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家国同梦-两代人的天安门情缘(杜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家国同梦-两代人的天安门情缘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家国同梦-两代人的天安门情缘》中国当代作家杜京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家国同梦-两代人的天安门情缘

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我是在部队的“八一”学校上的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是一位姓丁的女老师,大眼睛白皮肤,长得挺好看,丁老师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翻开语文课本,第一课就是:北京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五张照片清晰的印在课本上,从此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灵里。

天安门,在亿万人们心中神圣高大、雄伟壮丽,天安门是祖国的心脏团结的象征,天安门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想去一次天安门,多少人为自己能在天安门前留个影而引以为骄傲和自豪

(一)

从我的名字里,大概就能猜出我与首都北京的不解之缘——说出来您也许不相信,我没出生时还在母亲腹中,就已经在天安门前留过影了,随母亲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还见过毛主席呢……这个故事要从我的父亲母亲说起。

我和弟弟有幸出生在一个父母都是军人的“双军人家庭”。从出生之日起,我生在军营长在军营,父母一生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和繁荣富强,为了保卫祖国建设边疆,辗转南北,历经艰辛。几十年来我和弟弟也随着父母多次调防“转战南北”,从城市到边疆,从县城到村庄,军营就是我们的家。父母的军旅生涯,人生轨迹,伴随我们成长,给我们阳光雨露。

我父母亲所在的部队被誉为“中国第一王牌军”。这支由徐向前元帅亲自创建,陈赓大将“壮大”、指挥的英雄部队,是全军中最擅长山地、高原、热带丛林作战的全机械化部队,也是在全军序列中参战任务最多、屡建战功的部队,以“硬、狠、猛、快、韧”的战斗作风,在全军素有“山中猛虎”之称。该军前身是红军时期(参与黄麻起义)在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的第73师,参加了号称红军“空前大捷”的苏家埠战役,打掉了敌指挥部,活捉了敌总指挥厉式鼎。红73师到川陕苏区后,扩编为红31军93师(即今37师109团,该团是我军红军团中红军建制保留最完整的一个团),先后参加了夺取漫川关,夜袭青龙观,强渡金沙江,攻克剑门关、血战百丈关等战役战斗,战功卓著。

抗日战争中红31军93师编为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参加了开创太岳敌后根据地和长生口、神头岭、香城固、百团大战、豫北等战役战斗,取得了歼敌2.5万人的骄人战绩,被日军视为劲敌,以至于日军在扫荡的装甲车上特意写下了“专打386旅”的标语。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甚至称:“386旅是中国战斗力最强的精锐部队”。

解放战争中,太岳兵团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下辖10旅(原386旅)、第13旅,跟随陈赓兵团南征北战,一直担负战略机动任务,是挺进中原的三大主力之一。在临浮战役中,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全歼号称“天下第一旅”的国军整编第一旅,活捉中将旅长黄正诚。随之南渡黄河,逐鹿中原,在洛阳战役中生俘敌“邱行湘”。血战淮海,力挫新五军,围攻黄维兵团,仗仗艰苦,在惨烈的战斗中10旅28团(即红军团)伤亡率竟达90%,如此血拼,全军罕见。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八一之际,我回到父母原来的老部队,重温历史,在陈列馆里这样记录:

精锐劲旅赴太行,敌后巧施游击战。

痛歼倭寇卫疆土,三八六旅军威扬。

挺进中原当主力,临浮歼敌王牌旅。

三战三捷势破竹,四纵勇猛扫残敌。

淮海亮剑封敌喉,渡江剩勇追穷寇。

攻占南昌逼两广,滇南活捉汤敌酋。

驻守云南建边疆,威慑印越防藏乱。

抗法援越敌丧胆,剿灭窜匪凯旋还。

父母所在的部队,战争年代转战南北,战功显赫,和平年代镇守边疆,功绩卓越,在这支英雄部队里,我的父母和许多战友一样,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人民,艰苦难忘的战斗岁月,成为他们一生中最自豪最珍贵的记忆。

(二)

母亲出生书香门第,是家中的独女。外公周凤翔上世纪二十年代毕业于厦门大学,在私塾任教。母亲受革命思想影响,解放初期,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加入了抗美援朝的队伍,瘦弱的肩膀挑起的却是千斤重担。作为一名白衣战士,母亲每天的工作就是为伤病员打针、送药、挑水、做饭、洗衣,样样脏活累活抢着干。她是个能吃苦而且吃了苦从不叫苦的人,由于表现出色,母亲入伍3个月就入了党。母亲冒着生命危险,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无数次抢救生命垂危的伤员。

一次,有位重病伤员突然窒息,生命垂危。母亲不顾危险,在当时没有呼吸机的情况下,她就口对口为病人做人工呼吸,终于把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病人转危为安,而她自己却受到感染,直到有一天母亲因剧烈疼痛难忍而晕倒……母亲这才“听组织的话”,住进医院接受治疗。母亲患病后,先后做过大小手术7次,饱受病痛折磨,每当提起这事,母亲总是乐观地说,我受点痛苦没关系,只要能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就算我付出生命也值得。

