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天国砥柱李秀成缘何兵败?(侯文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国砥柱李秀成缘何兵败?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天国砥柱李秀成缘何兵败?》中国当代作家侯文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天国砥柱李秀成缘何兵败?

堪称军事家、政治家和民族英雄的李秀成的确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优秀统帅将领,其头衔的取得绝非浪得虚名,请看以下历史,即可鼓掌通过。

早年艰辛生活的磨练造就了其外柔内刚的性格,柔是委婉从顺,属于外在因素;刚是刚强勇敢,属于内在禀赋;这是刚柔相济的有机组合。其辉煌成就当推天京事变之后的靓丽登场,而且随处可圈可点。

作为军事家,他当之无愧。自1856年春起,他随燕王秦日刚解镇江之围、大败吉尔康阿,又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连破清营一百二十余座,占领扬州。后又联合陈玉成大破清军,引兵北上六安、霍邱,与捻军张洛行合兵,晋封合天侯。乌衣会师陈玉成,大败德兴阿,再破江北大营。后又与陈玉成取得三河大捷,全歼湘军悍将李续宾部,受封忠王。其后,清军组建江南大营,重围天京,李秀成强请领军出京,连下安徽广德,浙江安吉、长兴等地,并与杨辅清、李世贤等会师建平,数军分进合击,再破江南大营。后来苏州既失,无锡、宁波、绍兴、余姚、金华、温州等多处太平军也陆续撤屯,屯扎富阳,后来富阳竟然又被攻陷,杭州也岌岌可危。忠王眼见天京不能再守,回京后力劝天王“让城别走”,他言辞恳切,竭尽忠诚,痛切陈词,甚至愿死殿前,以圆所请。但天王还是断然拒绝,严辞斥责。忠王泪出朝门,众臣涌来劝慰,百姓流涕呼留,然大势已去。假若出走呢?就连堂弟侍王李世贤也劝其别作他谋,不要回京,未从的结果就是如此的残酷无情,须知出走肯定会别有洞天,洪秀全错失良机自是有目共睹的触目惊心。 作为政治家,他老成持重。苏南地区清妖苛赋极重,以致民不聊生。忠王克复苏州后,奏陈天王,下诏减轻田赋。李秀成先后设立苏福省和天浙省,推行“着佃征粮”政策,顺应农民要求发放“田凭”,农民“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致使苏南 “稻堆蔽场,无路可走”,一片“丰年景象。”忠王还鼓励发展工商业,凡做生意可先具呈请领本钱,货物售卖后,缴还本钱七成,使其永有本钱周转。这也使得苏州“百货云屯,流民雨集,盛于未乱时倍蓰。”他还上书请求洪秀全“择才而用,定制恤民,申严法令,肃正朝纲,明正赏罚,依古制而惠四方”“礼而恤下,宽刑以待万方,轻世人粮税。”

太平军克复苏州以前,苏松嘉湖广大太湖地区,就有一种恶霸、流氓组织的枪船,千百成群,四乡开设赌场,在湖上抢劫,为非作歹,祸害百姓。太平军进军此地之时,部分枪船就帮助清朝统治者抗拒太平军。李秀成审时度势,定下欲擒故纵之计,用官爵广封枪船头目,笼络诱劝,使此等匪帮陷入圈套,万劫难复。李秀成回救天京,为弭后方隐忧,一声号令,苏松嘉湖各地军队同时行动,太湖枪船一时绝迹。李秀成生平对待敌人,往往采取这类外柔内刚的手段,而且屡试屡验。同时苏南还流传着许多歌颂李秀成的民歌,一首唱道:“春天里百花开,忠王一到宜兴来,我伲的嘴巴都笑开。夏天里来流水长,哪有忠王的情义长,我伲看见忠王像见亲爹娘。秋天里来稻子黄,割下稻子打成谷,送给忠王当军粮。冬天里来雪茫茫,我伲一家在炉旁,说起忠王的恩情日夜都不忘。”

