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堂紀實·莓苔牆下斑讕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山堂紀實·莓苔牆下斑讕長》是南宋詩人張鎡的作品之一。
張磁(1153-1235),初字時可,因慕郭祥正,後改字功父(一作功甫),號為約齋。家本成紀(今甘肅天水),後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張磁是南宋名將張俊曾孫,著名詞人張炎[1]曾祖,一生歷經高宗、孝宗、光宗、寧宗、理宗五朝,曾官任直秘閣、臨安通判、太府寺丞、司農寺丞等職,後因謀誅韓倪胄,復忤史彌遠而被貶象州,終卒於貶所。張磁著作頗豐,現存《仕學規範》四十卷,《南湖集》十卷,《玉照堂詞》一卷,《玉照堂梅品》一卷,《四並集》(又稱《賞心樂事》)一卷《桂隱百課》一卷等。
“ |
莓苔牆下斑讕長,煙霏谷口依稀上。 晨輝逕奔烏聲來,夕影屢逢蟾魄晁。 杖拖瘦路鳴敲鏗,天台廬阜着腳行。 中林穩置盤陀石,並坐不與孤雲爭。 疎紅疊翠如先有,霜藤蔓緣驚蛇走。 枝枝葉葉巧相攙,歲寒俱是論心友。 庵前台上晴最嘉,數杯薄酒聊隨茶。 客來勸主主勸客,醉倒冠履從欹斜。 且道如今夸其處,見成不是虛排句。 堂前新展假山詩,約齋老子堂中住。 |
” |
— [宋]張鎡 |
藝術風格
作為南宋中興詩壇的後進詩人,張磁勤於筆耕,好學善思,形成了自己的詩學主張。同時,他積極組織詩社活動,與當時的大家名流宴飲酬唱,留下許多佳話。張鎡曾在臨安南湖之畔購得百畝荒圃,另建新園。南湖又稱白洋池,南宋時有「賽西湖」的美名,當時水面十分廣闊,周回達數十里,搬進南湖別墅後,張鎡又不惜花費近十五年的的悠悠歲月,用來完善整個園區的景點,最終構築起東寺、西宅、南湖、北園的完美格局。「東寺為報上嚴先(即報君尊祖)之地」,是張鎡捐出東宅所建的佛寺,俗稱「張家寺」。「西宅為安身攜幼之所,南湖則管領風月;北園則娛宴賓親」,張鎡還把園林中的堂館橋池分別命以雅名,每處景點賦以小詩,共集詩數百首,由此可見園中景點之多、規模之巨。
南湖是張鎡結交詩友的重要根據地。張鎡《又呈坐客》詩所云: 「天假南湖一段奇,賓朋胥會只論詩......從來邂逅宜真率,花下杯傳卻莫遲。」張鎡坐鎮南湖,以詩會友,楊萬里、陸游、姜夔等詩壇名家,均是張鎡的座上常客,尤袤、范成大、周必大[2]、辛棄疾、陳亮、葉適、史浩等當世名流也應在這裡飲酒開懷,即興賦詩。這種情況,對於推動南宋中興詩人之間的廣泛交流,促進他們的詩歌創作與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 而張鎡也因此在中興詩壇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
諸如此類的詩學活動,對南宋中興詩壇起到了積極的影響。張鎡作詩取法古人,又致力參悟」活法」,他的詩歌形成了清新平淡、豪邁曠達、蕭散諧趣的藝術風格。
視頻
山堂紀實·莓苔牆下斑讕長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張炎的二十八首詞,值得品讀!,個人圖書館,2020-07-08
- ↑ 周必大簡介,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