母亲年轻时,所在的铁道兵部队总部就在北京,但革命军人四海为家,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铁道兵医院随着铁道兵修铁路走南闯北,多年后,母亲才随父亲部队调到地处云南边疆的野战医院工作,当时环境艰苦,没电没水,喝水要靠人一桶一桶去挑。母亲担任野战医院的护士长,每天提着小马灯去查房,遇上为病人做手术时,就点着煤油灯、打着手电筒为患者进行手术。那时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母亲却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以苦为乐,为国奉献。

后来,母亲随父亲调往地处边境的陆军野战部队,担任师里的军医。在整个陆军野战师里,母亲是全师唯一的一位女军人。她每天起早贪黑,除了做好医务工作,还要和男同志一样,参加出操训练、射击考核,全副武装泅渡红河,带领全排男兵种地、养猪、插水稻。逢年过节要到炊事班下厨帮忙,为伤病员排演节目、举行联欢活动。平时积极组织学习,出黑板报,还要带领医护人员下部队为官兵看病巡诊,走村串寨为当地百姓送医送药。

有这样一首歌唱母亲的歌当时在部队传唱:“英雄模范周世珍,工作积极事事带头干,觉悟高,思想红,她是伤病员的保姆和靠山。人民的英雄,戴上这朵大红花,这是咱们的光荣,光荣属于咱们的功臣模范周世珍。立大功,立大功,功臣好比火车头。火车头是先锋,千万群众去开动。一朵红花鲜又红,红花要有绿叶配,谁要努力跑上前,红花挂在谁胸前。谁是模范当英雄,红花挂在谁胸前。人民战士立功劳,立功最光荣,红花献给周世珍,红花挂在她胸前……”

母亲常说,医生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用心在温暖别人。母亲的军旅生活是艰苦的,而她的人生是充实的。从“微笑的护士”到“周医生妈妈”;从党支部书记到集训大队长;从护士、护士长到医生、主任,无论她在什么岗位,都恪守白衣天使的职责——救死扶伤;无论调到哪个部队,都牢记人民军队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她多年默默无闻的付出赢得了官兵们的敬重和组织上的表彰,年仅21岁就成了全军区的“红人”,年纪轻轻立功受奖无数。以她名字命名的“周世珍模范医护小组”荣立军区集体三等功,并受到全军通报表彰。金秋十月,母亲光荣出席了全军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并荣获一等功,随“全军先进英雄模范事迹报告团”巡回在全国作报告。最令她难忘的是,那一年,作为全军唯一的女军人英模代表,母亲应邀参加国庆观礼活动,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云、罗荣桓、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照片上,站在毛主席身后右边第二排第四位的就是我的母亲——当时已经怀有身孕,腹中怀着的这个幸福的孩子就是后来的我。翌年夏天我出生后,父母亲为我取了一个有意义的名字:杜京。而这张非常珍贵的大合影,母亲留下的这张非常珍贵的照片,也算是我们家两代人在天安门留下的第一张照片。至今86岁的母亲依然把这张照片珍藏在家中……

(三)

我们家有个多年的习惯,每逢周末,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家里一定要开家庭会,让我和弟弟各自想一想本周哪些方面做得好,还存在哪些缺点,用父母的话来说,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自我总结,不断进步。记得,在我10岁的那个冬天,一个周末的晚上,当开完家庭会后,父亲郑重“宣布”:我和你妈妈商量后决定,要带你们回一趟老家。我和弟弟一听,高兴得蹦了起来,“哦,我们要回老家喽”。

我的父亲是一位戎马生涯半个多世纪,身经百战,驰骋疆场的一位老军人。他出生在晋东南太行山区一个穷苦人家,家中弟兄五个,父亲排行老二,直到家里出了八路军,父亲从此才渐渐明白了一个“理”:共产党为咱穷人打天下,跟着共产党走,誓死不回头。父亲的大哥杜耀林十几岁就参加革命,任八路军武工队队长,后为解放军的排长,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经历了枪林弹雨,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父亲的三舅李启发很早就参加了革命斗争。在山西抗日决死队出生入死,抗日杀敌。一天清晨,父亲和往常一样正在村口拾羊粪,只见一位威武的八路军骑着大马“咯噔咯噔”从远处而来。当这位八路军走近他跳下马时,父亲一看,原来是三舅。三舅微笑着摸着父亲脑袋问:“小丑子(父亲的小名)有饭吃吗?”父亲摇摇头。此时,三舅斩钉截铁地对他说:“咱们走,跟上共产党,穷人有饭吃!”

