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寂寞与喧嚣(外一篇)(史良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寂寞与喧嚣(外一篇)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寂寞与喧嚣(外一篇)》中国当代作家史良高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寂寞与喧嚣(外一篇)

几年前的清明节前夕,北京清华园曾经举行了一场纪念海子的诗会。此前,主办方曾向各地征选纪念海子的诗文,一位正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访问的学者给主办方专门来信,信中写道:“海子具有神所爱的气质,他道出了永恒的春天,永恒的高贵。”对于诗人,这个评价应该是很高的了。他的好朋友西川在一篇名为《怀念》的文章里也说:“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

自从海子死后,他的诗走进了文学殿堂,有人想把海子的诗拍成电视片,在一些城市海子的粉丝们在广场或朗诵会上集体朗诵海子的诗。有人还倡议设立中国诗人节,时间就定在海子自杀的3月26日......每年海子的忌日或是清明节前后,全国各地的诗人、诗歌爱好者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纪念海子,有的还不顾舟车劳顿,专程远赴安徽怀宁县高河镇一个叫查湾的村子,去海子的墓地祭奠他。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年轻的诗人,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受到这样的敬仰与尊重,这在中国诗歌史上似乎是绝无仅有。

然而,海子生前并不被世人理解和重视。海子不是作家协会会员,不是诗歌学会会员,连区县级都不是。在主流刊物上不能发表诗作,他只能把自己的诗打印了,寄给全国各地的文朋诗友。曾经发表过的区区几首短诗,也只是在他的好友骆一禾担任编辑的《十月》和内蒙古的《草原》等寥寥几家杂志。据说,发表在《草原》杂志上的诗,还是他的女友推荐,因为,女友的表哥担任那家杂志的编辑。他非常想挤进北京的诗歌圈子,但在一些诗人聚会的场合,除了骆一禾,没有一个人理睬这位“痛苦的诗人”。不理睬也就罢了,有人甚至讽刺他的诗“犯了一个时代性的错误。”“人类只有一个但丁就够了!”在北京诗歌圈里没有得到承认的海子,就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去天府之国寻找知音,不料,却遭到四川诗人劈头盖脸地批评。海子生前活得特别孤独、寂寞,这种难以言说的精神孤独往往靠酒精来稀释。他喝得最厉害的一次,是一个贵州诗人去昌平看他,每个人喝了一斤半以上的白酒,倒在地上第二天才起来。有人说他很像卡夫卡笔下饥饿的艺术家:常常独自一人行走在昌平的街道上,嘴里嚼着西红柿或大葱,透过近视镜片茫然地观察着市井万象,头脑中却在冷静地思考着人类乃至所有生命存在的意义。可就是这样的“艺术家”,有一次走进一家饭馆,对饭馆的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能不能给我酒喝?”老板一口回绝:“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什么诗!”老板视他为疯子。海子走了,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静静地走了。那年,他25岁。他用自己25岁的生命完成了最后的伟大诗篇。

海子死后,纪念海子的文章铺天盖地,有的无端揣测假如海子复活,那么现在该如何如何?有的说海子不应该选择卧轨,应与现实抗争。而更多的文章是歌功颂德,涂脂抹粉,把死后的海子供成了诗坛的一尊“释迦牟尼”。

海子是一个天才的诗人,这已经成为共识;那么,当一个天才活着的时候与我们擦肩而过,我们为什么不将他紧紧拥抱?海子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家园的人,他的诗,充满了对日常生活与整个世界的热爱与眷恋:“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拥有一栋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对于这样的性情中人,我们的社会为什么就不伸出援手,多给予一点温暖?为什么一定要等诗人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尽管他在遗书中写道:“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清明又要到了,各地的文学社团、诗人又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纪念海子,祭奠这位精神、纯真、自由的偶像。不知海子泉下有知,该是如何感受?

海子终于没有走出死后出名的怪圈。海子生前是寂寞的,寂寞得连一首诗都难以发表;海子的死后是喧嚣的,喧嚣得连坐在课堂上的中学生、大学生都要视他的诗作为必读教材。这种巨大的反差是文坛的幸事呢,还是文坛的悲哀?我常常在想,让那个农民的儿子,那个在麦地上成长起来的诗人,那个被大家奉若神明的人,活在今天,该有多好!

想起屈原

想起屈原,并不一定要在端午

想起屈原自然就想起几年前的那则沸沸扬扬新闻。那则新闻的大致内容是:南京某中学全班30多人只有3人知道屈原,A同学说,屈原是位歌手,他唱过歌曲《离骚》;B同学说是个医生,大家都叫他大夫;C同学说是个厨师,粽子就是他发明的。

读罢那则新闻,当时心情非常沉重莘莘学子竟然不知道屈原!

次年端午,有地方媒体曾就“谁是屈原”采访路人,一人回答,是不是划龙舟得奖的那个小伙?一中年妇女说,知道,是那个落榜考生,因为经受不住压力,投河自尽了。

看后,也就见怪不怪。

[1]

作者简介

史良高,安徽安庆人,现居重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