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安华·伊布拉欣

安华·伊布拉欣

图片来自thewatcher

拿督斯里安华·依布拉欣(Dato' Seri Anwar bin Ibrahim;1947年8月10日),马来西亚政治人物、现任马来西亚反对党实权领袖以及波德申国会议员,曾任马来西亚副首相、财政部部长、文化部部长等职。曾担任7届槟城州峇东埔区国会议员,在2018年10月到2020年2月被认为与前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共同领导马来西亚。

目录

介绍

安华曾在前政府国民阵线巫来由人统一组织(巫统)的时期,从1993年至1998年间曾是马来西亚第七任副首相,在1991年至1998年间也是财政部长,被视为马哈迪·莫哈末的接班人,后来他被马哈迪革职,于1999年4月起被监禁。随着2004年被释放出狱,他成为在野党的领导人,并率领在野党组成人民联盟,参与了2008年2013年大选

安华自2015年因第二次肛交罪成立后被联邦法院判入狱五年,失去议员资格,随后在双溪毛糯监狱里服刑。[1]在囚禁期间,一个新的在野党联盟希望联盟成立,并推选安华为联盟实权领袖,后推选已退出巫统的马哈迪为联盟首相候选人。

自2017年11月以来,安华因肩膀旧伤而保外就医,随后一直在医院接受复健。安华的刑期原本于2018年6月8日届满,但随着希盟在5月9日全国大选中胜出,首相马哈迪指令特赦局着手处理安华的特赦事宜,并使安华于2018年5月15日在得到国家元首特赦后重获自由[2]。出狱之后,安华正式加入希望联盟党主席理事会,而其他成员有马哈迪、旺阿兹莎林冠英末沙布慕尤丁[3],成为执政联盟领导之一。重新成为马哈迪的接班人之后,马哈迪承诺会在两年后交棒予安华;由于之后马哈迪未如约交权,他亦因此在2020年重任反对派领袖。

个人生活

安华出生在槟城大山脚直落卓坤,父亲依布拉欣阿都拉曼(Ibrahim Abdul Rahman)是医院搬运工,并于后来参政,在1959年至1969年间当选为巫统威中区国会议员,同时在1964年至1969年间也是卫生部政务次长,直至1969年大选败给了民政党候选人。母亲仄燕胡先(Che Yan Hussein)是个活跃于槟城巫统基层政治的家庭主妇。安华在中学时期于江沙马来学院度过,在马来亚大学修读马来语研究,在1974年至1975年在监狱期间修读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现国立大学)的文学硕士。

他和旺阿兹莎结婚,两人有四位女儿及一位儿子,长女努鲁伊莎也是现任峇东埔国会议员。

早期

在1968年至1971年间,身为马来亚大学学生领袖的安华是马来西亚全国穆斯林学生联盟主席,同时也是马来亚大学马来语协会主席,在当时他已表现出他的领导才华。1971年,他在马大考取马来文研究学士文凭后,联合创办马来西亚伊斯兰教青年组织(ABIM)并担任组织干部成员(后来1974年当选主席),同年他当选成为马来西亚青年理事会(Majlis Belia Malaysia)第二任主席。

1974年,安华因为率领学生抗议乡村贫穷和饥荒而被逮捕。这是因为有报告显示在吉打州华玲县里的村庄有一家人因饥荒而死亡,但后来被证实是错误的,不过华玲的割胶工人因为1974年的橡胶价格滑落而遇到严重困难。安华被允许未审先扣的内安法令扣留监禁,在甘文丁拘留所渡过了20个月。从1975年到1982年间他是世界穆斯林青年大会(WAMY)的亚太区代表。安华同时也是1981年在美国创立的伊斯兰教义国际研究所的荣誉创办人。

他曾经是四位执行总裁,董事会成员中的一位 ,也是受托人。他在1983年至1988年间担任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校长。2011年,他与一群跟穆斯林兄弟会有关人士参与了美国举办的2011年美国与伊斯兰世界论坛(U.S.-Islamic World Forum)。

