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之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天平之甍》,日本长篇小说。井上靖著。1957年连载于日本《中央公论》杂志,同年中央公论社出版单行本。第1版中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7年出版,第2版中译本1980年出版,楼适夷译。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5章,中译本约8.4万字。取材于中国唐代鉴真法师渡日传法史迹:公元733年(日本圣武天皇天平5年),第9次遣唐船从难波津(今大阪港)启航前往中国,船上的遣唐使团中有4名留学僧普照、荣睿、戒融、玄朗。4个月后他们到达洛阳、长安,开始不同的留唐生涯。荣睿和普照苦学修行,为报效祖国决意请唐朝高僧赴日传授戒律;戒融不安于埋头读书,却结交广泛,打算走遍广阔的大唐,后终于托钵云游,音信杳无;玄朗胆小怕死,不愿冒险回国,最后娶了唐女为妻,归俗唐土。在荣睿和普照的诚恳请求下,唐朝高僧鉴真法师不顾社会阻力和地理障碍,毅然发愿东渡日本,在前后11年间,6次起行,5度失败,航海3次,历尽千辛万苦;在渡日路途中,荣睿历经折挫,献出了生命;老留学僧业行把呕心沥血、花了数十年抄成的大批经卷,连同自己的生命共沉万顷海底。坚定的信念使普照伴随鉴真师弟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渡日成功,而鉴真因操劳过度也双目失明。鉴真大师赴日后,设坛授戒,讲经传道,修建佛寺,影响遍及日本。在他精心建造的奈良唐招提寺,有一对从中国运来的鸱尾装饰在大殿屋脊两端的甍上,象征当时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血肉因缘。
本书以艺术创作的手法,生动地描述鉴真东渡这一历史事件及几位中日历史人物的悲壮遭遇和动人事迹,有力地表现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艰苦卓绝的历史过程。书中细腻的心理刻画、浓重的抒情及古朴的风格赢得读者的赞誉,被认为是作者历史小说中的代表作。为此,作者获得1958年度日本文部大臣奖。
作者介绍
井上靖(1907—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日本艺术院会员。生于军医家庭,童年在原籍静冈县乡村度过,1936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哲学专业,大学期间发表长篇征文小说《流转》获千叶龟雄大众文学奖。毕业后入大阪每日新闻社,后应征入伍赴中国,次年因病回国任美术记者。1949年发表小说《猎枪》、《斗牛》,获日本最高文学奖“芥川奖”,后不断发表多种题材的佳作,成为战后日本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1976年获日本国家文化勋章。主要著作有《楼兰》、《敦煌》、《苍狼》、《风涛》、《天平之甍》、《冰壁》、《海峡》、《群舞》、《花坛》等长篇及6部巨作《海神》等。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1]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书以专著为主,少数是全集、选集,以及在科学上有开创性的论文[2],公认的有很高价值的单篇文学作品。以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为主要对象。
视频
天平之甍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文献的概念,豆丁网,2008-11-13
- ↑ 著作与论文的优势对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