喀琉斯浑身可以刀枪不入,但致命的弱点在他的脚题之上,那是他最易受伤害的地方。再伟大的英雄,也完全可能倒在敌人的时之下。明伙执仗的敌人决不是英雄的敌手,而英雄的弱点正是敌人进行征服的下手之处。
怯懦的小人之所以能够得势,并非因为他们有什么真本领,也并非因为他们有高尚的道德和人格。他们无法以任何光明正大的方积确证自己的能力。于是,用蛊惑人心中伤他人、打冷枪、放暗箭将对手击倒,便成了他们为了出人头地的唯一选择,否则便只有永远默默无闻,不为人所注意。
可悲的是,人们为小人、奸倭之人散布流言蜚语,造谣中伤,打冷枪放暗箭提供了太多的机会和条件。出于好奇心、妒忌心,人们乐于担当传播谣言的使者,乐于以这一职责来解除生活中的平汉与乏味,乐于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什么(实际上恰恰证明了人们的空虚、无聊、琐屑、无能),并且唯恐天下不乱,在不辱传播谣言使命的同时,对谣言进行加工和再创作,塞进一些凭借想象力所作的夸张。生活和活动于这样的氛围之中,奸位小人们如鱼得水,沾沾自喜。 [1]
【简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2]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大雅”(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和“小雅”(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诗经》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伦理、天文、地理、外交、风俗、文艺各个方面,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对后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3]
《诗经》编辑成书的年代约在春秋后期,据说孔子曾经删定过〈诗经〉。到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齐国辕固所传的《诗》叫《齐诗》,鲁国申培所传的《诗》叫《鲁诗》,燕国韩婴所传的《诗》叫《韩诗》,鲁国毛亨所传的《诗》叫《毛诗》。东汉时,《毛诗》得到了官方和学者们的认同,逐渐盛行,齐、鲁、韩三家《诗》逐渐衰落以至亡佚。现在我们见到的《诗经》,就是毛亨传下来的,我们这里选录的《诗经》,原文主要依据清代阮元校订的《十三经注疏》,并广泛参考了其他研究《诗经》的专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