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崎豐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3月6日 (三) 09:53 由 Naocc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調整來源)
前往: 導覽搜尋
山崎豐子,來源:朝日新聞

山崎豐子(日語漢字:山崎 豊子,やまざき とよこ,1924年11月3日-2013年9月29日),本名杉本豐子,出生於日本大阪,是日本國寶級女作家,她有許多作品被改編為電視劇或電影,被譽為日本長篇小說第一人[1],擅長描寫複雜的人物關係。其作品也常具有深厚的社會意義,常令人聯想到現實生活,如2019年2月所發生的台灣華航罷工事件,令人聯想到她的小說《不沉的太陽》。

經歷

山崎豐子畢業於京都女子專門學校國文科,畢業後曾在《每日新聞》學藝部擔任記者,受到工作上司知名作家井上靖鼓勵,利用工作閒暇之餘埋首寫作[2]。在她的作品中,有著對時代的細膩考據對描繪,有些則是鄉愁或對童年的追憶。1957年發表首部小說作品《暖簾》,翌年即以《花暖簾》贏得1958年第39屆「直木賞」,獲獎後便辭掉記者工作,專職寫作。1963年起在《Sunday每日》連載《白色巨塔》,引起轟動;1970年於《週刊新潮》連載小說《華麗一族》,該作品於1991年獲得第39屆菊池寬[3];同年,以《大地之子》獲得日本第52屆文藝春秋讀者賞。2009年時,作品《命運之人》獲得63屆每日出版文化賞特別獎,是一位創作能量豐沛的作家。

寫作風格

由於是記者出身,也深深影響她後來的寫作風格,她曾坦承自己有很強的取材魂與調查癖,「為了小說的採訪,行程排得像神風特攻隊出擊一般」,因此常被人戲稱為「採訪之魔」[4],在撰寫《白色巨塔》時四處參訪醫院,甚至遠至德國參觀癌症研究中心;寫《不毛地帶》時竟採訪了377人;為《大地之子》取材,還與當時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三度會面[5]

此外,為了維護作品品質,在她的自述作品《山崎豐子自述:我的創作,我的大阪》中,曾說過早年以《花暖簾》得到直木賞之後,可能會有許多委託寫作的案子,但她仍堅持「半年讀書,半年寫作」的原則,因為「為了寫出好作品,而拒絕接受委託案,是對委託者的一種尊重。[6]

選擇的長篇小說題材頗為冷硬,但她就是有辦法把小說人物性格寫得萬般精采,之中甚至有挑戰政治與財經社會禁忌的用意,為問題發聲,為歷史事件找輪廓,為社會現狀提出質疑,亦毫不畏懼挖苦嘲諷政府和財團,倘若沒有強大的出版編輯體系]小說讀者相挺,或因畏懼題材牽涉到金錢權勢和敏感政治議題而縮手,後續也應該沒辦法改編成戲劇播出。甚至同篇小說可以跨越不同年代由不同主角與製編團隊再次翻拍,也都獲得口碑與影響力,這是日本社會與小說讀者在事件反省的層面上,始終沒有缺席的參與力量,讓這類小說題材可以成為閱讀與戲劇主流的原因吧

她常被稱為社會派作家,但她自己在1974年受訪時曾經表示感到疑惑。不過到了2009年,她也提到自從《白色巨塔》之後,媒體幫她冠上「社會派作家」之名,大概是與她個性相關,「因為我原本的個性不會忽視弱者,也不容許不合理的事情,碰巧運用在與社會相關的主題上罷了。」而且她自認受法國作家巴爾札克影響,「他以和人形影不離的身外之物──金錢,來當寫作題材,這點讓我覺得非常有意思。」此外,她最喜歡的作家則是「眼界放諸大社會」的石川達三;在寫完《白色巨塔》財前五郎醫師勝訴的結局後,曾收到無數讀者、甚至許多醫院誤診受害者的不平之聲,她說:「這讓我認真思考,作家若以社會題材寫作,需要負起何種責任。[7]」反映了她對於自己作品社會責任的思考。

山崎豐子在寫完她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大地之子》之後,自覺再也寫不出更好的作品,想趁機引退時,長期賞識她的《週刊新潮》編輯「齋藤十一」先生卻為她打氣,「演藝人員可以引退,但藝術家不能引退,要邊寫邊踏入棺材,那才叫作家。」果真山崎豐子直到2013年過世之前,仍在《週刊新潮》連載《約定之海》,該小說也成為她最後的遺作。