就这样,父亲小小年纪就参加了革命。从抗日战场华北敌后,到晋冀鲁豫,逐鹿中原;从淮海战役渡江南下,到赣江东西粤桂边区;从解放两广挺进西南,到进军云南滇南歼匪。父亲在革命战争年代,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然而,走南闯北大半生,父亲却没有再回过老家山西。

父亲平时工作很忙,只要一有空就会给我和弟弟讲“老家”的故事。故事总是充盈着家乡的亲情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回忆。每当听到父亲提到老家,我会问他:“您想老家为什么不回去呢?”父亲回答说:“作为一名军人,要多想国家这个大家,参加革命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虽然我离开老家很久了,每天工作很忙,多少次想回老家也没能回去。任但无论身在他乡有多远,无论离开的时间有多长,咱老家的记忆会珍藏在心里。”

那个难忘的冬天,父亲终于抽出时间,要带我们回老家了,我们全家都沉浸在幸福的期待中。就在我们回老家之前父亲说,我离开老家快40年了,如今回到村里,乡亲们见了面,一定会问,你们去过天安门吗?所以要去天安门广场拍几张全家照,多洗出几张带回去给乡亲们。父亲说,在天安门前拍几张照片,以此表达我们对天安门的敬仰之情,更是对伟大祖国的赤诚之心。只要在北京,我们全家就要去长安街,去天安门广场,我和你妈妈都是军人,必须向着天安门城楼敬一个庄严的军礼。

就这样,父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先去王府井百货大楼,买了很多北京果脯和高粱饴,还备好了两袋大米白面,准备带回老家。为我买了一件蓝色“棉猴”,为弟弟买了件带毛领的蓝色长大衣,每人一双半高筒皮鞋。装扮整齐了,全家人冒着严寒来到天安门广场,在天安门前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拍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

这些珍贵的照片,成为我们家无价的珍藏。随后,我们全家高高兴兴地回到老家。谁能想到的是,父亲跟随着他的三舅,骑上大马参加革命队伍,离开亲人故土,这一别就是一生,这是父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回老家。40多年后的今天,每当看到全家在天安门前的合影,就会愈发思念亲爱的父亲。

(四)

转眼间到了1986年,我到报社工作,在文化生活部当了一名副刊编辑。从组稿约稿、采访写稿、画版清样,都是自己亲手干,做了6年的副刊编辑,这是我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经历。办副刊得到全面锻炼,让我的人生多了一份财富和收获。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调到时事政治新闻部当主任。从1996年起,每年都要跑“两会”,在天安门广场上进进出出,每当“两会”开幕之日,我都会在天安门前留个影做为记者生涯的纪念。

不过,起初一段时间,我心里还是对副刊有些不舍。一次在“两会”上巧遇新闻界老前辈、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与他交谈中,我流露出不愿意跑时政,喜欢办副刊的想法,他便开导我:用新闻记者的眼光去发现新闻,用作家的笔墨去书写文章,并即兴增我一首诗:“报坛春燕剪新波,飞入京华筑新窝。莫道长安居不易,昆明池水活鱼多。”

这首诗给我莫大的鼓励,使我明白了在新闻记者的岗位上,同样可以“妙笔生花”。新闻界老前辈的鞭策、父母的教育,都深深的影响着我、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我选择从事新闻记者这一职业,就是想用手中的笔写出一个充满爱意的世界。从爬格子生涯开始的那一天起,我就做着一个梦,这个梦时时诱惑、催促着我,使我不能有片刻的安宁与休闲;使我没有理由停下手中的笔。多年来,我总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到自己从事神圣事业中去。我将家庭给予我的熏陶,前辈对于我的鼓励,人民对于我的培养,时代赋予我的责任,都融入到我的工作中,融入我的血液与灵魂。圆梦的过程则使我的记者生涯因此而精彩,一路走来,收获满满。我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及国内外各类新闻奖项、获得“第八届冰心散文奖”。我拍摄的图片荣获中国摄影新闻奖,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档案馆永久收藏。我还荣获了波兰共和国授予的“杰出贡献勋章”。

记得,最后一次上“两会”,闭幕那天,我在微信朋友圈中发了这样一段文字:“时光总是在不言不语,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在春暖花开之际,迎来三月。草树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北京的春天格外美丽,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广场春风吹拂、红旗飘飘。每年的三月,聚焦‘两会’,带着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带着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步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跑‘两会’的记者,一跑就是二十多年的为数不多,而我却是其中之一。在我的眼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实在在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上,学有吃有穿,解决百姓关注的养老、就业、医疗保障问题……作为新闻记者,需要格外关注来自基层的声音,心思放在文章里,每一个字句,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对得起所从事的这份神圣的职业。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二十年弹指一挥间。那些记录着时光的流逝,祖国的变化的文章和照片,成为我记者生涯中永久的留念,再见‘两会’。衷心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我们的新闻队伍后生可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今,当我每一次开车路过天安门,依然心潮澎湃。雄伟壮丽的天安门,伴随着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跨过了70个峥嵘岁月。我们一家两代人的天安门情缘,讲述了父母的奋斗故事,我的成长经历,也见证着祖国的沧桑巨变——这真是家国同梦啊![1]

作者简介

杜京,祖籍山西,出身军人家庭。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新闻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