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孟庆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孟庆占
T0191fee09a586e0a8c.jpg
原图链接 来自360网
出生 天津宝坻
国籍 中国
职业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

孟庆占,男,1965年生于天津宝坻,199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1]

个人简介

孟庆占,男,1965年生于天津宝坻,199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部青年联合会美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现居北京。

作品获奖

2004年作品《静影摇波》获第十届美展[天津展区]铜奖。

2004年作品《紫叶摇风》入选2004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4年底创作四十米长卷《百鸡图》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春节特别节目[赵宝乐`董艺主持]播出。 2005年作品《秋色清华》入选中国美协太湖情中国画提名展。 2006年作品《听雨》入选中国美协殷都之光全国书画大展并获三等奖。 2006年作品《荷塘秋景》入选中国美协第三届菜乡情全国百名画家中国画作品展。 2006年作品《秋色无声》入选中国美协‘黄河壶口赞’中国画提名展并获优秀奖。 2006年作品《秋塘暖依》入选第六届全国工笔画大展 [中国美术馆展出]。 2006年作品《清音》入选中国美协庆祝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6年作品《银塘秋羽》《乳禽傍母习春音》入选中国美协第19次新人新作展。 2006年9月在北京荣宝斋举办 张龙新 李伟 马海方 朱凡 王玉山 孟庆占 “笔墨流源”中国画六人展。 2007年作品《晨光》入选中国美协全国第三届中国画作品展。 2008年作品《盼归》入选第十四届全国花鸟作品展。

艺术经历

学习传统,研习历代花鸟画大师的经典之作,他用心灵体悟中国传统

绘画的意境和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走进生活,体察大自然的阴晴雨露、一花一草,他以敏感、鲜活的艺术感觉,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行走于乡村田间,执着于原野风光,他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抒发着内心的情感。他就是青年画家孟庆占。 作为全国美术界的大检阅,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2004年,孟庆占的作品《静影摇波》成功入选第10届全国美展;今年,他的作品《凝固的生命》再次入选第11届全国美展。两次入选全国美展,孟庆占的作品有何独特之处?他对绘画,有何独到的理解?近日,孟庆占寻访泰山,记者有幸采访了他,并在字里行间中品读他田原国画中流淌的内涵。

感悟泰山文化的正气

祖籍山东的孟庆占,从小对泰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而1986年第一次登泰山的情形,更让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时我正读天津美术学院,来泰山是写生、体验生活。”回忆那段时光,孟庆占仍是一番欣喜,“登上山巅,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一览众山小’,在山上遥望,感觉世间万物都是那么渺小,自己不过是世间的一个生物,当时感慨,即使自己有多大成绩也不要感觉了不起。”第一次登泰山的经历,让原本就谦逊为人的孟庆占,不仅感受到了泰山文化的博大,更在为人处事上懂得了要平和虔诚。 孟庆占第二次来泰安,已经是22年后,即在2008年的杜占晨孟庆占书画邀请展上。经历了20余年持之以恒的人文追求和学术理念,孟庆占对绘画、对泰山文化都有了新的认识,“绘画不只是用画笔在纸上表现世间万物,更主要的是借事物传达一种人文精神。一幅好的作品,不仅要技法好,还要有深度有内涵。”孟庆占的创作也一直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植根于“书法入画”的理法之中。 如果说1986年的写生,让孟庆占对泰山的了解,是从课本上的只言片语到了对风景名胜雄伟壮丽的感官感受,那么2008年再来泰山,他已经深刻的领悟到了泰山文化,孟庆占谈出了自己的感悟,他认为泰山包容了文化的多元性,道家、儒家、佛家并存而安,并能够相互交融和借鉴。历代书刻艺术,不仅是天然的书法展览,也充实丰富了泰山美的内涵,。雄浑博大、庄严伟岸的人文精神,陶冶着民族情操,激励着民族前进。正是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才使以万代瞻仰,普天同览,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艺术家喜欢泰山,因为泰山有着艺术家和学者取之不尽的艺术创作源泉”,“泰山没有华山的险峻,没有黄山的妩媚,但是泰山比较中正的。” “历代帝王身后都有一块匾:‘正大光明’。正才能大,所有大道都是正道,所以绘画也一定要绘中正的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泰山给与他的启迪不仅如此,“作画讲究不偏不倚,但作画先做人,有中正思想的指导,才能在笔端流淌出这种中正之气,使画更加平和,更感觉亲切,没有怪气,没有邪气。”多了几分正气和大气。