作品意義

《女系家族》裡和服店社長突然離世,引來情婦與三個女兒之間的遺產爭奪戰;《華麗一族》寫關西鋼鐵財閥與官僚的勾結與鬥爭;《白色巨塔》是醫療體制的崩壞與人事傾軋及醫學體系的必要之惡與絕對之善;《兩個祖國》寫到日裔美籍在二戰時期的國家認同與戰後審判的掙扎;《大地之子》是日本戰敗後撤出中國東北,被遺留在東北的日本孤兒的掙扎求存記;《不毛地帶》描述二戰大本營參謀從西伯利亞戰俘回歸日本的商戰生涯;《命運之人》戳入沖繩回歸的政治籌碼和媒體良心;《不沉的太陽》以日航123空難為背景,探討事件背後的日本運輸省與航空界問題;《偽裝集團》寫到財團利用音樂聯盟與左翼成立的音樂組織互相拉攏工人團體的企圖,[8]《花紋》為探問女性價值的長篇小說;甚至新作《海的承諾》也有海上自衛隊的歷史與傷痛。每一個作品順手拈來,都是血淋淋的殘酷日記,稍為薄弱的人,或許便被作者那張力十足的文字與起伏跌宕的劇情弄得喘不過氣來。 或許,在這個時候我們該看山崎豐子的自述:《我的創作.我的大阪》。這本書裡作者便從自己的處女作開始,娓娓道來自己如何創作,在寫作中遭遇的種種情況,例如《白色巨塔》連載時來自醫學界的強烈反應;後來小說在連載一年九個月後已經完結,如何因為大受好評,應讀者要求進行續寫等。 山崎豐子於九月底離世,她的最後一個訪問,應該是連載《海的承諾》時接受的《新潮》的訪談,在訪問中她提到為甚麼要寫這樣的一個故事時說:「這個故事想探究一個不發起戰爭的軍隊。戰爭於我而言是永恆的寫作主題。」當時的山崎豐子,已經不良於行,執筆亦感到困難,而她,仍在寫作。[9]

華航罷工相關的比較

華航機師罷工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已故日本作家山崎豐子的小說《不沉的太陽》,倒是提早20年為這齣看似荒謬實則嚴肅的戲碼,提出不同面向的反思。

於1995年出版,情節取材自1985年發生的大阪空難,罹難人數高達520人,史上第二慘,小說一出果然引起熱烈討論,2009年東寶公司改編成為電影,2016年同名日劇播映,同樣引起關注。不過故事著墨更多航空公司內部權力鬥爭,暗指空難只是冰山一角,人禍才是迫使這架超大飛機飛向未可知災難的主因。

劇情是描述某國營航空公司工會會長,極力向資方爭取員工權益,最後更以罷工影響首相返國班機為要脅,終於為勞方贏得甜蜜戰果,但卸任後卻被秋後算帳,外放至肯亞等鳥不生蛋的地方,全家跟著他外派受苦長達9年,但與他同期擔任工會幹部的副會長,反倒一路高升。 劇中透過空難,凸顯主角在面對受難者家屬時的將心比心,一如他為同仁爭取權益時的全心投入,他的想法是,這一切都是為了公司。然而副會長的一路腐化,其理由同樣是「為了公司」,回頭去看主角的疑問「公司到底是什麼?」就更耐人尋味了。

書名《不沉的太陽》寓意深遠,對於腐敗的國營企業,事情終會東窗事發,但也可能被新的惡勢力取而代之;對於有理想有良知的人而言,權力也許永遠無法撼動,但不試著衝撞,改革之路永無希望。

華航機師罷工也許不能跟日本對比,但此間的太陽何時西下?又能帶給大眾何種啟發?

視頻

日本《白色巨塔》作家 山崎豐子辭世

參考來源

  1. 陳芷慧,見工面試要識山崎豐子 蘋果日報,2013年10月09日。
  2. 一流人,山崎豐子小說長鳴警世鐘 遠見,2018-04-27。
  3. 劉黎兒,山崎豐子 寫出時代,寫出人性 天下雜誌,469期,2011-04-29。
  4. 米果,那些為事件發聲的日本社會派小說家之山崎豐子,報導者,2015.12.25。
  5. 莫忘來時路/9月29日-山崎豐子的記者魂,中國時報,2014年09月29日。
  6. 米果,【米果|日本小說教我的事】小說作家也可以過普通生活啊!,博客來OKAPI閱讀誌,2011-06-15。
  7. 日劇大熱門 木村、唐澤都演過,中國時報,2013年10月01日。
  8. 米果,那些為事件發聲的日本社會派小說家之山崎豐子 報導者 2015.12.25。
  9. 山崎豐子逝世 生命最後一刻 仍在寫作,文匯報 2013-10-0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