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奔腾的松花江(陈宏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奔腾的松花江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奔腾的松花江》中国当代作家陈宏志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奔腾的松花江

如今,孙读博了,那是几年前的事。

孙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那是一所名牌学校,然而,我并不为孙的学业辉煌而沾喜,也不为孙的前途热望而心安,而是因孙去了东北,我有理由去东北一游而庆幸。那时,激情盈满岁月,机遇安排着时间。

那是孙大二的暑假时段,孙请我随行,于是,情与趣涌上心头:那是我平生一次最远,最富激情的旅行。

东北师范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它是仅次于吉林大学的名牌大学,它的本部与吉林大学比邻,校园恢宏壮观,学风温文典维,我虽然上过大学,然东北师大别出风范。

第一天,熟悉校园,孙成了当然的导游,由于学校正式开学,后面的时间,孙就不能陪行了。第二,第三天,独自游览市内的几个景点,如伪满皇宫,长春电影制片厂,净月潭,长春历史博物馆……第四天,报团当地旅行社,游览长白山天池,观赏长白山瀑布。

第四天,凌晨三点半,孙送我进入了旅行团队。那里,一切都是陌生。孙叮嘱再三,方返回学校。当时的我,人生,地生,连精神都陌生了。好在我习惯于这种陌生,在接交与叙谈中,熟悉了关系,热化了氛围,进入氛围中的,全是炽热的情与感。

旅游大巴载着数十颗炽热渴求的心,离开长春,向长白山进发。

进入长白山区,漫山遍野尽一色的白杨树,树之表皮,泛着银灰色的光,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枝枝干干,一律向上,直指天空,好似椽笔一般,勾画着蓝天白云。

山莺追旋着大巴,大巴随着山势起伏迴旋,车轮摩擦着地面,奏响着一曲又一曲的摇篮香曲,全车人进入了童年的梦乡。

导游的导游词,成了游客梦中呓语,“同志们,你们该醒醒了,前面,就是本次旅游的第一站——朝鲜族居民区,在那里,我们可以了解朝鲜族的民风民俗。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但各族人民的民风民俗,人文信仰各不相同,故有诸多的见闻与学习。”

正如导游所言,进入民族村,给人一种崭新的感觉。街道整洁如画,屋舍俨然,栋栋排列,家家垒院,院内果蔬,探头晾日,好一派朝鲜族民的农家风光。朝鲜族民热情亲近,大方好客。室内布局,更是幽雅别致,泛着馨香,深藏画意,入得内室,让人恋室馋情。

街道上,一群群的姑娘,着长裙,挂腰鼓,花枝招展,她们,她们都在为远方来客登台献艺。

离开了民族村,沫染一身朝鲜族民风气息,载着村民的深情厚谊,饱览满腹精神食粮,前往雪山飞湖景区。 雪山飞湖,作为长白山的一大景区,景区以湖面为主要资源,因湖水由长白山的融雪汇集而成,故将此景区命名为雪山飞湖。

其时,有一段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此处是一片山间凹地,当地人称为麻窝地,有两位彝族老妇人,在麻窝地砍麻,砍着砍着,突然跑出三只白鼠,老人毫不留情地将鼠打死。这一下,不知触犯了什么,麻窝地边岩石缝间,涌出三股清泉,将此地越淹越深。两位老人见状,跑到半山腰。此刻,天上乌云密布,雷雨交加,大雨如注。她俩隐约看见一条小青龙,在雨雾中钻到水里。从此,就有了雪山飞湖。

美丽的传说,脍炙人口。

游轮候在码头,游客兴致登船。我在船头寻了一座,其位,让我视野开阔,船在行驶中,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广阔的湖面变小了,两岸青山衔着一湾清水,好似船到了尽头。忽而,船头又露出了一泓清波,两岸连峰倒映于水中,山与水交融在一起,好似一块通透的碧玉,将游轮嵌入其中。穿过一泓水面,进入另一山脚,山就生长在水面上,远远望去,一团团浓雾,从水面腾升于山间,神秘地笼罩着两岸连峰,欲神欲仙,好似隐藏着传说中的那条小青龙。神秘的传说,被湖边连山的浓雾所诠释。

不知绕过了多少道水湾,又进入了一片开阔的水面,那水面上钻出无数颗“青螺”,是小小的山包点缀在水面上。说不定那上面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珍禽异兽,只知道,那些都是极神秘的地方。

