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孙吴日本侵华罪证陈列馆

孙吴日本侵华罪证陈列馆是在侵华日军军人会馆遗址基础上修建的,原址位于胜山要塞主阵地之内。侵华日军军人会馆始建于1939年,是供日军高级军官休闲娱乐的场所,是高级“慰安所”,也称将校俱乐部。主建筑是一栋二层楼,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当时有慰安妇30余人。该军人会馆是目前已知的日军二战期间亚洲面积最大、服务级别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日本关东军高级“慰安所”。2010年,在侵华日军军人会馆遗址一楼新建陈列馆,局部复原修缮军人会馆遗址。

目录

序馆概述

序馆主要通过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向大家展示日本侵略我国东北的企图和内幕,这几幅图片展示了1927年6月,日本内阁“东方会议”上,臭名昭着的“田中奏折”中宣称的“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以及发动“9.18”事变,制造伪满洲国的史实。

建馆背景

孙吴,地处北国边陲,隔江与前苏联[1]相望,正是由于这样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便成了日本关东军屯兵设防“北部正面”的首选军事基地。1932年秋,入侵孙吴的日军沿古“龙奇官道”到达逊别拉河的河谷平原,修铁路、建要塞、造营区,先后有821师团、123师团进入,1941年已有日军八万。

历史事件

胜山要塞简介

1935年,主要用于军事目的的北黑铁路建成后,孙吴日军即从1938年起构筑大型要塞,以抵御和伺机进攻苏联。胜山要塞是第五国境阵地,番号为日本关东军694部队44师团269连队第五国境守备队,简称“五国守”。第一线阵地一系列的江岸监视哨,用高倍望远镜严密观察苏联动向。第二线是胜山主阵地,胜武屯设备指挥部,宿舍和后勤补给部门。大约有三千多劳工在刺刀的危胁下进行了长达8年的建设,建成了20余公里范围地上地下的庞大工程。阵地中山是要塞炮集中的“亚雷高地”。现在从图片可以看到每隔20米直线分布着四个炮台遗址,从地下到地上的发射井10多米深,供大炮升降。当年在此服役的上等兵北原茂卫被俘谴返回国后写了一本回忆录《阿穆尔的流血》,他在书中描述,胜山阵地中有防坦克沟、铁丝网、散兵壕、炮台[2]、机枪掩体等设施,地下兵舍是用高强度水泥浇铸在大山的腹部,洞口伪装成山体一样,地下发电照明,有医院、炊事房、水井、通风与空气消毒装置,现在我们从陈列馆内的胜山全景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时的地下工事群、集群炮台和监视哨。这些足以看出日本侵略中国后,企图通过中国侵略第三国的野心。

胜山要塞的攻克

1945年8月12日,苏联红军越过黑龙江并调集150万大军动用5000多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在4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全面进攻,苏联远东红旗兵团第二集团军下属的苏前兵第3师和第12师主力部队一路军与日军进行了较量,经过一天激战,使日军从胜山要塞败逃。另一路军,在曾家堡、特仓陈地、花贝山、“673”支陈与日军交战,以1945年8月17日花贝山日军123师团司令部挂起白旗为标志,宣布日军投降。

视频

孙吴日本侵华罪证陈列馆 相关视频

铭记历史警示未来—记孙吴日本侵华罪证陈列馆
历史的见证(孙吴日本侵华罪证陈列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