1971年到1979年间,安华是以“愤怒青年”形象显露锋芒的时代,是立场鲜明的马来民族主义伊斯兰主义者。

政府官职时期(1982-1998)

投入政坛

1982年全国大选前一个星期,马哈迪宣布身为马来西亚伊斯兰青年运动创办人兼第二任主席的安华加入巫统,让其自由派支持者大跌眼镜。巫统当时由马哈迪领导,于1981年就任首相。马哈迪担任教育部长期间,对安华的勇气、辩才及见识极为欣赏,因此在出任首相后,便有意将安华延揽麾下。经两位好友依布拉欣阿里及苏卡兰沙米的穿针引线,并通过当时的财政部长东姑拉沙里的安排,安华得以和马哈迪见面。而马哈迪更极力邀请安华加入巫统,加入巫统后,他立即参与大选,并成功攻下槟城唯一的回教党(现伊斯兰党)堡垒区-峇东埔国会选区,随后受委为首相署副部长。

安华在巫统的内阁团队长达16年,在政府官职内步步高升:1983年担任文化、青年及体育部长,1984年转任农业部长,1986年成为教育部长至1990年。当时民间预测安华有担任副首相的野心,被视为马哈迪的接班人,因为之前多数担任马来西亚教育部长的人,之后会被委任为副首相。同时也被西方媒体看好是未来重要的亚洲领袖之一。

当他身为教育部长期间,安华对国家学校课程推行了一些政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列为国语的马来西亚语易名为马来语。非马来人族裔批评这变动会导致年轻一代疏远国语,认为马来语是马来人的语言而不是马来西亚人的语言。

身为教育部长的安华在国际事务上表现非凡,在1988年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事会主席。同年安华也成为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第二任主席及东南亚教育部长理事会主席。

党职方面,在1982年9月,他在巫青团团长职竞选中,以183票对173票击败原任团长拿督苏海米,当选团长。同年再度竞选青年团团长时,以226比137再次击败苏海米,证明其势力迅速膨胀。1986年改选,继续蝉联团长。他以303票,击败当时对手赛哈密,后者只得109票。1987年党选,安华放弃巫青团长一职,改为竞选副主席。他和拿督阿都拉巴达威以及旺莫达中选为副主席,不过在这场六角战中,他仅得850票,排名第三。在1990年党选的同样六角战中,他是得票率最高的副主席。

1991年,安华受委财政部长。在担任财政部长期间直接影响了马来西亚经济,享有前所未有的繁荣和经济增长。成为财政部长后,英国财经杂志《Euromoney》列名他为1996年的首四位财政部长,另一杂志《Asiamoney》列他为“最佳财政部长”。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安华引导马来西亚经历这不稳定的时期。他支持自由市场原则,着重于马来西亚商业和政治过于亲密的问题。他主张承担更大责任,拒绝提供政府救助,并制定广泛的削减开支。财政部长兼副首相的他在1998年3月至9月间受委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

1993年巫统党选,最引人瞩目是署理主席职位的竞选。最初安华宣布不会挑战原任署理主席嘉化峇峇,但是基层的意愿是要他参与竞选。结果以他为首的少壮派阵营横扫大部分高职,包括署理主席、三个副主席职位及巫青团长职。他成为马哈迪的副首相,一直是马哈迪重要的左右手,当时与马哈迪的关系“亲如父子”;1997年初,马哈迪在请两个月的休假之前,委任安华为代首相。

直至1990年后期,他与马哈迪的关系因治理意见分歧而开始转变。在马哈迪休假期间,安华独自采取激进步伐,改变国家的治理机制而直接与马哈迪的政策有冲突,特别是马来西亚面对金融危机的处理。

