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宝黛的朋友圈(鞠红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宝黛的朋友圈
圖片來自创意悠悠花园

《宝黛的朋友圈》中国当代作家鞠红玲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宝黛的朋友圈

在众人心目中,林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薛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二人相较,宝钗容易相处深得人心朋友众多,黛玉多疑敏感不好相处朋友寥寥无几,实则不然。诸位看官,不要被书里的字面意思给误导,要深入现象看本质,才是《红楼梦》这部书的趣味所在。

宝钗确实在贾府中无人不赞,上下一团和气,连爱行小人之径的赵姨娘都感念宝钗的从不厚此薄彼。然而仔细品来,宝钗炽热交心的朋友不多。薛宝钗在贾府第一个拿下的朋友是史湘云。宝钗心思缜密,注意生活细节,了解到湘云自小儿没有爹娘寄人篱下的生活之苦。湘云心直口快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听见成立海棠诗社,便先邀一社,经宝钗提醒,才知自己鲁莽草率,没有做东道的钱。宝钗便挺身而出,替她出钱出力,还不让别人知道,脸面情分留给湘云,感动的湘云认为: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无妨碍。

史湘云和黛玉的交往却是另一种情形。史湘云羡慕林黛玉和贾宝玉能够天天一处玩,就直言埋怨宝玉不理她。林黛玉便俏语谑她咬舌子,“二”与“爱”不分,湘云回击她爱挑人短处,两人闹得不可开交,难分难解,过后二人仍旧睡在一张床上,亲密无间友好至极。湘云给宝玉梳头,打落他拈了胭脂要往口里送的手。这一切都发生在黛玉的屋里身边,可她并不在意,放在心上,因为她懂得湘云和宝玉之间是纯洁无暇的友谊。而黛玉却因为宝玉和宝钗一块儿走来看湘云,就醋意大发,二人吵得要死要活,因为她知道宝钗直冲金玉良缘而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谁也动不得,和贾宝玉的爱情就是林黛玉的软肋。宝钗明知二人痴心相恋,偏偏硬来插一杠子,既是不遵从内心情感做事,也是自讨没趣和痛苦。只要不破坏黛玉心底的命脉,她交友并不是一个斤斤计较,动不动就拈酸吃醋善妒的人,

黛玉怕史湘云和贾宝玉因金麒麟做出风流佳事来,到怡红院查看,恰好听到宝玉不避嫌疑表现出对自己的亲热厚密,就疑虑全消,连史湘云背后说她小性儿行动爱恼会辖制人,全然不放在心上,依然把史湘云作为最知心的朋友,可见黛玉是一个豁然大度的人。黛玉笑谑湘云“只恐石凉花睡去”,湘云反笑黛玉快乘着那自行船家去,别在这儿多话。二人争联诗词互不相让,彼此雅谑打趣玩闹,这样欢快有趣的场景,二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给尊卑有序、压抑陈腐的大观园里带来了爽朗的笑声和快乐的生活。

湘云和宝钗的交往,是予人恩惠、令人感激不已的敬重,二人有高下和主被动之分,湘云有宝钗这等宽容安慰倾囊相助的好心朋友,是遇到贵人相助。而湘云和黛玉的交往是互不相欠真实平等的相处,有黛玉这样一个可以肆意恣性无欲无求的朋友,对于生性豁达豪放直爽的湘云来说,未尝不是人生一大快意之事,足以忘却“襁褓之间父母违”的悲苦。

宝钗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丫鬟莺儿,有一份姐妹情谊,却常常以长姐为大的口气去训导教育她,让纯真憨玩的莺儿敬重她维护她之外,却没忘了尊卑有别。莺儿和贾环玩骰子,贾环耍赖,莺儿鸣不平,宝钗便教训莺儿:“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弄得莺儿满心委屈不敢则声。柳叶渚边,心灵手巧的莺儿挽金披翠编花篮子,被黛玉赞为新鲜别致,却惹恼了年近昏眊惟利是命的春燕娘。宝玉知道了,命春燕和她妈去给莺儿赔不是,没忘了嘱咐且不可当着宝姑娘面说,反叫莺儿受教导。宝玉多次受宝钗仕途经济学问的教导,也深知莺儿在宝钗手下要循规蹈矩的教导声不绝于耳。这样一个中规中矩喋喋不休的大姐姐,即便是再好,总让人敬畏几分退避三舍,哪能轻松自在随意任性地言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是人的本性,和宝钗相处,总是少了那么一点点儿的自在。

