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奚立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奚立峰

来自 澎湃 的图片

奚立峰,男,汉族,于1966年6月生,安徽芜湖人,机械工程专业博士教授。1992年4月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8月参加工作。

1989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5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95年8月起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2年1月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2009年任常务副院长,2014年任院长,2017年5月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2017年8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1]

主要从事生产系统规划与设计、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面上项目、科技部"863"项目、航天及汽车领域产学合作等多项研究项目,发表论文100多篇,培养研究生60余名。主授上海市精品课程《质量管理学》、《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奖励。主要学术兼职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工程资产管理学会始创Fellow、中国质量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联盟副理事长、上海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工业工程与管理》期刊副主编等。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安徽芜湖

出生日期----1966年6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84年9月至1989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仪器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2年9月至1995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1995年8月起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2002年晋升教授。

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9年6月至2014年2月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

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

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

2017年8月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2021年12月,任全国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论文

1,Tangbin Xia, Xiaolei Fang, Nagi Gebraeel, Lifeng Xi, Ershun Pan. Online analytics framework of sensor-driven prognosis and opportunistic maintenance for mass customization. ASME Transactions,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 141(5), 051011: 1-12.

2,Yiping Shao, Yaxiang Yin, Shichang Du, Lifeng Xi. A Surface Connectivity Based Approach for Leakage Channel Prediction in Static Sealing Interface. ASME Transaction on Journal of Tribology. 2019, 141, 062201:1-11.

3,Tangbin Xia, Lifeng Xi, Shichang Du, Lei Xiao, Ershun Pan. Energy-oriented maintenance decision-making for sustainable manufacturing based on energy saving window. ASME Transactions,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 140(5), 051001: 1-12.

4,Tangbin Xia, Xinyang Tao, Lifeng Xi. Operation process rebuilding (OPR)-oriented maintenance policy for changeable system structures.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 14(1), 139-148.

5,Xinyang Tao, Tangbin Xia, Lifeng Xi. Dynamic opportunistic maintenance scheduling for series systems based on 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VLLTW methodology[J]. ASME Transactions,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 139(2), 021009: 1-8.

6,Meng Wang, Te ken, Shichang Du, Lifeng Xi. Tool Wear Monitoring of Wiper Inserts in Multi-insert Face Milling Using 3D Surface Form Indicators. ASME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5, 137(3): 031006.

7,Beixin Xia, Lifeng Xi, Binghai Zhou, Shichang Du. An efficient analytical method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ransfer lines with unreliable machine and finite transfer-delay buff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3, 51(6), 1799-1819.

8,Ci Chen, Li-feng Xi, Bing-hai Zhou,A multiple-criteria real-time scheduling approach for multiple-load carriers subject to LIFO loading constrai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Vol. 49, No.16, 2011,4787–4806

奚立峰

来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的图片

9,S. Du and L. Xi.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on–lin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and identifying process variabil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10, V23(6): 529–542.

10,Yu, Jianbo, Xi, Lifeng , A hybrid learning-based model for on-line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of out-of-control signals in multivariate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47(15), pp 4077-4108, 2009

11,Shichang Du, Lifeng Xi, Ershun Pan. Product Lifecycle-Oriented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Based on Stream of Variation Methodology. Computers in Industry. 2008, 59(2-3): 180-192.

12,Huang R., Meng L., Xi L.F. and Liu C.R.. Modeling and Analyzing a Joint Optimization Policy of Block-Replacement and Spare Inventory With Random-Lead time.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2008, 57(1), 113-124.

13,Shichang Du, Lifeng Xi, Ershun Pan, and C. Richard Liu.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Dimensional Quality of A Serial Multi-station Machining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liability, Quality and Safety Engineering. 2006, 13(5):399-420.

14,杜世昌, 奚立峰, 潘尔顺. 面向质量控制的制造系统可诊断性分析. 机械工程学报. 2006, 42(5): 149-154.