安华对巫统(甚至国阵)内部存在的裙带关系和朋党主义的攻击而激怒了马哈迪,试图消除马哈迪建立的保护政策。安华指朋党主义导致政府庞大贪污和滥用公款的事情发生。

金融危机,被革职及第一次定罪入狱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身为财政部长的安华主张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介入。他也制定了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18%,部长减薪和展延大型计划。大型计划是马哈迪发展战略的基石,因而被大大削弱了。

尽管许多马来西亚公司面对破产,安华表示:“这没有任何救市的问题。银行被允许保护自己,政府不会干预。” 安华提倡采取自由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危机,包括外商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但马哈迪指责货币投机者索罗斯是危机的制造者,并支持汇率控制和收紧并监管外资。马哈迪否决了安华的建议,外界将此视为两人走向不合的开始。

1998年《新闻周刊》杂志指名安华为“年度亚洲人物”。不过当年,安华和马哈迪之间的事情在四年一度的巫统代表大会上爆发。支持安华的巫青团长阿末扎希表示将会进行有关“裙带关系和朋党主义”的辩论。在大会期间,一本名为《安华不能成为首相的50个理由》(50 Dalil: Kenapa Anwar Ibrahim Tidak Boleh Menjadi Perdana Menteri)的册子出现,指控安华有同性恋倾向图像和有贪污记录等针对安华的“罪状”。这书是由亲政府报章《马来西亚前锋报》及已停止出版的杂志《每日国民》前总编辑卡立嘉菲里所编写。安华获得法庭禁令阻止这本册子的流通,还有起诉作者诽谤。警方随后以散播假消息为由提控作者,同时警方被指示调查指控的真实性。

1998年9月1日,马哈迪公开表示准备接受安华辞职,并在第二天下午三时,派一名警官亲送辞职书到安华的官邸,要安华在当天下午五点半签名请辞。安华却在看完信件之后把它撕了,又把警官赶出官邸。马哈迪接到报告后,立即就在当天傍晚,以涉嫌泄露国家机密、贪污和鸡奸丑闻等10项罪名,宣布解除安华副首相兼财政部长的所有职位;并勒令安华要在24小时内搬出官邸。1998年9月3日,巫统也开除安华的署理主席职和党籍。[4]

悉尼先驱晨报指这是“公然的政治报复行动”。1998年9月20日安华被蒙面的特种部队以《内安法令》逮捕,被控告因介入警方调查而犯贪污渎职罪及不正常性行为罪。当安华在被警方扣留期间,被警察总长拉欣诺殴打。9月29日,安华出庭时,带著瘀青的黑眼圈。东窗事发后,拉欣诺在1999年1月8日请辞。拉欣诺之后在2000年被控攻击他人罪而监禁两个月,他对此公开对安华道歉及赔偿损失。[5] 1999年4月,经过一系列审讯,安华因鸡奸罪被判九年监禁。两个月后,他的渎职罪罪名成立,被判六年监禁,与鸡奸罪刑罚同时执行。

他的审讯及定罪在国际社会中不受广泛认同。国际特赦组织表示这审讯是“暴露了包括警察,检察机关和司法机构在内的重要国家机构的政治操纵”,并宣布安华是良心犯,指他因为是政治对手而被逮捕以示噤声。[6] 许多世界领导人,包括美国副总统戈尔呼吁释放安华。

他的鸡奸定罪在2004年9月2日上诉得直被马来西亚联邦法院推翻,加上渎职罪刑期已满,使安华最终无罪释放。但由于渎职罪维持,所以安华在出狱后的五年内不能参加选举。

烈火莫熄运动和创党

随着被首相马哈迪革除副首相职,安华与他的支持者们蜂拥上街发动一系列的群众示威与集会,媒体称之为烈火莫熄运动。1998年在吉隆坡举行的亚太经济峰会中,美国副总统戈尔在马来西亚首相及其他亚太首脑面前发表了演讲,支持安华和烈火莫熄运动。

