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苦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山苦茶 |
中文名称:山苦茶 别 称:鹧鸪茶、毛茶、禾茶 科:大戟科 属:野桐属 |
山苦茶(学名:Mallotus oblongifolius)为大戟科野桐属下的一个种,是高2-10米的灌木或小乔木,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等国。花期2-4月,果期6-11月。
信息
拉丁学名:Mallotus oblongifolius (Miq.) Muell. Ar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大戟目
亚目:大戟亚目
亚科:铁苋菜亚科
族:铁苋菜族
组:香野桐组
简介
山苦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体干后有零陵香味,叶互生,长圆状倒卵形,顶端急尖或尾状渐尖,全缘,雌雄异株, 雄花序总状,顶生,雌花序总状,顶生,蒴果扁球形。种子球形。花期2-4月,果期6-11月。[1]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2-10米,植物体干后有零陵香味;小枝被星状短柔毛或变无毛,具颗粒状腺体。
叶互生或有时近对生,长圆状倒卵形,长5-15厘米,宽2-6厘米,顶端急尖或尾状渐尖,下部渐狭,其部圆形或微心形,全缘或上部边缘微波状,上面无毛,下面中脉被星状毛或柔毛,侧脉腋有簇生柔毛,散生橙色颗粒状腺体;羽状脉,侧脉8-10对;基部有褐色斑状腺体4-6个;叶柄长0.5-3.5厘米;托叶卵状披针形,被星状毛,早落。
花雌雄异株;雄花序总状,顶生,长4-12厘米,苞片卵状披针形,长2-3毫米,雄花(1-) 2-5朵簇生于苞腋,花梗长约3毫米;雄花:花蕾卵形,长约1.5毫米,花萼裂片3枚,阔卵形,不等大,长约1.5毫米,无毛;雄蕊25-45枚,药隔宽。雌花序总状,顶生,长7-10厘米,苞片钻形,长约2毫米,被毛,花梗长约2.5毫米;雌花:花萼佛焰苞状,长约4.5毫米,一侧开裂,顶端3齿裂,外面被星状毛和疏生黄色颗粒状腺体;子房球形,密生软刺和微柔毛,花柱中部以下合生,柱头长4-5毫米,密生羽毛状突起。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4厘米,具3个分果爿,具3纵槽,被微柔毛和橙黄色颗粒状腺体,疏生稍弯的软刺;种子球形,直径约5毫米,具斑纹。花期2-4月,果期6-11月。[2]
生长环境
山苦茶生于海拔200-1 000米山坡灌丛或山谷疏林中或林缘。
分布地域
产于广东和海南。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各国。
主要用途
鹧鸪茶能清热解毒,并有好闻的药香,清热解渴,消食利胆,茶叶香气浓烈,冲泡后汤色清亮,饮后口味甘甜,余香无穷,是理想的解油腻、助消化的保健饮料。有降压、减肥、健脾、养胃之效,还可防治感冒,被历代文人墨客誉为"灵芝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