游轮在一堵山坝处停靠,望着一湖碧水从闸门内飞出,变得晶莹剔透,溅着如雪的水花,向着远方,去集结它的伴侣,去完成它的事业。

雪山飞湖,是上苍为人类营造的一块碧玉,它将神秘与美丽赐予人间。

大巴车驶进小青峡飘流区,那是一次极乐的飘流。我见过黄河的飘流,牛皮筏在汹涌的黄河浪涛中起伏狂奔,那是用神与力同惊涛骇浪相搏,是勇者的挑战;静谧的山间,溪水淙淙,流着山歌,流出诗韵,这种飘流,则是小家闺秀,幽雅怡神。我驾着小小的皮筏,任水潺游,感受着这山光水色,飘流于这水底蓝天,玩浇着这清泉丽水,捕捉着如梦似幻的怡情,山绿与碧水陶醉着我,心情进入了极致。

小青峡,流着山泉,带着天籁之音,去寻找她的情侣,去组合她的大家庭。

结束了小青峡飘流,已是下午三点半,大巴车将游客送进了大戏台河。

大戏台河景区,位于吉林省长白山黄松浦林场东南六公里。大戏台河,是蒙语“细塔赫”转音,“细塔赫”是种冷水鱼,这条河曾盛产过这种鱼,鱼体型很大,故称“大戏台河”。

黄昏时分,山间树上,河边的亭台楼阁处,亮起了各色的彩灯,上海的大世界,恐怕也难以攀比,这仙美之地,因多了几分灵气,多了几分生机。

此处为原始森林区,参天的乔木,装饰着彩灯,好像连接着九天琼宫,河水流动着五彩缤纷的色,变幻着各式各样的形,这些水,辉煌着她的灵魂,绕着壑,唱着歌,身披七彩霓裳,向着她理想的前方流去。

接近两个小时的色彩熏陶,那天晚上,做了一个七彩梦。

第二天的行程,是此次的主题游程——游天池,观长白山瀑布。

餐后集合时,天上的云层厚厚的,好像在孕育着一种可怕的东西:观天池,遇着雨,那是最可怕的时运。导游在宽慰着游客:“同志们,天会作美的,今天没雨,天池在等着我们呢!”

大巴出行了,厚厚的云层根本不想化开游客的心结。我,眼晴不眨地注视着玻璃窗,生怕厄运的到来…… 两三点雨车前,点撒玻璃窗上,那……是厄运的预报。

“我的运气不佳,下雨了,可能有大雨。”一游客似有失望地说。

“我们上天池的转运站,或许是阵雨,短时间的。”导游安排着说。

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山风呼啸,大雨倾盆。

车在雨中驰骋,游客在车内恐慌,到了转运站,雨还没有停的意思。

游客下得车来,候等着老天发慈心,然而,雨为游客筑起了围墙,不透风的围墙,愈下愈大,将游客困在候车室内。 “游客同志们,天雨路滑,今天,取消去天池的行程,这是为了游客的安全,请大家谅解。”这是调度室内发出的声音,游客的担心,已成现实。

" 我们上长白山,就是为了看天池,可好,白来了。"河南的游客气愤地说。

“我一家四口,损失了一万多元,真倒霉。”四川朋友惋惜地说。

……

议论不休,发泄不止。

"同志们,天不作美,我们也没办法……"导游温和地劝解着说。

“导游同志,那后面怎么着?”

“你们有雨具吗,去看长白山瀑布吧!我们步行是可以的,”导游的方案,大家实施了。

平道不多,快到水库大埧,见有一方石头,冒着热汗,腾着热气,那是一带温泉区,围观者指指点点,我没有滞留,直接上堤,全是山路。看来,要在雨中爬山了,作为一个久练登山的我,是毫不在乎的。

在一处狭窄的石级处,见一同志在石级上艰难地爬行,我三步并着两步,赶上前,见是女的,稍停一瞬,还是前去搀扶,登完石级,那女的千恩万谢,让我面部挂红。

不远处,传来闷闷的雷声,响声越来近,再近前,见一青黛色高高的石壁,挂着一帘白练,直上而下,从青山与蓝天相接处泻下,将百米青崖划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好壮观……”无数游客发出长长的感叹。

“那是九天玉龙,下得凡尘,是来赐福华夏,相约龙的传人的。”一游客极形象地言语。

“不是的,这是玉龙腾空,上天赴会的。”另一游客相驳而赞。

多形象的议论,多完美的设想。

再近前,激流垂泻,撞击崖壁,嘶咬崖石,溅着水花,在空中飞射、起舞。于是又抱成一柱,直冲崖底,穿进水潭,腾起团团白色的雾……壮观,难以言表的壮观。

雨,还在持续地下着,可始终压抑不住观瀑者的激情……

“咱们没见着天池,见见天池的水,也知足了。”一稍有掌故的游客说。 水从潭内溢出,穿谷绕壑,汇成小溪,流向远方。

没有见着大天池,导游带着我们一览小天池,然而,小天池可就逊色多了。

游客满怀观瀑的余兴,登车返程,说也怪,雨也下累了,天,真的弄人。

天边一片晚霞,铺染着大地,给田野一份清新。

“导游,这溪水源自天池,流向何方?”我望着路旁的小溪,向导游咨询。

“天池之水,是松花江的一支源头,你不要看这小小的溪流,这便是松花江呢。松花江,东北的内陆河流,到了哈尔滨,便可见到它壮阔身影。其出口,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三江口是它的终点,与黑龙江汇合,组成混同江。水色可不一样,松花江之水呈黄色,带有较多的泥沙;黑龙江之水,呈青墨色,好长一线,泾渭分明,你们去了三江口,可一睹芳颜。”