1998年9月,安华随即在全国各地进行多场演说,揭发马哈迪的贪污、裙带和朋党主义,为自己辩护。9月20日,安华在吉隆坡的独立广场演说时更要求马哈迪下台。

烈火莫熄促使了新的多元种族政党-国民公正党的成立。在1999年大选,新成立的国民公正党,回教党民主行动党组成替代阵线,试图取代执政的国阵。2003年8月,国民公正党和马来西亚人民党合并,组成人民公正党,旺阿兹莎为党主席。公正党在2008年大选有重大斩获,夺下31国会议席并成为国会最大的反对党。同年4月公正党,行动党及伊斯兰党组成人民联盟[7]

中年(1999-2007)

监禁期及获得释放

1999年,安华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起诉首相马哈迪诽谤,指控马哈迪用不道德行为来抹黑他是个同性恋者。之后安华也采取其他案件的法律行动。[8]

肛交罪案在2004年上诉得直及服完渎职罪刑期后,安华获得无罪释放。在册子的诽谤案中因作者于2005年糖尿病去世,高等法庭宣判安华胜诉获得百万令吉的赔偿金。[9]联邦法院在2010年3月8日宣判,1998年的马哈迪革职安华的内阁职位是符合宪法及合法的,意味着安华挑战自己被开除的决定受挫。

虽然如此,但2004年9月4日他对渎职罪提出上诉。根据马来西亚的法令,服完刑期的人士禁止参政五年。如果上诉成功可以允许他立即重返政坛。9月7日,法庭允许安华上诉,但9月15日上诉庭一致裁定,决定维护高等法院之前的裁决,认定安华有罪,使安华至2008年4月14日前被排除政治以外。只有寻求最高元首特赦才能使安华不受此限制。

讲师及非营利事业

他从监狱释放后,安华以访问研究员和资深成员的身份在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执教,他也是华盛顿特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的尊敬高级客座研究员,在2005年至2006年间以客座教授身份在乔治城大学外国研究学院的阿拉维王子穆斯林基督徒理解中心执教。[10] 2006年3月他被提名成为位于伦敦的组织AccountAbility(社会与伦理研究所)荣誉主席。

2006年7月,安华当选位于华盛顿的为了未来基金会(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主席。[11]他在10月1日致函世界银行罗宾·克里夫兰,要求调职沙哈·里扎美国国务院至为了未来基金会。这调动导致保罗·沃尔福威茨辞去世界银行行长。[12]他也是2007年“我们和你们之间的共同文字“的签署者,是一封伊斯兰学者给基督教领袖的公开信,呼吁和平及互相理解。

回归政治

2006年11月,安华宣布只要他的参选限制结束后就会计划参与2008年大选。安华自从离开监狱后,开始批评政府争议的亲土著新经济政策。该政策设定配额制,给予土著参与或一些折价优惠,例如房屋单位和上市公司等。[13]

在他还没到2008年恢复参选权之前,他成为人民公正党的顾问,其妻子旺阿兹莎是该党主席。他于2007年11月也参与组织大型集会,名为净选盟集会(BERSIH),计划在吉隆坡独立广场呼吁干净与公平的选举。该集会是由政党及公民社会组织组成的净选盟主办,并吸引了全国大量支持者。

2008年马来西亚大选

2008年大选日期设为3月8日,意味着国阵试图让安华无法在参选限制解除前参选重返国会而提前宣布选举日期。作为回应,旺阿兹莎宣布只要她成功捍卫峇东埔国席,将会辞职制造补选让丈夫安华参选。[14]

当问及安华成为下任首相的可能性时,前首相马哈迪表示“他可能会是很好的以色列总理。”[15]

2008年3月8日的全国大选是马来西亚政治的分水岭。安华本身所属的人民公正党一跻成为国会下议院最大的反对党。此外,由人民公正党和另外两个主要反对党-回教党行动党组成的联盟,名为人民联盟,打破了马来西亚的政治历史,执政联盟国阵失去国会的三分之二多数议席,让执政的国阵遭受近半世纪的挫败。三党也史无前例赢得了五个州属的执政权,五年后民联仍稳固控制三个州的执政权。

