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奥克拉荷马市爆炸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奥克拉荷马市爆炸案
图片来自sohu

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发生在1995年4月19日,是一起针对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市中心艾尔弗雷德·P·默拉联邦大楼发起的本土恐怖主义炸弹袭击。这起爆炸案是2001年的九一一袭击事件发生前,美国本土所遭受最为严重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共计导致168人死亡,另有超过680人受伤,还令方圆16个街区的324幢建筑物受损或被毁,86辆车遭烧毁或由冲击波摧毁,震碎了附近258幢建筑物的玻璃,共计造成至少价值6.52亿美元的破坏。事件发生后,地方、州、联邦和世界各地的机构都开展了大量的救援工作,全美各地都捐出大笔款项。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派出包含665名救援人员的11支城市搜索与救援任务组开展搜救和恢复工作。

爆炸发生仅90分钟后,俄克拉荷马州巡警拦下了驾驶无牌车辆的提摩太·占士·麦克维,并以涉嫌非法携带枪支将其逮捕。很快,法医证据证实麦克维和特里·尼科尔斯与案件有关系,尼科尔斯随即被捕,两人都在几天内受到起诉。侦察人员之后还确定迈克尔·福捷和洛里·福捷夫妇是案件的同谋。麦克维是一位曾参加过海湾战争的退伍军人,对美国的民兵运动抱有同情,他把一辆租来的卡车装满炸药后停在艾尔弗雷德·P·默拉联邦大楼前,然后引爆了炸药。特里·尼科尔斯是麦克维的同谋,他对炸弹的制备进行了协助。麦克维仇视联邦政府,认为政府对1992年的红宝石山脊事件和1993年的韦科惨案处理失当,他把自己的攻击时间定在韦科惨案以多人死亡告终这天的两周年纪念日(韦科惨案发生时麦克维人在现场,甚至有记者访问他)。

官方对案件所进行的调查人称“OKBOMB”,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刑事调查案例。联邦调查局探员进行了28,000次面谈,收集了3.2吨证据,收集的各类资讯有近十亿份。几位炸弹袭击者于1997年受到起诉并全部定罪,麦克维于2001年6月11日以注射执行死刑,尼科尔斯被判处无期徒刑。迈克尔(Michael Fortier)和洛里·福捷(Lori Fortier)夫妇作为污点证人出庭作证指控麦克维和尼科尔斯,其中迈克尔因未能警告联邦政府获刑12年,洛里则通过自己的证词进行控辩交易得到豁免。

这起爆炸案促使联邦政府通过了1996年《反恐怖主义及有效死刑法》,其中收紧了美国人身保护令的应用标准,还通过立法提高了对各地联邦建筑的安全性保护标准来防止今后的恐怖袭击事件。2000年4月19日,俄克拉荷马市国家纪念堂[1] 在原本的默拉联邦大楼旧址落成,纪念爆炸案的受害者,爆炸发生后每年同一时间都会举行纪念活动。

选择目标

麦克维起初只打算摧毁一幢联邦建筑物,但之后他改变了主意,觉得爆炸中死的人越多,越能够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他对潜在攻击目标的选择标准是,其中至少要有三大联邦执法机构的两个:美国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联邦调查局和美国缉毒局。他还把像美国特勤局美国法警之类的其他执法机构视为额外奖励。

麦克维居住在亚利桑那州金曼,他先后考虑过密苏里州、亚利桑那州、德克萨斯州阿肯色州的目标。麦克维在自己授权的传记中表示,他希望把非政府人员的伤亡减少到最低水平,因此排除了位于阿肯色州小岩城高40层的大都会国家银行大厦,因为那里的一楼有家花店。1994年12月,麦克维和福捷前往俄克拉何马城参观了前者选定的目标:艾尔弗雷德·P·默拉联邦大楼。该楼早在1983年10月就曾是白人至上主义组织主之圣约、剑及武装(The Covenant, The Sword, and the Arm of the Lord)的目标,该组织创始人詹姆斯·埃里森(James Ellison)和理查德·斯内尔(Richard Snell)等人曾预谋在“该联邦大楼前(停放)一辆小货车或拖车,并用定时引爆的火箭弹将其炸毁”。之后斯内尔因谋杀两人而被判死刑,这两人与他的炸弹袭击阴谋没有任何关联,最终他的上诉被法院驳回,死刑也在爆炸案发生的同一天执行。

艾尔弗雷德·P·默拉联邦大楼高九层,建于1977年,以一位同名联邦法官命名,大楼中有包括美国缉毒局、美国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社会保障局在内的14家联邦机构,还有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招募办事处。麦克维选中这幢楼一来是因为其前方都是玻璃制的大门和落地窗,预计可以在炸弹的冲击下粉碎,造成尽可能大的伤害,二来还因大楼临近处是广阔且开放式的停车场,可以吸收和消散爆炸的部分威力,保护附近那些非联邦大楼内的人。此外,麦克维还认为大楼周边的广阔空间可以让人拍照时更方便,这样事件的宣传效果也就更好。他计划在1995年4月19日实施这场袭击,这天既是韦科惨案两周年,还是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的220周年。

策划

动机

中针对大卫教派的行动失当导致多人死亡告终作为自己犯下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的理由。]] 爆炸案的两位主谋提摩太·占士·麦克维和特里·尼科尔斯于1988年在班宁堡接受美国陆军基本训练时相识。迈克尔·福捷是麦克维在军中的室友。三人对生存主义有着共同的兴趣。1992年,联邦调查局与兰迪·韦弗(Randy Weaver)之间的对峙以血案告终;1993年,联邦调查局与大卫教派成员因一纸搜查令导致长达51天的僵持也以双方火拼导致多达76人死亡划上句点(当时并不确定是大卫教派成员还是美国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探员首先开火)。麦克维等人对此深感愤怒,认为联邦政府处理失当。1993年3月,麦克维曾在双方对峙期间到访韦科当地,事情结束后又去了一趟。之后他决定透过炸毁一座联邦大楼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