钟情那片纯朴的自然

赏读孟庆占新近创作的书画,一股清馨的泥土芳香扑面而来。那笼罩于晨曦露气中的麻田,那栖息于葵花秋草间的鸡群,那傲立芦苇荡中的水鸟,那亲昵碧莲翠叶的野鸭,使人悠然想起“几亩桑麻春社后,数家鸡犬夕阳中”的诗境。浓烈的乡情和农舍风味,已成为其田原国画的本质特征。为什么将自己的创作定位于“田原国画”呢?孟庆占分析说,他自幼生活在天津宝坻的农村,田原生活是他的生命摇篮,农家景物是他的艺术源泉。加上宝坻古老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使他早已形成牢牢的爱乡情结。他不愿追逐时髦,也不愿盲从洋式新潮,而是深深沉醉于中华文化,沉醉于田舍农家,沉醉于园林野塘,沉醉于花鸟鱼虫。他尽情抒写对田原风情的灵感妙语,将创作恒定于天真自然、真挚朴质的情调之中,使自己的情神意趣成为每幅创作的灵魂与主导。 在泰安观光休闲,孟庆占也发现了一处令人向往的自然纯朴的田原圣地——蒿滩市,一个位于岱岳区下港乡木营村的小自然村,古称蒿滩市,不过几平方公里,几十户人家。是一处古风犹存的山间净土,“走进蒿滩市,村内人家依山而建,处处流水,尝一尝喷香农家饭,住一住纯朴农家院,游远古齐长城,登云岭大草原,让人醺然而醉,古朴的民情,如画的风景,让人乐不思归”。使人有一种返朴归真的自然美感。远离城市的喧嚣,找到这么一片纯朴的地方,孟庆占欣喜不已,“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是纯朴自然,所以画家很少去都市写生,一般都找像蒿滩村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才能给艺术家更多的创作灵感”。

走在学习创新的路上

最近两年,孟庆占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泰安考察,寻找创作素材。泰山是五岳独尊,又位于长江和黄河的中间,两河环抱,可谓是二龙戏珠的位置。孟庆占说,从易经角度分析,山东是个大风水,是出圣人的地方。在他看来,易经是一门规律性的科学,易经里面的风水学,就是位置学。绘画学里面的经营位置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画一只鸟放在哪个地方最美,哪个地方就是风水。从泰山讲到易经,从易经讲到绘画,孟庆占娓娓道来,每一句话都包含着自己多年的感悟,每一句话里都有与众不同的新思维。 具体讲到绘画创作,孟庆占认为中国画创作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个性。他说纵观中国绘画历史,产生了众多的有成就的画家和不朽的绘画作品。但每个有成就的大家,他们的作品中都有那个特定年代的文化色彩和自己独到的艺术新意和个性。艺术新意和个性的形成首先取决于艺术家自身的艺术修养,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经验和艺术追求。正因为如此,艺术在创作过程中,从题材的选择到主题的提炼,从艺术结构到艺术语言,都要体现出鲜明的创作个性。所以作为一个有创作性的艺术家,必然要在作品上留下个人的气质、性格、艺术气味的印记,把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心理特点很自然的投射到所创作的艺术品中,,给人以启迪,给人以震撼,从而达到认识上、精神上的共鸣。”另外,“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即便看到古人的精品佳构好到无可挑剔的地步,也不能重复它们。而应当在继承古人的前提下,睁开双眼,去寻找时代的美,寻找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自我的艺术语言。”第三“ 作为一名现代的艺术家,不仅需要具有能够接受或掌握现代人的审美倾向的能力,具有超前的思想远见,还要具有甘于寂寞,不怕冷落、持之以恒的自信精神。要坚信自己的路没有走错,无需考虑能否在艺术的展览中入选或落选。只要是自己内心真实的艺术感受的抒发,就一定能够成功。 我们期待走在革新路上的孟庆占,创作出既更多具时代气息又有独到艺术个性的田原新作。

参考资料

  1. [1],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