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孟晚舟事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孟晚舟事件
圖片來自ettoday

孟晚舟事件始於2018年12月1日加拿大警方应美国政府司法互助要求逮捕在温哥华转机的中国华为公司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引发涉及中、美、加三国的司法、政治、外交事件。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被逮捕时面临美国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的指控。初時加拿大未明确指出逮捕孟晚舟的理由,但众多传媒均报导指出孟氏很可能是因华为涉嫌违反美国出口管制向伊朗出售“敏感科技”,并「以假账资料掩护」而被捕。事后,中華人民共和国驻加拿大大使馆于12月6日表示坚决反对并强烈抗议,向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它们立即恢复孟晚舟的人身自由。1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紧急召见加拿大驻华大使麦家廉,表达了相同的诉求。而12月9日也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泰里·布兰斯塔德,就美方要求加方拘押在加拿大温哥华转机的华为公司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12月11日,孟晚舟获英屬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准许保释,案件延后到2019年2月再审。

2019年1月28日,美国代理总检察长惠特克,商务部长罗斯,国土安全部部长尼尔森以及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亞瑟·雷在美国司法部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要求引渡孟晚舟,并以23项罪名起诉华为。

2020年5月23日,在長達500天的保釋之後,加拿大法院宣佈,引渡案的第二階段聆訊排程到2021年3月審結,加拿大总理特鲁多[1] 被問及此事時強調該國的司法獨立。2020年5月23日,孟晚舟及亲友、同事等在英屬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门前台阶上摆拍照片,照片中众人比出大拇指及胜利手势。2020年5月27日,英屬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裁决,孟晚舟败诉,该引渡案符合“双重犯罪”标准,法院对该引渡案将继续审理。孟晚舟将留在加拿大参加后续的听证并等待新的审判结果。 2020年8月,孟晚舟申请发布更多与她的逮捕和审讯有关的机密文件的请求被加拿大联邦法官否决,理由是与该案件无关。

过程

逮捕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搭乘香港飞往墨西哥的航班。她在途经溫哥華转机时,被加拿大警方应美国政府司法互助要求逮捕,并面临美国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之拘捕令及紐約東區檢控律師之指控。加拿大司法部发言人伊恩·麦克劳德(Ian McLeod)指美国正寻求引渡孟晚舟,保释听证会定于12月7日召开,他又指由于孟晚舟申请了媒体禁制令,无法提供任何进一步细节。眾多傳媒均報導指出孟氏很可能是因華為涉嫌違反美國出口管制向伊朗出售敏感科技,並“以假帳資料掩護而被捕”。根据于12月7日保释听证会法庭公开的信息,针对孟晚舟的逮捕令是美国纽约東區联邦法院在2018年8月22日发出的。

12月6日,华为公司声明证实孟晚舟,被加拿大当局代表美国政府“暂时扣留”,美国正在寻求引渡孟晚舟,华为并不知晓孟有任何不当行为。由於目前正值中美貿易戰的敏感時期,中华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也因此緊急介入。事后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宣称“扣留孟晚舟无政治动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於同日表示坚决反对并强烈抗议,表示“加拿大警方应美方要求逮捕一个没有违反任何美、加法律的中国公民,对这一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中方表示坚决反对并强烈抗议。中方已向美、加两国进行了严正交涉,要求它们立即纠正错误做法,恢复孟晚舟女士的人身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中方已向美加方面表明严正立场,要求美加方面立即对拘押的理由作出澄清,立即释放被拘押人员。”深圳市人民政府负责人发声明要求:“加拿大方面立即澄清事实,解除无理拘押,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正当权益,立即释放被拘押人员。”据华为内部通告显示,孟晚舟被捕后,其CFO职务由梁华暂时代理。

背景

2018年7月,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五国的“五眼聯盟”情报机构负责人开会,一致視华为为“安全威胁”,认为需要抵制华为。8月23日,澳大利亚率先宣布禁止华为和中兴参与该国5G移動网络建设;11月21日,白宫指责“中国日益频繁的网络攻击”;11月27日,新西兰以“重大网络安全风险”为由禁止該國移動網絡使用华为5G設備。

2017年11月18日,香港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在紐約被捕,被控賄賂非洲政要及洗黑錢,2018年12月5日被判罪名成立。

參考文獻

  1. 特鲁多,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