黛玉的丫鬟紫鹃曾发自肺腑地对宝玉说,黛玉和她极好,一时一刻两个也离不开。黛玉和紫鹃情头手足平等相待,毫无尊卑之分。黛玉在张道士给宝玉说亲后,又因“金玉相对”之说,和宝玉大吵大闹之后,日夜烦闷紫鹃便批评黛玉太浮躁,宝玉有三分不是她却有七分。黛玉知她说得有理,便默然接受。黛玉赌气不给贾宝玉开门,紫鹃说这又是姑娘的不是,径直去开门,并不遵循黛玉的话。“慧紫鹃情辞试宝玉”,紫鹃劝黛玉趁老太太明白硬朗之时,作定了大事要紧。黛玉深感紫鹃之言,懂她之意,二人竟是真心为好心无隔阂的姊妹,压根儿没有主子奴才之分。

宝钗交友很会惠及他人,出手也很阔绰。帮湘云一次请客,就花了二十多两银子,是刘姥姥一家一年的生活费。宝钗知岫烟春寒中就把棉衣当了,忙给她赎回来,还把她今后的生活一应用度全包了。宝钗送黛玉上等燕窝每日熬粥,滋阴补气治疗嗽疾,黛玉感激不尽。宝钗一掷千金的交友,的确获得了众位朋友的感激涕零,给她增大了许多朋友圈的范围。

黛玉说酒令时,情急之中用上了《西厢记》中的句子,宝钗诚心实意地劝说她看杂书不好,推心置腹地对宝钗说出自己以为她心里藏奸,错误至今。情敌二人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并且义结金兰。其实黛玉曾经的疑虑是正确的。薛宝钗一来便带着一个明晃晃的金玉良缘的传说而来,直逼黛玉视为生命的木石前盟,叫她心里怎能不忧虑。薛宝钗在遇到有损于自己的事情上,会毫不犹豫地嫁祸他人,“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宝钗无意中听了小红和贾芸暗中勾搭,怕小红看见了狗急跳墙生事,连忙推在黛玉身上,转化成黛玉发现了他们的私情。而这种小人行径,纯真善良的黛玉是做不出来的。宝钗这等朋友,相交甚好,心中却不能毫无防范。黛玉这等朋友,不用小心翼翼地对待,只管自然而然地相处便可。

林黛玉在大观园的朋友圈其实挺大的,尽管她没有宝钗的阔绰助人和感人肺腑周全详至的行径。王熙凤和林黛玉很好,并不是看贾母的脸面行事。她可以打趣黛玉吃了他们家的茶,就要做他们家的媳妇,也可以随手说黛玉把平儿叫走了来做挡箭牌应付邢夫人,因为她知道黛玉没有小心眼儿,并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对于宝钗,王熙凤明白他的城府极深,颇有算计,所以不敢轻易发表言论,从不赞美也不说笑,以退避为上。

香菱闲来没事去找黛玉玩,从背后击她一掌,吓唬她玩,二人刺绣下棋,读书闲话,相处自然而然,毫不拘束。香菱学诗,拜黛玉为师,她便不辞劳苦,倾囊而授。香菱愈加苦心孤诣地成了诗魔,惹得宝钗发牢骚:都是颦儿惹得,我和她算账去。

岫烟去看黛玉,恰好碰上宝钗,才有了为她赎衣之说。薛宝琴初来乍到,见林黛玉出类拔萃,有心结交,黛玉便视她为亲妹妹一般,才有了宝玉的“孟光何时接了梁鸿案”之问。

由此可见,大观园中许多人都愿意找林黛玉玩,真心拿黛玉作朋友,可能是和黛玉相处起来自然随意轻松。相比之下,倒是宝钗常常劝诫他人帮助别人,以好人的姿态而居,反而让人有了一份压力,感觉高高在上,只可远敬而不可共玩焉。[1]

作者简介

鞠红玲,山东临沂人。一个喜欢读书写字的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