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孔雀竹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孔雀竹芋 原图链接

孔雀竹芋是竹芋科典型的观叶植物,人们也叫它蓝花蕉、五色葛郁金,不过还是孔雀竹芋较为常见。孔雀竹芋为多年生常绿草本,因为叶面上有墨绿色与白色相间的羽状花纹,就像孔雀羽毛上的图案,因而得名。它的奇特性在于:叶片白天舒展,晚上闭合。孔雀竹芋(学名:Calathea makoyana E. Morr.):竹芋科,肖竹芋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株挺拔株高可达60厘米。叶柄紫红色, 叶片薄革质,卵状椭圆形,叶面上有墨绿与白色或淡黄相间的羽状斑纹,就像孔雀尾羽毛上的图案,因而得名。叶片亦有特性:白天舒展,晚间折叠起来。孔雀竹芋原产于巴西,中国有引种栽培。孔雀竹芋是竹芋科典型的观叶植物,风姿绰约,独具魅力。[1]

特征

孔雀竹芋又名蓝花蕉,为竹芋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片长卵形或卵圆形,叶面上有墨绿与白色或淡黄绿色相间的羽状斑纹,并具有独特的金属光泽,好似孔雀的尾羽,因此而得名。株高20~60厘米,叶柄紫红色,从根状茎长出,叶片薄革质,卵状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5~10厘米,黄绿色,在叶的表面绿色上隐约呈现着一种金属光泽,且明亮艳丽,主脉两侧交互排列羽状暗绿色长椭圆形的绒状斑纹,与斑纹相对的叶背面为紫色,左右交互排列,状如美丽的孔雀尾羽,故称孔雀竹芋。叶片有“睡眠运动”,即在夜间叶片从叶鞘部向上延至叶片,呈抱茎折叠,翌晨阳光照射后重新展开,十分有趣。性喜高温、多湿和半阴环境,耐阴性较强,在室内明亮散射光条件下生长良好。生长适温为18~22℃。要求疏松和肥沃的培养土。[2]

习性

孔雀竹芋性喜半阴,温暖、湿润的环境。孔雀竹芋不耐寒,也不耐强光,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栽培时宜给予一定程度的遮阴,并保持温度在12—29℃左右,冬季温度宜维持在16—18℃,春夏两季生长旺盛,需较高空气湿度,可进行喷雾;对土壤要求不甚严,但要求保持适度湿润,生长季节,约2周施一次肥,而冬季土壤可稍干和凉爽,并减少施肥次数。即在它的叶片与叶柄连接处,有一明显膨大的关节,俗称叶枕。叶枕内是贮水细胞,具有调节叶片方位的功能。当温度适宜、湿度大时,叶枕内水分饱满,叶片明显直立,表现出一派生机活力。如果温度高而湿度低,或曝晒于阳光下时,由于叶枕失去水分,则表现萎蔫无力;相反,如果温度低而湿度大,则会造成烂叶、烂根,因此高温、高湿最利于生长。温度降低,应相应降低湿度。[3]

栽培

  • 温度与环境:孔雀竹芋原产于巴西,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怕低温与干风,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差,忌阳光曝晒,夏季应放在荫棚下栽培。当温度高于30℃时,叶缘枯焦,新芽萌发减少,叶片变黄,应经常喷水,以保湿降温。冬季应给予充足阳光。
  • 土壤:孔雀竹芋喜排水好、肥沃、疏松的微酸性腐叶土或培养土。栽培土壤可加入少量腐熟的基肥、腐叶土、泥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成培养土。
  • 水分和肥料:孔雀竹芋喜湿润的环境,在生长季节应给予充足的水分。若冬季低温休眠,则要控制浇水,保持盆土不干燥即可,翌春抽出新叶后,再逐渐正常浇水。孔雀竹芋在生长季节每月追施一次液肥,以补充新老叶更迭所需的养分,并可促进植株健壮,叶色艳丽。缺肥时,植株明显变得矮小,叶色淡黄,金属光泽不鲜。施用肥料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不可过多。一般用0.2%的液肥直接喷洒叶面后,用少量水淋洗以防止肥害,磷、钾肥对新芽萌发和生长也极有利。冬季应停止施肥。
  • 病虫害防治:孔雀竹芋的病虫害较少,但在空气干燥、通风不良的条件下,易生介壳虫、粉虱等,可用25%亚胺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倍液喷杀。[4]

相关视频

孔雀竹芋的养护心得,最全面的爆盆攻略


孔雀竹芋虽然好看好养护,若不知道这一点反而还会害了你

孔雀竹芋

原来竹芋长这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