2008年4月14日,安华庆祝自己自从被革职副首相后约10年无法担任公职,正式回归政治舞台,约4万支持者集会祝贺欢迎安华回归政治。4月29日,经过10年后,安华在其妻子旺阿兹莎的邀请下,以议员丈夫的身份回到了国会殿堂

峇东埔国会选区补选

旺阿兹莎于2008年7月31日宣布辞去峇东埔国会选区国会议员的职位,正式为其夫安华重返国会开路。安华最后在8月26日的投票结果大胜对手,以大比分多数票打败巫统的阿立夏。选举委员会宣布最终成绩,安华获得31,195票,阿立夏获得15,524票,独立人士只得92票。巫统宣传主任莫哈末泰益表示:“是的我们输了…我们是选举里的输家。”

国会反对党领袖时期(2008-2015)

2008年8月28日,安华穿上一身深蓝色传统马来服装及带上宋谷帽,在国会议事厅里向议长班迪卡宣誓就职巴东埔国会议员,班迪卡宣布安华为国会反对党领袖,参与2009年马来西亚财政预算案。同时安华的女儿努鲁伊莎也在当时担任班底谷的国会议员。安华宣布自己经过10年后回到国会,首相已经失去人民及国家的信任了。他表示马来西亚需要自由化、独立的司法机构和新闻自由,对抗贪腐以避免国家沦为失败国家。同时安华想要拉拢30位执政党议员跳槽,由反对党组织政府。

试图组织多数派联盟

安华试图在2008年9月16日发动变天计划但失败了。他表示需要更多时间,他重新调整讯息并没有被忽视:副首相纳吉选择于当天宣布宽频网络计划,指9月16日当天国阵政府还在运作。[16]首相阿都拉也指安华已错过他的“变天”日期,并否认说他有30位国阵议员的跳槽。

到9月25日,安华仍然没获得足够支持,让马来西亚人疑虑他是否做好掌权的准备,[17]特别是9月16日是政权转移的最后期限。在这期间,巫统召开党大会,首相兼党主席阿都拉宣布即将在2009年6月下台,比之前预期的2010年还早。

2008年10月24日,安华承认他无法推翻巫统大多数的问题,指民联已经没有办法取得议会大多数的。他指普通马来西亚人的信任在9月16日以后有所减少,而组织新政府的承诺并没有产生像以前那样的预期般兴奋。媒体对安华组织多数派政府的计划失败而抱着负面看法。

对纳吉的不信任

纳吉就职首相后,安华抨击纳吉就任首日释放13名内安法令扣留人士的做法不一致,指只要内安法令仍然存在,国阵政府仍会随意扣留任何人。2011年9月,纳吉宣布废除内安法令及三个其他法令。[18]

犹太人、以色列、APCO Worldwide及一个马来西亚

2010年3月30日,安华在国会会议里指控“一个马来西亚”是源于“一个以色列”概念。概念设计是由Mindteams有限公司(Mindteams Sdn Bhd),是APCO Worldwide马来西亚分部的子公司。APCO Worldwide是国际公关公司,跟马来西亚政府有关系,同时在1999年为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设计了“一个以色列”理念。[19]国阵政府回应这是错误的指控,谴责安华对一个大马-一个以色列的指控误导国会,并在4月22日提呈谴责动议并获得通过。

安华当时对马来西亚政府、APCO、以色列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做出了一些阴谋指控。安华谴责马来西亚政府一直向APCO寻求咨询,他指该公司跟“谋杀巴勒斯坦穆斯林的人”有联系。他之后也向国会纪律委员会的调查对自己的指控做出指证,表示APCO是以色列政府的前线。在另一个场合,安华也在国会指该公司是由犹太人掌控,代表美国政府工作来影响马来西亚的外交政策。他进一步暗示,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变化只有在犹太人正在为美国操纵马来西亚时才能解释。

