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寂寞(郑敏诗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作品原文

  作者:郑敏

  这一棵矮小的棕榈树,

  他是成年的都站在

  这儿,我的门前吗?

  我仿佛自一场闹宴上回来

  当黄昏的天光

  照着他独个站在

  泥地和青苔的绿光里。

  我突然跌回世界,

  他的心的顶深处,

  在这儿,我觉得

  他静静的围在我的四周

  像一个下沉着的池塘

  我的眼睛,

  好像在淡夜里睁开,

  看见一切在他们

  最秘密的情形里

  我的耳朵,

  好像突然醒来,

  听见黄昏时一切

  东西在申说着

  我是单独的对着世界。

  我是寂寞的。

  当白日将没于黑暗,

  我坐在屋门口,

  在屋外的半天上

  这时飞翔着那

  在消灭着的笑声,

  在远处有

  河边的散步

  和看见了:

  那啄着水的胸膛的燕子,

  刚刚覆着河水的

  早春的大树。


  我想起海里有两块岩石,

  有人说它们是不寂寞的;

  同晒着太阳,

  同激起白沫

  同守着海上的寂静,

  但是对于我它们

  只不过是种在庭院里

  不能行走的两棵大树,

  纵使手臂搭着手臂,

  头发缠着头发;

  只不过是一扇玻璃窗

  上的两个格子,

  永远的站在自己的位子上。

  呵,人们是何等的

  渴望着一个混合的生命,

  假设这个肉体内有那个肉体,

  这个灵魂内有那个灵魂。


  世界上有哪一个梦

  是有人伴着我们做的呢?

  我们同爬上带雪的高山,

  我们同行在缓缓的河上,

  但是 能把别人

  他的朋友,甚至爱人,

  那用誓言和他锁在一起的人

  装在他的身躯里,

  伴着他同

  听那生命吩咐给他一人的话,

  看那生命显示给他一人的颜容,

  感着他的心所感觉的

  恐怖、痛苦、憧憬和快乐吗?

  在我的心里有许多

  星光和影子,

  这是任何人都看不见的,

  当我和我的爱人散步的时候,

  我看见许多魔鬼和神使,

  我嗅见了最早的春天的气息,

  我看见一块飞来的雨云;

  这一刻我听见黄莺的喜悦,

  这一刻我听见报雨的斑鸠;

  但是因为人们各自

  生活着自己的生命,

  他们永远使我想起

  一块块的岩石,

  一棵棵的大树,

  一个不能参与的梦。


  为什么我常常希望

  贴在一棵大树上如一枝软藤?

  为什么我常常觉得

  被推入一群陌生的人里?

  我常常祈求道:

  来吧,我们联合在一起

  不是去游玩

  不是去工作

  我是说你也看见吗

  在我心里那将要来到的一场大雨!

  当寂寞挨近我,

  世界无情而鲁莽的

  直走入我的胸里,

  我只有默望着那丰满的柏树,

  想他会开开他那浑圆的身体,

  完满的世界,

  让我走进去躲躲吗?

  但是,有一天当我正感觉

  "寂寞"它啮我的心像一条蛇

  忽然,我悟道:

  我是和一个

  最忠实的伴侣在一起,

  整个世界都转过他们的脸去,

  整个人类都听不见我的招呼,

  它却永远紧贴在我的心边,

  它让我自一个安静的光线里

  看见世界的每一部分,

  它让我有一双在空中的眼睛,

  看见这个坐在屋里的我:

  他的情感,和他的思想。

  当我是一个玩玩具的孩童,

  当我是一个恋爱着的青年,

  我永远是寂寞的;

  我们同走了许多路

  直到最后看见

  "死"在黄昏的微光里

  穿着他的长衣裳

  将你那可笑的盼望的眼光

  自树木和岩石上取回来罢,

  它们都是聋哑而不通信息的,

  我想起有人自火的痛苦里

  求得"虔诚"的最后的安息,

  我也将在"寂寞"的咬啮里

  寻得"生命"最严肃的意义,

  因为它人们才无论

  在冬季风雪的狂暴里,

  在发怒的波浪上,

  都不息的挣扎着

  来吧,我的眼泪,

  和我的痛苦的心,

  我欢喜知道他在那儿

  撕裂,压挤我的心,

  我把人类一切渺小,可笑,猥琐

  的情绪都抛入他的无边里,


  然后看见:

  生命原来是一条滚滚的河流。

作者简介

郑敏(1920年-),福建闽侯人,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诗人。[1]

她是“九叶”诗派中一位重要女诗人,代表作有《心象》《寻觅集》《诗与哲学是近邻》等,曾获得“百年新诗贡献奖——创作成就奖”“玉润四会-首届女性诗歌奖”终身成就奖。[2]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60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至今。1949年出版《诗集:1942--1947》,成为“九叶”诗派中一位重要女诗人。

郑敏是在冯至的引领下与哲学也与里尔克的诗结下一生的情缘。她嗜读里尔克的诗,特别是对里尔克的名作《豹》更是情有独钟。她与里尔克一样,总是从日常事物引发对宇宙与生命的思索,并将其凝定于静态而又灵动的意境里。

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是一幅静物写生,而在雕塑般的意象中凝结着诗人澄明的智慧与静默的哲思,建国前写的《金黄的稻束》就是这样的作品。[3]

2017年8月15日,由全国诗歌报刊网络联盟、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青海宝玉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宝玉陈杯·百年新诗贡献奖”在京揭晓,郑敏获得“百年新诗贡献奖——创作成就奖”。

2018年12月19日,郑敏获得”玉润四会-首届女性诗歌奖“终身成就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