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嵩县草庙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嵩县草庙村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城南、纸房乡西南7公里处,现有沿河公路直达,并通至沟内十余里毛沟、秋盘村,合称为五道沟,缘起伊河陆浑水库南岸第五道分支。草庙村居五道沟中段开阔处,呈鱼肚形盆地。村属主要河流有石门沟河(全长3.5公里)、五道沟河(流经本村5公里左右)至草庙村凤凰岭脚下合二为一,下流十余里汇入伊河。[1]

中文名:草庙村

地 点:河南洛阳市嵩县

总面积:3.9平方公里

下 辖:14个村民组

基本情况

五道沟历史久远,最远可溯至上古“陆浑部落”,有远古后羌人战败西迁,“陆浑戎”失散,村落便不复存在。草庙村中所传民间传说多与汉代有关,至盛唐时期,河南五道沟有大户党姓人丁兴旺,后到处遗留党姓坟冢。(现学校所处即为坟冢,留下大小石碑无数)至宋后,各地混战、土匪占山为王,民不聊生,五道沟因地势险恶渐杂草丛生,杳无人烟。自清初后有韩、王、张迁入,开荒种地,繁衍后代。

草庙村名,由来已久,最可信的当是“刘秀修庙”。相传,王莽撵刘秀路经此地,刘秀单枪匹马进入五道沟,但见两山对峙,山清水秀,泉水叮咚,鸟语花香。尤其是看到一山形似巨龙饮水,因留恋山水,放慢马蹄,忽听人嘶马鸣,便慌不择路,沿河涧小路而行,但见两沟并出,不知行其左右,便打马跑上一丘形小山。山上有一小庙,因年久失修,断壁残垣,神像裸露,杂草丛生,深可没人。刘秀掩马嘴,衔铃环,登高处,藏于神像后。王莽不见刘秀踪影,沿南路而行。后刘秀脱身,高呼“草庙救了我”。既而进东沟,翻倒回,一路东行。后刘秀登基重修此庙,重塑神像,此地便取名草庙至今。

地理环境

草庙村位于洛阳市嵩县城南、纸房乡西南7公里处,现有沿河公路直达,并通至沟内十余里毛沟、秋盘村。草庙村居五道沟中段开阔处,呈鱼肚形盆地。全村总面积3.9平方公里,14个村民组,36个自然村,分布于两沟一坡,两沟即石门沟和五道沟,一坡即瓜坡。全村共640亩沙坡旱地,分嵌于沟岔两边山腰间,沟涧旱天断流,雨季洪水滚滚注入伊河。

村属主要河流有石门沟河(全长3.5公里)、五道沟河(流经本村5公里左右)至草庙村凤凰岭脚下合二为一,下流十余里汇入伊河。

解放前五道沟河水常年不断,出行可以坐船,沟内地主卖粮划船直达洛阳。老辈传言:唐代武则天修洛阳宫,曾来五道沟选取木头。古时曾有官道通木职街乡,又因毛沟有产银的官银洞,现留有古道路遗址。58年大炼钢铁,村民上山砍取木材,曾有5人合抱的大树。

居于村中最高山脉--丈道山,海波800米以上,山顶眺望可俯视嵩县县城,天气晴好,可以看到陆浑水库全貌,是嵩县县城附近最高的山脉。山涧遍生各种药材、山果,顶上残有战壕,是为国民党13军某部抗击日军所筑,百亩松林形成天然氧吧。

村中最底处韩湾组,海拔不足200米,是草庙村韩氏族地,随着地表植被的破坏,河滩抬高,韩湾正在逐渐上移。

游玩贴士

沿草庙公路至五道沟沟门沙场,有一外伸石岩,人称“香炉石”,古时下有小庙,船家路过必拜之,95年开山修路,用炮炸石也未撼动分毫。入沟2-3里河内有水,生大蟹,长合和草(河草,俗名水芹菜,因其味美县城酒店有人大量采购),河内有三座巨石,呈鼎足状,传为刘秀支灶做饭所用,有名“支锅石”,因修路一块巨石埋在路基之下,而下侧巨石受山水冲刷,位置有所变化。附近两座山头对持,称“大小龙头”。至草庙村韩湾山壁上突出一块巨石,呈古锁状,便是“金驹传说”所在,前行不足500米,右侧山顶似有一伟人歇足,称“压虎岩”前行一村曰“石窑门”有历史久远石窑一窟,仰视可见一崖,风景秀丽,身侧绿林,脚下小溪,时时清风扑面,上半山可见一回形石圈,有山羊与其中即使无人看管也不得出,对面山崖便是传说中的“箭穿崖”。

凤凰岭下分二沟,一侧,石门沟,可追随“王莽追刘秀”的历史足迹,逛竹林,采山果,在油菜花中捉蝴蝶,欣赏“左青龙(山)右白虎(岭)”,在石门一线天穿行,最后到水库吃农家饭:红薯檀叶玉米粥、各式时令山野菜;另一侧直至毛沟、秋盘赏深山土色,可上“祖师顶”膜拜古代道教祖师炼丹圣地,可入老林“冰洞”(每年夏天6-7月,山洞中还结有大量冰块)……

经济产业

建国前,草庙村穷山恶水,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极差,全村耕地面积不足50亩,全村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没有耕地,靠逃荒要饭给人做长工过活。建国后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通过互助组、初、高级社、人民公社,以及农业学大寨,大搞填沟改滩造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

草庙村林果业发展始与1961年,全村人民在石门沟坡地改造一果园,嫁接栽植苹果、梨500余亩,因管理不善而失败,后根据本地具体情况改种油桐,先后数年累计种植油桐3000余亩,年产油桐50000亩,现有山坡基本上全是油桐,春暖花开季节,满山遍野一片洁白。

1977年前,有土地面积690亩,粮食单产仍不足250公斤,1978年后,加大农业投资,购置喷灌机5部,修水渠5000余米,河沟两边的100亩土地得到灌溉,粮食产量有一定提高。1990年后,又加大了农业投资,架设高压线路1200余米。2000年冬高压整改,2001年低压整改,添置小型潜水泵100余个,架设排灌一座,基本解决了人畜用水难问题。使200余亩土地旱涝保收,粮食产量也有原来得3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

1999年以来,农民经济意识增强,又把视线从单一的粮食作物转向经济作物。开始种植蔬菜、花卉等良种外繁,现已初举规模,中药材种植也大面积发展。加上劳务输出的补充,由1997年前的人均收入不足400元,提高到人均收入940元。

2000年至今,村中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村中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逐年增多。虽有一些家庭盖起两层小楼,也多是空巢家庭。

视频

美丽河洛乡村之嵩县草庙村,山顶的石头远看像坐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