2010年4月22日安华因在3月30日于国会新闻发布会中发表的指控而受到国会谴责。在当时的新闻发布会,安华表示拥有一个马来西亚、一个以色列、公关公司APCO的关联文件,但受到挑战时却拒绝公开文件。马来西亚政府和APCO强烈否认安华的指控。国会通过针对安华的指控进行谴责,并要求交给国会特权委员会处理,可以做出吊销安华的议员资格及禁足国会的处罚。不过,安华反击政府的攻击,并展示两个文件表示支持APCO和一个马来西亚关系的说法。

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新闻发布会中,安华对犹太复国主义者及“令人讨厌的犹太人”做出评论。他也表示:“那里有好的犹太人,也有坏的犹太人,同样的也有好的穆斯林和坏的穆斯林。”[20]

2010年5月,犹太人服务组织圣约之子会谴责安华致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信函,指安华是“反犹太人的仇恨传播者”并要求美国政府冻结与安华的所有联系。[21]

2012年以巴安全评论

华尔街日报的专访中,安华表示:“我想我们的政策是明确的-维护(以色列的)安全,但你必需保护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益。”此言论引起了巫统一连串的批评。巫青团长凯里表示安华的言论“对以色列的任何事情表现出全面支持”及表示“巴勒斯坦课题是我党的首要外交课题,在选举年期间将会是个课题或…时机不是问题。”

前首相马哈迪表示对安华的言论不感到惊讶,并指出安华与犹太社群的关系:“你不能与他们友好,应该对抗他们。”[22]在野党伊斯兰党表示2012年2月12日回应安华的评论。

之后安华澄清他的言论,表示这一言论与联合国通过的两国解决方案是一致的,阿拉伯世界、马来西亚和哈马斯都已接受。[23]“我要对任何想尝试扭曲我言论,指我背叛巴勒斯坦人意愿的人发出严厉警告。”他会继续表示他党的立场“是捍卫任何受害者的权益。”

同性婚姻同性恋的观点

同样的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时,安华表示反对同性婚姻并维护异性婚姻的神圣性,但马来西亚的肛交罪法令“已过时”必须修改。

在接受BBC专访时,安华重申他的看法即婚姻是只有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事情。对于华尔街日报的评论,他坚持认为不主张同性恋同性婚姻合法化得到允许,但法令必需修正以保证私事不会受到惩罚。“因性取向而攻击人或逮捕人不是我的事情。”他表示:“道德观是公共领域,不得超越。”

2013年马来西亚大选

第13届大选期间,安华身为反对党领袖,领导民联三党-公正党,行动党和伊斯兰党参选。2013年2月25日,民联公布了自己的竞选宣言,名为人民宣言:民联,人民的希望,意图吸引一千三百万选民,承诺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等其他政策。安华表示如果他的团队无法赢得选举就会退出政坛。在接受澳洲媒体专访时,他表示:“我会尽力而为,我有信心我们会胜利。如果不,我会下台。”

尽管民联获得了50.9%的选票,高于国阵获得的47.4%,但因选区严重划分不公所致,民联最终无法在选举中实现改朝换代[24]国阵在乡村及东马取得优势,导致国阵最终胜出,取得133席,维持执政地位,而民联取得89席,较上届增加7席。

半岛电视台报导安华已接近赢得选举,但他拒绝承认败选而不下台。安华没有承认败选,把原因指向广泛的选举舞弊行为。在澳洲广播公司的专访中,主持吉姆·米德顿认为安华将会成为马来西亚在野党的李光耀,安华则回应说他还没到那个阶段。

5月7日,安华矢言领导“激烈的行动”来改变国家的选举机制和挑战这次的选举结果。5月8日,约十二万人身穿黑衣在八打灵再也体育馆集会,参与安华主办的抗议选举结果及争取自由公平的选举。这场名为黑色505运动(#Black505)在全国继续巡回了两个月。6月22日在公正党旺沙玛珠国会议员陈记光主持下,位于天后宫礼堂的黑色505集会筹款晚宴成功进行。安华在7月立即发动对有争议的30个国会议席进行上诉,但这些上诉最后被法庭以技术理由驳回了。