我回味着,满足了导游的简介。

原来,长白山那些山泉、溪流都是在壮大着松花江的力量。

周五,结束了长白山之旅。

周五晚上,与孙计议,向东走,到哈尔滨去,孙不放心我继续独行,便利用周六周日,随我同行。

列车上,相识了一位从河南去哈尔滨就读的博士生,车上,叙谈投机,孙在旁馋着"博士"的味道,在孙的心灵深处,埋下读博的种子。

叙谈中,三个多小时,便到达了哈尔滨站。

孙利用手机,预订了一家旅社,又利用手机导航,进入这家旅社,一切都是现代化,年轻人,时代的先行者。不合时宜的老人,得用很多的时间去打发,我佩服年轻人。

下午,就餐后,前往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渗透着东北特色的街道,尽一色的俄罗斯式的仿古建筑,正统的南方人,该大开眼界了。我,东张西望,目不暇接,恰似刘姥姥进入大观园,显现出十足的陌生相。

孙很适应,很在行,成了我十足的导游。

中央大街,地面全是古老的青砖铺就,重型车辆是不允许在上面行驶的。古老的地砖,记载着这里的年轮,述说着这里的人文历史;街道的房屋,大都是尖顶建筑,起伏突兀的房屋,为蓝天画线,色调斑斓的屋面,活跃着街道的氛围;各色人种,各式人群,在舒展着他们各自的幸福:唱戏的,跳舞的,弹琴的,书画的,我也乐在其中。

中央大街的东头,是斯大林公园,公园就设在江边,涛涛的江水倒映着公园,增添了江水的绿色,激活着无限的生机。

园中央是标志性的斯大林雕塑园标建筑,园标高高耸立,傲然凌空,偏西的太阳照着园标,闪着熠熠的光。

公园以涛涛的江水为背景,记录着过往的故事……

江的对面,大堤的比邻,那里有一颗江边明珠——太阳岛风景区。“东北抗联纪念园,位于太阳岛风景区的核心区,占地面积3,6公顷,如今,已成了东北抗日教育和纪念基地。基调以起伏的地形,参天的大树,蜿蜒的流水寓示着白山黑水间的抗日战场。在蓝天映照下的主题雕塑,抗联营地,巨石,构成一幅抗联战斗生活的历史画面。

整个纪念园依堤傍水,60米长的巨型浮雕,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战胜利至建园当年的时段;浮雕中14棵苍松,象征了东北抗日联军I4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艰苦岁月;草丛中抗联战士和十一匹骏马组成的马队,象征东北抗联11路大军。东北抗日联军纪念园的园铭,记录了东北抗联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

“石粒子”壁上浮雕,展示了杨靖宇,赵一曼,赵尚志等抗联战士的英勇事迹;开阔草地中的马队,或身着皮袄,或高举红旗,或挥舞马刀,或平端步枪,栩栩如生,再现了抗联的战斗生活。

园中有一棵奇特的树,称之为抗联树,树干虽已枯干,但其躯干处,已长出子树,子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象征着抗联英雄虽已故去,但革命的火种世代延续,抗联精神,永垂不朽。

我和孙离开了抗日纪念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坐着返程的游轮,凝望着涛涛的松花江水,想着70年前的艰苦岁月,沉重的心情改变了旅游的欢悦。汹涌奔腾,长流不息的松花江水呀!你是70年前血与泪的愤怒,你是东北人民痛苦生活的见证。耳畔好像响起了痛苦的歌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畔,那里有……”歌声,流露了国土沦陷的痛苦,歌声呼唤着全国国民……那是不愿忘国灭种的歌声。

松花江,汇集着东北众多的水系,集结着东北人民十四年的血与泪。

伪满皇宫,在述说着东北的过去,牢记屈辱的历史,永葆辉煌岁月

感谢孙,让我平添了对东北天、地、人的见识,对历史的认知,对情感的洗礼。历时九天,完成了黄金般的旅行。 奔腾的松花江,激荡着我的人生。[1]

作者简介

陈宏志,湖北大冶,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