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山黄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黄皮

中文名称: 山黄皮

汉语名称: Shan Huang Pi

别名: 五薯叶、小叶臭黄皮、鸡母黄

山黄皮,中药材名。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假黄皮树的枝叶。夏、秋采收。功能主治为:①《陆川本草》:接骨,散瘀,祛风湿。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②《云南中草药选》:疏风解表,行气止痛,截疟,杀虫。治上感,流感,疟疾,腹痛。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假黄皮树的枝叶。夏、秋采收。

性味归经

《云南中草药选》:苦辛,温。

功能主治

①《陆川本草》:接骨,散瘀,祛风湿。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1]

②《云南中草药选》:疏风解表,行气止痛,截疟,杀虫。治上感,流感,疟疾,腹痛。

形态特点

灌木戍小乔木,高1~6米。枝、叶、花柄通常被毛,有刺激气味。单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21~27片,卵形、披针形或为长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急尖,有时较钝,基部钝斜或近圆形,边缘有小圆齿或不明显,两面被毛或仅脉上被毛。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苞片常成对而细小;萼片4;花瓣4,白色,倒卵形或近卵形,长2.5~3毫米,无毛;雄蕊8,不等长;子房3~4室,被直出的长毛,花柱粗短。浆果卵形至椭圆形,淡红色或朱黄色;种子1-2粒.花期3~4月。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旷野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0.5~1两;浸酒或研末为散。外用:酒炒敷。

化学成份

山黄皮根中含有去甲齿叶黄皮素(nordentatin)。

参考消息

  1. [1],山黄皮 香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