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坑地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天坑地縫景區位於奉節縣城南岸70多KM處,北靠聞名世界的長江三峽,與瞿塘峽緊密相連,與馳名中外的大寧河小三峽隔江相望。小寨天坑位於距奉節縣城83公里的興隆鎮小寨村,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地縫全長14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從興隆場大象山至遲谷槽,長約8公里,為隱伏於地下的暗縫。縫兩壁陡峭如刀切,是典型的「一線天」峽谷景觀。縫底有落水洞,暴雨後有水流。下段由天坑至迷宮峽,是長約6公里的暗洞,1994年8月,由英國洞穴探險家探通。天坑地縫風景區1999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預備清單」,2004年初,國務院正式批准天坑地縫景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小寨天坑

小寨天坑位於距奉節縣城83公里的興隆鎮小寨村,「天坑」在地理學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坑口地面標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兩級台地:位於300米深處的一級台地,寬2—10米,台地有兩間房屋,曾有人隱居;另一級台地位於400米深處,呈斜坡狀,坡地上草木叢生,坑壁有幾個懸泉飛瀉坑底。坑底下邊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個「天窗」。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岩溶系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峽地縫補給,自迷宮峽排泄,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公里。天井峽地縫距小寨天坑15公里。地面有一條天然縫隙,當地稱天井峽地縫。地縫全長14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從興隆場大象山至遲谷槽,長約8公里,為隱伏於地下的暗縫。由興隆鎮大象山天井峽能進入縫底,通行長度為3.5公里。縫深80——200米,底寬3——30米,縫兩壁陡峭如刀切,是典型的「一線天」峽谷景觀。縫底有落水洞,暴雨後有水流。下段由天坑至迷宮峽,是長約6公里的暗洞,1994年8月,由英國洞穴探險家探通。天坑地縫風景區1999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預備清單」,2004年初,國務院正式批准天坑地縫景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天坑位於奉節縣荊竹鄉小寨村,口部最大直徑626米,最小直徑537米,坑底最大直徑522米, 垂直高度666.2米,總容積11934.8萬立方米,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積最大的岩溶漏斗[1]。天坑口四面絕壁,如斧劈刀削, 宏偉壯觀。坑中有無數幽深莫測的洞穴和一條洶湧澎湃的暗河。中西探險家曾多次深入天坑探險,探明天坑中暗河經出水洞流向迷宮河, 推測天坑中暗河來自神秘的大地縫。

從坑口到坑底有一條蜿蜒曲折的梯道,總長度2.7公里(2800餘步台階)地縫是兩座平行山巒間凹下去呈「V」字形的一條大裂縫, 它發源於奉節縣長安鄉火燒二壩,全長37公里。地縫上段地勢開闊,林木繁茂,小橋流水;中段逼仄如巷,寬處達70米左右,最窄處僅容一人通行,最深處達900米,溪水自「黑眼」一帶注入地下暗河,形成干谷;下段是地下峽谷,中外探險家曾多次深入地縫中探險,專家推測地縫暗河流向了小寨天坑。

地縫

地縫天井峽一段,上部寬10至30米,谷底寬僅1至30米,懸崖最深處達300米,是一條世界罕見的「一線天」景觀。同時, 崇山峻岭中清澈碧透的涓涓溪流, 原始草場和繁茂的森林, 又組成了一個世外桃源的人間仙境。由於這裡海拔在1000米以上, 又成為了避暑觀賞雪景的最好場所。而且這裡的山鄉風情, 更象一首濃郁的土家族情歌,其純樸的民俗民風讓無數中外遊人留連忘返。

如果走在我國西南部連綿的群山之中,突然眼前會露出一個巨大的坑洞,坑周圍的懸崖峭壁十分陡直,好像斧砍刀削一般,絕壁中間圍成的坑洞則猶如像一張大嘴一樣對着蒼天,橫亘在山間。這種奇異的自然景觀,民間俗稱「天坑」,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神奇造化之謎。

天坑成因

天坑通常有着巨大的容積,由陡峭而岩壁圈起來,深陷成井狀或者桶狀輪廓的地表特徵。天坑一般在厚度特別大、地下水位特別深的可溶性岩層中[2]。天坑一般從地面通往地下,平均寬度與深度均大於100米,底部與地下河相連接(或者地下河道曾經存在,但已遷移)。

仰面朝天的「天坑」學名叫做喀斯特漏斗或岩溶漏斗。其形成原因是在可溶性岩石大片分布且降雨比較豐富的地區,地表水沿着可溶性岩石表面的垂直裂隙向下滲漏,裂隙不斷被溶蝕擴大,從而在距地面較淺的地方開始形成隱藏的孔洞。

隨着孔洞的擴大,地表的土體逐步崩落,最後便形成大漏斗。世界上的天坑主要分布在中國、俄羅斯墨西哥斯洛文尼亞等地。近年來,我國西南各省屢次發現天坑。當科學工作者揭開這些天坑的面紗,一個個奇異的天坑驚奇轟動了世界

視頻

天坑地縫 相關視頻

中國第一坑,世界上最美景觀的天坑地縫,就在中國重慶
重慶奉節小寨天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