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七鳃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尖吻七鳃鲨(学名:Heptranchias perlo)是六鳃鲨科、七鳃鲨属的一种鲨鱼。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稍侧扁。头稍平扁;尾基上下方无凹洼。吻中长,前缘尖突。眼大,长椭圆形,无瞬膜。鼻孔小,近于吻端。口裂宽,深弧形;上下唇褶不发达。颌齿侧齿而尖锐;上颌无正中齿,每侧9-10个,每齿均具一细长钩状齿头,具小齿头1-3,愈往后侧具较多小齿头;下颌正中具一齿,中央齿头大,侧齿头细小,每侧5齿,长方形,内外侧具1-5小齿头。喷水孔细小,位于眼后缘上方。鳃孔7个。背鳍一个,小而后位,起点与腹鳍后缘相对,后缘凹入,上角钝圆,下角延长尖突;胸鳍宽大,镰刀状,后缘凹入,外角钝尖,内角钝圆;尾鳍狭长,尾椎轴低平,上叶不发达,下叶前部具显著三角形突出,中、后部间具缺刻。体背侧暗褐色;吻腹侧及腹部淡色;各鳍灰褐色;背鳍上部及尾鳍末端灰黑色。
栖息于大陆棚或岛屿棚斜坡外缘的近、外海底栖大型鲨类,一般栖息深度在100-400米附近,但最深可达1000米,偶被捕获于水表层。主要以其它小型鲛类、小型硬骨鱼类、甲壳类及乌贼等为食。卵胎生,一胎可产下9-20尾幼鲨。广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和温带沿岸海域。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和台湾近海、南海。[1]
动物学史
尖吻七鳃鲨最初由Bonnaterre于1788年描述并命名为Heptranchias perlo。属名Heptranchias是源自希腊文“heptra”(意思是七臂)和“agchein”(意思油门)。在过去的科学文献用来指代这一物种的同义词包括Heptranchias cinereus Gmelin 1789、Squalus cinereus Gmelin 1789、Notidanus cinereus Gmelin 1789、Heptrancus angio Costa 1857、Heptranchias angio Costa 1857、Notidanus cinereus aetatis Bellotti 1878、Notidanus cinereus pristiurus Bellotti 1878、Heptranchias deani Jordan & Starks 1901、Heptranchias dakini Whitley 1931。
形态特征
刚产仔鲨长26厘米。最长约137厘米,雄成鱼长约85厘米,雌成鱼长89-93厘米。体延长,前部亚圆筒形,后部稍侧扁。头稍平扁,头长约为全长的1/5。尾稍侧扁,尾长大于头和躯干长,尾基上下方无凹洼。吻中长,前缘尖突,口前吻长约为头长的1/4,鼻孔外缘至吻端距略大于鼻孔内缘间距的1/2。眼长椭圆形,眼径约为头长的1/4,距吻端比距第一鳃孔为近,其前缘稍后于口前缘,无瞬膜,眼间隔颇宽。鼻孔小,下侧位,距吻端比距口为近,鼻孔内缘至吻端距与至口前缘距约相等,前鼻瓣后缘扩大呈宽三角形,卷曲,后鼻瓣边缘波曲。鼻间隔宽,约为鼻孔长的3倍。口宽大,前部钝尖,两侧几直行,长稍大于宽,口闭时上下颌紧合,不露齿;上下颌唇褶不甚发达,仅限于上唇口隅处,褶沟向后伸达第一鳃孔之半程。齿侧扁,上下颌齿异型;上颌无正中齿,每侧9-10齿,每齿具一细长钩状齿头,第四至第六齿基底前、后方具一小齿头,第七至第九齿基底前方具2小齿头,后方具一小齿头,第十齿具3齿头;下颌正中具一齿,中央齿头大,侧齿头细小,1-2个;每侧5齿,长方形,第二或第三齿头最大,内侧具1-2小齿头,外侧具3-5小齿头。喷水孔小,上侧位,在眼的水平线稍上方,距第一鳃孔比距眼为近。鳃孔每侧7个,宽大,下部伸达腹面,向后递小,第六鳃孔几与眼径等长,最后1个位于胸鳍基底前方。盾鳞具3棘突,3纵嵴。
背鳍1个,小而后位,起点几与腹鳍基底后端相对,垂直高约为基底长的2/3,前缘圆凸,后缘凹入,上角钝圆,下角尖突。尾鳍狭长,全长约为尾鳍长的3倍,尾椎轴低平,上叶不发达,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而延长,后部微突,中部与后部间具一缺刻,尾端钝尖。臀鳍稍小于背鳍,基底长约为后者的7/10-9/10,后缘几乎直,外角圆钝,里角尖突,起点几与背鳍基底后端相对。腹鳍稍大于背鳍,后缘近平直,外角圆钝,里角尖突。胸鳍较大,前缘微凸,后缘凹入,外角和里角钝尖,前缘长约为宽的1.3倍。
背面和上侧面暗褐色,下侧面和腹面淡色,各鳍灰褐色,背鳍上部和尾端灰黑色。
近种区别
尖吻七鳃鲨可能与扁头哈那鲨(Notorynchus cepedianus)混淆。扁头哈那鲨的眼睛较小,鼻子宽而圆,与之相比,尖吻七鳃鲨的眼睛窄而尖。扁头哈那鲨在整个身体上有黑点,而尖吻七鳃鲨没有黑点。
生活习性
栖息于大陆棚或岛屿棚斜坡外缘的近、外海底栖大型鲨类,一般栖息深度在27-270米附近,但最深可达1000米,偶被捕获于水表层。虽然刚鲨鱼体型很小,但它是一种贪婪的食肉动物。主要以其它小型鲛类、小型硬骨鱼类(如鳕鱼、小鲨鱼和鳐鱼)、甲壳类(如虾、螃蟹、龙虾)及乌贼等为食。夜间进食和活动增加。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广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和温带沿岸海域。在西大西洋,在西大西洋,这种鲨鱼分布在北卡罗来纳州(美国)和墨西哥湾北部到古巴,委内瑞拉南部到阿根廷。在东大西洋,从摩洛哥到纳米比亚,包括地中海。在印度洋西南部、阿尔达布拉岛、莫桑比克南部和南非附近海域也有分布。太平洋分布于日本、中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智利北部沿海。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和台湾近海、南海。
国家地区:阿尔及利亚、安哥拉、阿根廷、澳大利亚、贝宁、巴西、喀麦隆、智利、中国、刚果、科特迪瓦、埃及、赤道几内亚、法国、加蓬、冈比亚、加纳、希腊、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利比里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金塔纳罗奥州、尤卡坦州、塔巴斯科州、坎佩切州、塔毛利帕斯州)、摩洛哥、莫桑比克、新西兰、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舌尔(亚达伯拉)、塞拉利昂、南非、西班牙、多哥、突尼斯、土耳其、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德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阿拉巴马州)、西撒哈拉。
繁殖方式
卵胎生,每产9-20仔。每只新生幼崽长约0.25米。全年都在繁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3年 ver 3.1)——近危(NT)。
视频
尖吻七鳃鲨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首次拍摄到最罕见的鲨鱼物种之一:尖吻七鳃鲨, 网易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