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姜林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姜林和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姜林和

出生日期;1942年12月

出生地;安徽歙县

国籍;中国

职业;高级工艺美术师

姜林和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

折叠简介

姜林和,男,1942年生于安徽歙县。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姜林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黄山市中国画研究院院长,黄山市书画联谊会副会长,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被聘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人民日报等多家全国知名报刊、杂志以及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南京电视台均作过专题报道。姜林和小传和艺术成就已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美术家传》、《中华群英录》、《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辞典》等30多部辞典。

姜林和,在黄山南麓生活了大半个世纪。“姜林和画展”展出的40余幅作品,让杭城观众真切地看到了姜林和笔下老而绿、苍而润、厚而灵,一幅幅尽显朝气的黄山画卷。姜林和现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黄山市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曾在中国美术馆并先后赴日本新加坡美国举办过个人画展。

职务

是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黄山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黄山市书画院顾问、黄山市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作品特色

姜林和先生擅山水、花卉,力求水、墨、彩的自然交融,战线神、韵、魂的独特魅力,借以宣泄作者满腔热情,从而达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他多次参加国内画展并获奖,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个人画展,共先后赴日本新加坡美国举办个人画展和艺术讲座,出版过三本《姜林和画集》。

经历

来自黄山脚下的画家,潜心研磨着黄山的风韵,继系列作品《黄山魂》后,对黄山的情思,促使他力图将一种全新感受诉诸笔端。如果说黄山之雄伟孕育了他“彩墨山水”的豪放画风,那么以何种意境、何种技法来表现黄山之壮阔、黄山之含蓄,则是眼下姜林和先生正在探索的主题之一了。

姜林和先生此次推出的第二本作品集,是他在山水画探索、创新方面的一个总结。姜先生创作的40余幅画作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师承传统的技法基础上又匠心独运。他的用笔既脱开单一的皴法灵施活用,又在折转提按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山石的特点和沟脊的风骨,如画集中的<黄山松云图>都比较好地表现了“山川之骨”、“山川之气”、“山川之色”和“山川之神”。

姜林和作品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山水画界的同仁皆知:“笔立其形、墨立其面”,姜先生牢记了这个道理。从他的画作里不难看出黄宾虹、刘海粟博大浑厚、雄伟苍劲的影子,又能看到郭传璋、董寿平悠悠无尽的诗情画意。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极其丰富,虽然取之不尽,用之不完,但不能陈陈相因,拟古不化。林和先生创作的黄山,既有笔情,又有墨趣,既有准确合理的造型结构,又有含蓄典雅的色彩。如果与侧重水墨的山水画家相比,林和的画基本上以色彩为主,但他的水墨画也韵味无穷。《龙腾虎跃》、《红叶云里洒群峰》、《观瀑图》就是暖调子的画,让人感到热烈奋发。而《登高看莲花》、《天水合一图》则是冷调子的画,让人感到清秀优美。姜先生的创作实践说明:中国山水画家,适当而巧妙地吸收西画的精华,则有助于国画的创新和提高。

姜先生的绘画作品与他的为人一样朴实无华,山水是抒情达意的彩泼,那么画鸟写意则是他生活中的另一写照。他的花鸟,从来不故作惊人之笔,但格调清新,编入作品集的花鸟画幅与山水作品有着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那种搜索枯肠、故作高深的卖弄,而是用一种质朴的笔触,一抹淳浓的色彩,营造出一片宁静平和的气息,呈献出一派庄重典雅的艺术氛围。姜先生的花鸟画以写意为主,一草一叶绝无僵滞刻板之弊;笔法严谨,布局停匀和谐,所绘花卉翎毛,自呈端庄厚重之气质,又兼有灵动秀逸之韵,他的牡丹注重水、墨、彩的自然交融,充分体现牡丹的雍容华贵,富丽典雅;如<春满乾坤图>色彩深浅参差,疏密有致,鸟和蝴蝶飞鸣其间,典雅之韵与透逸之趣跃然纸上。此图写松繁茂密匝,几根修竹穿插其间,数朵牡丹衬托呼应,却无冗杂凌乱之痕。他的梅花以冷逸、倔强、峭拔的个性扑人眉宇,构图、章法极其讲究,真可谓端庄中见流丽,刚健中含婀娜。

真正的艺术,属于忘我者!在“瑞脑消金兽”的淡香中,姜林和正一心一意干着自己的事业,安然地研究艺术的真谛,寻找跨前一步的契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