加影行动

为了有效解决公正党最高理事的卡立依布拉欣及署理主席阿兹敏阿里之间的雪兰莪大臣职之争,雪州议长杨巧双于1月27日宣布公正党籍的李景杰已辞去加影州议员一职,这是公正党为安华进入州议会接任大臣一职所做的准备。国阵质疑李景杰是收到了一些好处如现金补偿及官联公司董事职才会辞去州议员一职(注:凡辞职者五年内不得再竞选)及谴责不必要的辞职造成劳民伤财。但公正党否认给予李景杰任何好处及称此次事件为“加影行动”。民联其他友党也不满公正党没有事前通知及有些居民也不满此次不必要的补选。

由于安华的竞选及为其州务大臣职铺路,造成了巫统的不安。3月7日,上诉法院判定安华2008年犯下鸡奸幕僚罪行并判处5年有期徒刑,但是在安华提出上诉前暂不收押,这造成了安华失去补选的竞选资格。由于法官接受有疑点的精液样本为证据并有急着下判之嫌,故令人质疑司法不公及巫统的司法介入。

在安华失去竞选资格后,公正党在3月9日宣布旺阿兹莎将取代丈夫安华上阵加影区州议席补选。最后公正党候选人旺阿兹莎以5379张多数票击败国阵马华公会候选人周美芬。尽管旺阿兹莎事后宣布“加影行动”成功,民联和国阵皆宣布在这次的补选中取得更多支持,民联获得了比上次大选还多的马来人票,而国阵也获得了比上次大选还多的华人票。

民联随后在撤换雪兰莪州务大臣卡立依布拉欣过程中爆发宪政危机,引发雪兰莪苏丹对安华的举动不满,他因苏丹拒绝委任旺阿兹莎成为州务大臣而“持续质问州统治者的诚信”,苏丹因此裭夺安华的“苏丹沙拉胡丁阿都阿玆沙效忠斯里勋章[25]。但安华仍可被称呼“拿督斯里”,因为其他州统治者没有剥夺其授予他的勋衔。[26]

第二次肛交案指控再次入狱

2008年7月,安华前助理赛夫报警指控安华,称遭安华肛交(鸡奸)8次,最后一次事发是在2008年6月26日,在吉隆坡白沙罗一间公寓内被肛交。8月,安华在吉隆坡大使路法庭被控肛交,他否认罪名,获准以2万令吉自行担保,外出候审。

2012年1月,吉隆坡高等法庭宣判肛交案罪名不成立而当庭释放。承审法官莫哈末扎比丁(Mohamad Zabidin Mohd Diah)表示呈堂的DNA证据已被污染,无法被采纳。[27]十一天后,总检察署对此案在上诉庭进行上诉。

2014年3月,上诉法院推翻高院的判决,裁定安华犯下鸡奸罪,面临5年有期徒刑的安华表示会提出上诉,上诉期间仍可保释。承审法官巴里亚尤索夫(Datuk Balia Yusof Wahi),阿兹雅阿里(Datuk Aziah Ali)及莫哈末扎瓦威(Datuk Mohd Zawawi Salleh)一致决定认为高庭无法“审慎评估”政府化验师谢丽凤提供的证据。安华原有望胜选,出任雪兰莪州务大臣,却因此无法参加本月将举行的雪兰莪州议会选举。对此,国际人权观察组织谴责:“这场审判单纯只是为了把安华逐出政坛。这是马来西亚司法史上黑暗的一天。”

2015年2月10日,联邦法院驳回安华的上诉,维持上诉法院的判决,安华需即时入狱五年[28]。在向最高元首申请宽赦期间,其国会议员资格依然有效,直至3月16日其申请被宽赦局正式驳回为止。

其妻子旺阿兹莎再次代表公正党参与5月8日的峇东埔国会议席补选,击败国阵及其它独立候选人,并在17日就职为国会反对党领袖[29]