15,Xi Li-feng, Du Shi-chang, Shi Jian-jun. State Space Modeling of Dimensional Machining Errors of Serial-Parallel Hybrid Multi-Stage Machining System.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11, 2005,(Excellent Paper Award)

16,奚立峰,李锐,蔡建国,集成化的特征表示方法及零件定义模型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30(3)

17,奚立峰,蔡建国,工艺规程的AOS树表示及其实现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31(3)

18,奚立峰,李锐,蔡建国,"CAPP系统开发中的功能抽象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主要研究项目

1999.12 -2000.3 上海交运集团"上海交运股份有限公司轿车变速箱换档机构制造公司的精益工厂设计",项目负责人

2000.6-2001.8 上海交运集团"上海龙马神汽车座椅有限公司W-Car/W-Wagon/ Bestop车间设施布局与物流规划设计"项目,项目负责人

2001.1-2002.6 上汽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零缺陷管理",项目负责人

2001.10 - 2004.6 国家"863"CIMS主题项目"基于Agent的制造单元混合式控制系统和车间层可重构装配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 (批准号:2001AA412250),项目负责人

2002.09-2004.12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再制造物流网络的健壮性设计方法的研究"(批准号:02ZH14060), 项目负责人

2002.10 ~2003.8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项目"面向WTO的汽车制造企业的制造系统绩效评价", 项目负责人

2003.10 - 2005.10 国家"863"CIMS主题项目"支持网络化制造以及系统集成的协议、标准、规范技术" (批准号:2003AA414120),项目负责人

2003.10 - 2005.10 国家"863"CIMS主题B类项目"面向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集成系统开发与应用"的车间层信息集成子项(批准号:2003AA414033),项目负责人

2004.3 - 2004.7,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项目"现代质量管理高级质量经理培训",项目负责人

2006.1 - 2008. 12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基于Agent的制造单元控制系统快速重构技术的研究",(批准号:NCET-05-0408), 负责人

2006.3 -2009.2 上海市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海域506"自主车型整车开发子课题"成本企划与控制体系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负责人

2006.8 - 2008.7 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高效智能型立体装卸集装箱码头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 批准号:06DZ11202),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方负责人

2007.1- 2009.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多源多工序加工系统偏差流的建模理论与诊断体系研究",(批准号:50675137 ), 项目负责人

2007.1 - 2009.12 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多工位制造系统制造可靠性评估和控制技术研究(06SG14 )

2007.5 - 2009.4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7500吨海上起重装备浮吊关键技术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参加方负责人

2007.5 – 2009.5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项目:Modeling,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Global Plant Floor Systems,Phase 1: Cost modeling for global plant floor systems,项目负责人

2008.9 - 2010.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重点项目"航天企业典型产品流程再造及制造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

2009.1 - 20014.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复杂装备的数字化设计", 项目批准号:50821003, 创新团队成员

2010.10 - 2013.10 上海飞机制造厂"大型客机总装移动生产线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

奚立峰

来自 凤凰网 的图片

2011.1 - 201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多工序制造过程产品质量智能控制与诊断",项目批准号:51075277,项目负责人;

2011年 - 2014年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发动机两微米工程

2015.01 - 201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考虑多元混合数据与多因素协同作用的广义制造单元形成问题",项目批准号:51475304,项目负责人;

2016.01 - 20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发动机缸体加工多尺度误差流建模理论与协调控制方法",项目批准号:51535007,项目负责人;

2020.01 - 2022.12 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研发项目"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建设项目"子课题"智能决策--智能预测、诊断及维护等理论与技术",项目负责人

讲授课程

质量管理学(上海市精品课程,2008年) - 授课对象:工业工程系三年级本科生, 48学时, 3学分;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 授课对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计划本科生,48学时,3学分

人物荣誉

1995年 中国科学院科学进步二等奖

2001年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青年教师奖

2005年 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

2005年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

2006年 上海市曙光计划人才计划

2009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9年 上海市科学科技奖二等奖

2010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5)

2011年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

2012年 上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3年 上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4年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7年 上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8年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任免信息

2017年9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官网"学校领导"页面更新显示,奚立峰任副校长。

2018年6月4日,教育部研究决定:任命奚立峰为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