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里卡计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尤里卡计划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一个科技名词术语。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1]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2],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词解释
尤里卡计划开始于1985年,其计划的初衷与当时的冷战思维模式和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尤里卡计划的目标和定位十分清楚,就是通过促进欧洲工业界之间的联合以及它们与市场、高技术和风险资金的结合来提高欧洲工业的生产率和竞争能力。其指导思想可归纳为四点:第一,工业的进步必须依靠高技术,而高技术只有通过研究与开发(R&D)获得;第二,必须强调技术开发的市场驱动作用,使R&D有明确的目标;第三,全球经济发展的竞争性愈来愈强烈,科技开发的费用也愈来愈高涨,欧洲企业必须集中自身的财力资源,避免内部竞争,才能保证这种全球竞争的需要;第四,欧洲的企业有能力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但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欧洲的企业存在着语言障碍和文化、法律方面的差异,必须帮助欧洲工业界克服这些障碍和差异从而保持欧洲在世界级水平上的竞争力。
按照这样的指导方针,尤里卡计划提出了具体执行的五条原则:提高欧洲的竞争力;促进市场驱动机制下的合作项目;加强泛欧洲的工业界、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大联合;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产生适合民用的具有创新性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服务。
尤里卡计划自1985年执行以来,得到了欧洲各国的广泛参与和重视,目前共有25个国家和欧盟(作为独立的机构)为尤里卡计划的正式成员,此外还有一批非成员国家参加尤里卡计划。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1998年,尤里卡计划共执行1335个项目。其中654个已经结束的项目的总投入为115.29亿欧元。在研项目681个,总投入为53.37亿欧元,这些在研项目涉及2000多个企业(其中1200多家是中小企业)、500多个研究所和350多所大学。
什么是尤里卡计划
20世纪80年代,面对美国、日本日益激烈的竞争,西欧国家制定了一项在尖端科学领域内开展联合研究与开发的计划,即“尤里卡计划”。它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欧洲企业的国家竞争能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尤里卡(EURECA)是“欧洲研究协调机构”(EuropeanResearchCoordinationAgency)的英文缩写。
“尤里卡”原是古希腊语,意思是:“好啊!有办法啦!”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有一次在浴盆里洗澡,突然来了灵感,发现了他久未解决的计算浮力问题的办法,因而惊喜地叫了一声“尤里卡”,从此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尤里卡计划是西欧在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的情况下“自我觉醒”的产物。
尤里卡计划创立于1985年,是一个欧洲工业研究与开发的网络组织,现时有34个正式成员(33个欧洲国家及欧洲联盟)。其宗旨是集中科技研发机构的技术和经济力量,通过促进“市场导向”性的技术研发合作,应用先进的技术及提供有成本效益的产品、加工方法和服务等途径,最终达到增强全球的竞争性和创建更好的生活素质的目的。
“尤里卡宪章”规定:尤里卡计划是民用性质的;它的研究项目由企业和科研单位自下而上地提出,由有关国家决定;每个研究项目必须有两个以上不同国别的企业参加;资金来自国家基金的部分最多不得超过50%,其余由企业界提供,等等。
“尤里卡”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它最显著的有点是,它不是一个确立了项目的研究计划,而是一个供欧洲合作的“开放框架”,实行“自下而上”的原则,由基层参加单位自立地选题和确立合作伙伴、合作范围及合作方式。上面只有一个常设秘书处和各国的对口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它把企业和科研机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基础研究与市场脱节的难题。
根据尤里卡2000/2001年报,正在开展的项目有703项,合作投资近22亿欧元,参与项目合作的企业、科研单位和政府机构共有3007家。
什么是“尤里卡计划[会合]亚洲”
澳门,与香港、广州和深圳构成了华南经济最活跃的三角地带,肩负了东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交流的历史重任。为此,葡萄牙在1998年担任尤里卡主席团期间,积极提倡和推动,并在中国科技部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参与下,选择在澳门举办了第一届“尤里卡[会合]亚洲”活动。根据中、葡两国科学技术部在此届活动中签署的联合声明,今后每两年在澳门举办一次此项活动,目的是更多更好地促进尤里卡计划成员与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提高科技的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 ↑ 中国专门创制文字的民族:千人从辽东迁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见证殷商历史 走进中国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