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綠地 (布里斯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學院綠地 |
---|
|
學院綠地(College Green)是英格蘭布里斯托爾的一個公共開放空間。學院綠地呈三角形,西北側呈弧形,頂點指向東邊,面積1.1公頃(2.7英畝)。學院綠地路構成學院綠地的東北邊界,布里斯托爾座堂位於其南側,而市政廳靠近西北側的弧形。
學院綠地由布里斯托爾座堂的牧師會擁有,由市議會管理。
歷史
最初,雅芳河以北的一座小山,由一條狹窄的溝渠,與西北側的布蘭登山隔開。在12世紀,綠地屬於聖奧斯定修道院(現在的布里斯托爾座堂) 。解散修道院以後,修道院成為一個牧師會教堂(collegiate church),因此被稱為學院綠地[1]。
在英格蘭宗教改革之前,在露天講壇旁的綠地上,有一座以聖喬丹命名的小堂。在布里斯托爾的一本15世紀的《時禱書中,一首讚美詩表明,喬丹的聖髑安放在小堂內,受到尊重。[2] 宗教改革後,該建築改為學校,在18世紀初拆除[3]。
1733年,高十字架從原來的位置,高街, 葡萄酒街, 寬街和穀物街的交叉路口,因為影響交通,而搬到這裡。1762年,學院綠地進行平整,布置成一個公園,有石牆、木欄杆和長廊。高十字架被拆除,存放在座堂的迴廊中,1764年送給亨利•霍爾,裝飾他在斯托海德的花園,在那裡仍然可以看到。
學院綠地這個名字也適用於這個三角形綠地三面的道路。從1869年,南段形成了新的迪納里路的一部分,是布里斯托爾通往西南的主要路線,將學院綠地與布里斯托爾座堂隔開, 而北段(從1758年)通往青蛙巷和弗羅格莫爾街的十字路口,以及向克利夫頓方向的公園街。1851年,高十字架的複製品放置在綠地的頂端。直到1888年,代之以約瑟夫•博姆的維多利亞女王雕像,高十字架的複製品移到綠地的中心長廊的交匯處,即1736年至1762年之間原作的所在地。接下來的六十年裡,綠地仍然是一片綠樹成蔭的綠洲,與兩邊繁忙的道路用兩排高大的樹木隔開,[4],但在1885年前後移走南側外側的樹木,1926年道路拓寬又移走北側的樹木。使樹木有所減少。
1950年,應市政廳有爭議的建築師文森特•哈里斯的要求,[5] 所有剩餘的樹木、長廊、欄杆、燈、雕像和高十字架均被拆除,綠地降低了約4英尺6英寸,運走約75,000噸材料。哈里斯說,拆除雕像和高十字架只是一個小細節[6] 布置了寬闊的新長廊,與綠地的周邊平行,以及低矮的波特蘭石邊界。
維多利亞女王的雕像在雷德克利夫碼頭存放了一段時間後,考慮了其他地點,經過一場回歸運動之後,[7] 於1953年回到綠地的頂端。高十字架的複製品在存儲期間部分被破壞,現在保存在伯克利廣場。
1991年,迪安里路的東端對機動車交通關閉,大部分路段變成草地,使布里斯托爾座堂與綠地重新成為一體,如同1709年以前一樣。迪安里路東端的一小段仍然保留,重新鋪上了石塊,作為進入座堂以東皇家酒店和學院綠地4-7號的通道。此外,在頂點附近布置了一個圓形休息區,並安裝了鑄鐵燈柱。
景點
學院綠地周圍有許多重要的歷史建築和公共建築,包括市政廳、市長大人禮拜堂、布里斯托爾座堂 和大門樓。
維多利亞女王雕像矗立在學院綠地的頂點,布里斯托中央圖書館附近的西南角是社會改革者拉姆•莫漢•羅伊的雕像。
事件
學院綠地是年輕人,特別是街頭運動愛好者的熱門聚會場所。[8] 這導致了緊張局勢,2007年,在該地區發布了集體驅散令,命令警察阻止年輕人聚集。[9]。
學院綠地由於靠近市政廳,經常成為抗議地方政府或國家政府政策的焦點。[10][11] 2011年10月15日,這裡成為占領布里斯托爾的營地,是全球占領抗議運動的一部分,反對社會和經濟不平等。在抗議者撤走後,經過近兩個月的修復,花費2萬英鎊,於2012年4月4日重新開放了綠地。[12]
學院綠地經常舉辦媒體發布、新聞發布、慈善募捐活動和產品發布會。
2020年2月29日,在學院綠地,3萬多人舉行了布里斯托爾青年為氣候罷工,[13] 包括格蕾塔•通貝里在內。由於潮濕的天氣,這個地區被踩成爛泥。不久之後,進行了一場募捐,以幫助修復綠地,目標是20,000英鎊[14]。在幾天內,綠色很快從泥濘中恢復過來。
參考文獻
- ↑ Little, Brian. The Story of Bristol. Redcliffe Press. 1991. ISBN 1-872971-40-7.
- ↑ Fleming, Peter. Time, space and power in later medieval Bristol. (PDF).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11 November 2018].
- ↑ Fleming, Peter. Time, space and power in later medieval Bristol. (PDF).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11 November 2018].
- ↑ Reece Winstone. Bristol As It Was 1939-1914. Reece Winstone. 1978: 10–15. ISBN 0-900814-54-3.
- ↑ A tall order to pick Bristol's best buildings for veteran architect Mike Jenner. Bristol Evening Post. [18 Feb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6 May 2013).
- ↑ Winstone, Reece. Bristol as it Was 1950-1953 (3rd Edition). Reece Winstone. 1980: 24. ISBN 0-900814-60-8.
- ↑ Winstone, Reece. Bristol as it Was 1950-1953 (3rd Edition). Reece Winstone. 1980: 60. ISBN 0-900814-60-8.
- ↑ http://www.yelp.co.uk/biz/college-green-bristol
- ↑ Archived copy. [13 Februar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July 2011).
- ↑ [1]
- ↑ http://www.thisisbristol.co.uk/news/Bristol-residents-protest-bus-service-cut-council-s-doorstep/article-1958682-detail/article.html[失效連結]
- ↑ College Green in Bristol reopens after Occupy protest. BBC. [2011-04-04].
- ↑ Greta Thunberg praises Bristol climate change activists in appearance at Youth Strike 4 Climate March. ITV News. [2020-03-02] (英語).
- ↑ Green to brown Fundraiser launched to repair damage to land. PressReader. [2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