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女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女宿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2]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名词解释

女宿,二十八宿之一。为北方第三宿,其星群组合状如箕,亦似"女"字,源于古代人民对星辰的自然崇拜,古时妇女常用簸箕颠簸五谷,去弃糟粕留取精华,故女宿多吉。是古代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

女宿,星官名。二十八宿之一。 也叫"女"、"须女"、"婺女"。属土(以七曜划分为七种),古人设想其为蝠,故亦称女土蝠。有一相关迷信歌诀:女宿值日吉庆多,起造兴工事事昌,葬埋婚姻用此日,三年之内进田庄。

女宿共四星,即宝瓶座ε、μ、4、3。最亮的女宿一(宝瓶ε)仅为四等星。从织女向牛郎作一假想的连线,并延长约一倍的距离,便可找到牛宿。女宿一位于牛宿二星之左。在五月上旬晴朗的南京,可以在日出前南方的半空中找到这二宿。《礼记 月令》中云:"孟夏之月。。。旦婺女中。"就是指如果黎明时看到女宿在南方中天的位置,便知道是初夏来临了。

科技名词

科技名词,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属于科技术语。是科学技术形成、记录、积累、交流、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和工具

统一、规范科技名词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科技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近6万条科技名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