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孚郡王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孚郡王府

孚王府为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曾作为胤祥弘晓的怡亲王府。

孚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程序,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讯。

雍正最信任兄弟的宅院。[1]

雍正皇帝即位后遭到很多兄弟的反对,只有十三弟胤祥支持他,两个人的关系也是非常亲近的。

孚郡王府就是十三爷的住所,在当时是非常辉煌的。

符合《大清会典》所规定的王府

原为怡亲王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137号。

王府建筑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主要建筑所在,大致分为前庭和后寝两部分,是王府办公、会客和亲王起居的场所。

府门五间,门前二石狮分踞左右。占地面积44000平方米,整体呈长方形。其内建筑布局完全与《大清会典》所规定的王府形式相符。[2]

十三爷住所

康熙晚年九王夺嫡,十三爷胤祥是雍正的铁杆子。

雍正继位后,立即封十三爷为怡亲王,世袭罔替,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王”,爵位永远保持,不会递减的。

雍正帝多疑,但却是对十三爷极信任。[3]

1730年,怡亲王胤祥病重将死,雍正皇帝亲赴王府探视,但未及见到最后一面。[4]

雍正为胤祥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并将怡亲王府改建为贤良寺,以示纪念。

九爷府

十三爷的儿子弘晓后来继承王位做了第二任怡亲王 。[5]

1850年,道光帝死去,他的第四子即位为咸丰帝

1851年,咸丰皇帝封6岁的九弟奕𬤝为孚郡王。

孚郡王奕𬤝成为宅子的主人,孚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

因奕𬤝是道光帝第九子,故俗称“九爷府”。

成为居民大杂院

2016年1月22日,北京市文物局前局长孔繁峙向北京市政提交“老城重组应列出‘王府腾退保护’时间表”的提案。

孔繁峙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孚王府目前被占用,住了378户居民,已经成为典型的居民大杂院,亟待腾退保护。[6]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