2016年12月14日,马来西亚反对派领袖安华要求司法审查遭到驳回,国内最高级的联邦法院昨裁定维持他的鸡奸罪成判决。这也是安华最后一次推翻该案裁决的机会,因此安华须服完估计馀下的16个月刑期,亦令他2018年大选失去参选资格。

即使在监禁期间,安华仍然会因为法庭案件而暂时出狱,还有透过律师发表文告表达政见及观点。[30]2017年7月14日,安华被推选为希望联盟实权领袖,若希望联盟赢得第十四届大选则将担任首相一职,在这之前将会由马哈迪出任过渡期首相。

参考文献

  1. 监狱局总监证实 ·安华将提前于6月8日出狱. 星洲网. 2018-01-07 [201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2. 安华正式获得国家元首全面特赦. 2018-05-16 [2018-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3. 希盟党主席理事会.安华加入巨头5变6. 2018-05-17 [2018-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4. 苏盈贵. 抚今追昔看安华. 联合新闻网. 2013-05-08 [2015-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1). 
  5. Apology ends Anwar's suit over beating. nytimes.com. 2005-08-04 [2012-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19). 
  6. Canadian Lawyers Defend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Bar in Malaysia. Lawyers' Rights Watch Canada. 2002-03-19 [2020-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7. Archives. [2015-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6). 
  8. Anwar vs Dr M: Two of three judges recuse themselves (Updated). The Star. 2010-03-01 [201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9. What is RM100 million?. Malaysian Insider. 2009-05-28 [2010-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15). 
  10. Anwar Ibrahim Archived copy. [2011-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9). 
  11.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Holds its First Board Meeting in Doha, Qatar. [200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16). .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15 July 2006
  12. Ethics Committee Case No2 and President's Paper, p.102 2 June 2005, World Bank
  13. Malaysia's Anwar Says He Plans to Run for Parliament 30 November 2006, Bloomberg.
  14. Wan Azizah declares she is Anwar proxy 25 February 2008. Channel NewsAsia
  15. "When Mahathir lashes out at Anwar, will it catch fire?" 31 March 2008, The Malaysian Insider.
  16. No change in govt, says Najib. The Star. 2008-09-16 [200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16). 
  17. Anwar Out of Steam?. New Strait Times. 2008-09-25 [2008-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8). 
  18. "PM announces repeal of ISA, three Emergency proclamations", The Star, 15 September 2011. Retrieved on 3 May 2013.
  19. Parliament: Anwar claims Apco was in M’sia before 1Malaysia concept was announced, The Star, 30 March 2010. Thestar.com.my. [2012-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2). 
  20. Press Conference at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LSE) 18 March 2010. Youtube. [2012-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0). 
  21. B'nai B'rith International – The Global Voice of the Jewish Community. Bnaibrith.org. 2010-05-25 [2012-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7). 
  22. Dr M: Anwar does not think of the welfare of Palestinians. New Straits Times. 2012-01-31 [2012-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1). 
  23. Ibrahim, Anwar. Hamas Leader Calls for Two-State Solution, But Refuses to Renounce Violence. Blog. [2015-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1). 
  24. Pakatan lost, but not defeated. [2017-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0). 
  25. Selangor Sultan strips Anwar of ‘Datuk Seri’ title over MB crisis. [2015-0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2). 
  26. Selangor Sultan revokes Anwar's 'Datuk Seri' title. Astro Awani. 2014-12-04 [2014-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7). 
  27. Malaysia court finds Anwar Ibrahim not guilty of sodomy. BBC News Asia. 2011-01-09 [2012-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9). 
  28. 安华被判入狱五年. 2015-02-10 [2018-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29. 旺姐下周国会宣誓 任反对党领袖. 东方网 - 马来西亚东方日报. [2018-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9). 
  30. 安华保证马哈迪不会骑劫希盟. 当今大马. 2017-07-30 [2017-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Chinese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