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頂山摩崖造像
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城東北15公里寶頂山。以大佛灣為主,包括小佛灣、廣大山、龍潭、松林坡等處。
寶頂山摩崖造像,鑿於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 (1179~1249),歷70餘載。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石窟造像
大佛灣呈馬蹄形,長500多米,岩高15~30米。
雕刻造像分布在東、南、北三面,先以小佛灣為藍圖,後在此雕造石窟。
有三十多幅巨型的雕刻,著名的有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釋迦涅盤聖跡圖、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經變等,其中以宋代的雕刻最有特色,保存完整,極富趣味性和故事性。其中除毗盧洞[1]及圓覺洞外,均為摩崖群雕。
造像有「護法神」、「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千手觀音」、「釋迦涅盤聖跡」、「釋迦降生」、「孔雀明王經變」、「毗盧道場」、「父母恩重經變」、「大方便佛報恩經變」、「觀無量壽佛經變」、「六耗圖」、「地獄變」、「柳本尊行化道場」、「十大明王」、「圓覺道場」、「牧牛道場」等。
蜀鄉特色
在每幅作品中,多數刻有經文、偈語和頌詞等,宛如一幅幅圖文並茂的連環圖。大佛灣大都為密宗造像,大部分雕刻具有濃郁的現實生活氣息和特有的蜀鄉情趣,為宋代石窟造像代表作之一。
千手觀音龕鐫刻於大佛灣南崖東頭的岩壁上,刻手1007隻,縱橫交錯,富於變化,畫面如同孔雀開屏一般,金碧輝煌、富麗多姿,是國內僅有的一尊。華嚴三聖像高7米,菩薩手托千斤石塔,歷經多年而不墜毀,可見其建造時力學運用之高妙。寶頂圓覺洞,在大佛灣的南岩,以設計周密及雕刻精美而著稱於世。
洞頂的上方開天窗用以採光,洞口開有兩道。洞頂的泉水引入洞中後經壁間的小溝流入龍口吐出,再注入暗溝流出洞外。洞的正壁刻有三尊佛像,主佛前有一尊跪菩薩,俯首合十,顯得十分的恭敬虔誠。
左右壁為十二圓覺菩薩,趺坐蓮台,美麗莊嚴,姿態不一。壁間雕刻樓台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與寫實作品十分相近,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之作。
建於宋朝
寶頂山上的聖壽寺與寶頂石刻有密切的關係。寺始建於宋朝,後來廢棄。保存到今天的是明清時期的建築,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殿、經殿、燃燈殿、維摩殿等殿宇,雄壯巍峨,重檐飛閣,雕刻精細,造型精巧,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
廣大寺距聖壽寺里許,造像刻於廣大寺外的懸崖上,為三軀半身像,頭有螺髻,戴冠。龍潭摩崖造像距聖壽寺約2公里,下部一坐像,頭戴笠,束帶,反首仰望。另有觀音菩薩等像及殘題2則。松林坡距聖壽寺約1公里,摩崖龕,刻佛、菩薩等像。
文物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國家撥專款對寶頂山造像採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在大佛灣增修了護檐、保坎、圍牆和欄杆等,開鑿大小排水溝2條及增建「牧牛圖」保護亭。
70年代,對石刻保護區的「聖壽寺」、「萬歲樓」等進行維修,對「涅盤像」前的十大弟子、「毗盧洞」、「圓覺洞」、「牧牛圖」等部分造像進行修復和粘接。80年代,實施「地獄變相」危岩的歸位與粘結錨固,還對「毗盧洞」、「地獄變相」進行了化學灌漿加固等。
世界遺產
視頻
寶頂山摩崖造像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古多精美安岳石刻之毗盧洞,資陽日報
- ↑ 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周年紀念會召開 ,搜狐,201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