作为民族英雄,他事迹可歌可泣。随着清政府所签《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丧权辱国,列强态度对清廷由打击而转拉拢,最后助清共攻太平天国。值于此时,李秀成所领太平军担负起反外国侵略的伟大任务。清江苏巡抚李鸿章淮军勾结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连陷太仓、昆山和吴江,法人德克碑常捷军也紧步其后干涉中国内政,其后攻破宁波、绍兴等地,迫近杭州,太平军也一败千里。于是,李秀成决定进军上海,清苏道吴煦等雇佣美人华尔募集暴徒组成洋枪队,顽强对抗太平军。忠王和干王洪仁玕照会英国使节,声明收复松江、上海的必要,并宣布对外国的平等互惠的通商政策。普鲁斯竟然置之不理。而且华尔洋枪队反而进犯青浦,李秀成大败洋枪队,打伤华尔,击毙洋枪队三分之一。继而进抵上海,对外侨加以保护。英法侵略者则下令军队用军舰大炮和来福枪轰击太平军。 英国海军提督何伯、参赞巴夏礼趁借天国安庆陷落的危机,窜跑天京,提出平分中国推翻清朝的谈判条件,遭到天国严词拒绝,双方决裂。李秀成克复杭州后,传檄外夷,“倘不遵我王化,而转助逆为恶,相与我师抗敌,则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此时英法已然手握《北京条约》,满夷互相勾结,狼狈为奸。英国海陆军提督何伯、士迪佛立,法国海军提督卜罗德军屯上海,连同华尔与清军联合,反攻天国。并且连陷嘉定、青浦,进犯太仓,自松江、泗泾、青浦、嘉定、宝山、上海连营一百多座,城城都有侵略军把守。李秀成迎敌大战于太仓,力破敌阵,卜罗德被毙奉贤,并围困英提督士迪佛立,后者无奈焚城突围,逃回上海。李秀成穷追猛打,围住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后者被生擒。克青浦后,李秀成一路扫荡泗泾、太仓、松江,大破敌营一百三十多座,将华尔围于松江城内,外国鬼子往救,依然被忠王打败,李秀成说及军威:“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节节胜利之时,曾国荃湘军先后攻陷芜湖、巢县、无为、和州、运漕、东西梁山、太平关,直犯天京。天王诏旨,严令李秀成立刻撤兵,回救天京。虽然忠王不曾完成驱逐外虏大业,极可痛惜,但忠王给予外夷以迎头痛击,将其打至一败再败,不敢见仗,表现出国人无比坚强的反侵略战斗精神。

这样一个类同万民拥戴的岳飞戚继光一样的民族英雄何以最后败亡呢?原因看来有以下三点:

一是天王洪秀全的确昏庸无道了。身居内宫,享乐腐化的天王先是为杨秀清所逼,致使韦杨内讧,伤及天朝元气;后又猜疑翼王,掣肘朝政,逼走达开;最后滥封诸王多达千人,腐败成风,江河日下;即使陈玉成李秀成也在猜忌打压的范畴;天朝人心不稳,耆老士兵也都未得好处,甚至夫妻不能同居,维系人心的拜上帝会偶像随着天京事变而土崩瓦解也与事实不符;满清除却全国调兵围剿,还有的就是洋人和团练的联合绞杀。太平军已然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下突围自是难上加难。“让城别走”的切实可行计策也被否定更使太平天国雪上加霜。

二是中外反动势力也已狼狈为奸了。列强的干预开始粉墨登场也是太平军的梦魇诅咒,英法美等国组织的洋枪队耗费了李秀成大量的精力,多次征战的恶性消耗受益者却是清妖,它迟延了忠王进击它的稳固后方的必要进程,也给予清妖调兵遣将疯狂反扑的必要机会。而此时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枭雄却个个踌躇满志,伺机从不同角度蚂蚁啃象地蚕食太平天国漏洞百出的防守点线,大厦将倾的兵败如山倒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纵使再有几个陈玉成、李秀成也的确是无力回天了。

三是散沙的天国内部腐败积重难返了。大敌当前,本该万众一心,共同对敌,但此时的天平天国没有最初一呼百应的领导核心,首义诸王非死则讧,后起之秀的青年将领虽则英勇搏战,但内部从来都是多受掣肘,洪氏集团除却洪仁玕才德皆具之外,其余碌碌无为不说,还百般消耗内部实力,而洪秀全没能拿出有效的方略惩治腐败,凝聚人心,不败何在?受封诸王各自为政,不听号令,人心涣散。何况天京从来都处于江南江北大营的重重围困,一俟果熟蒂落,坐守待毙的天王皇冠也只有轰然落地的无可奈何。

那么忠王李秀成是否真的变节投敌了呢?看来没有。主要依据还是《我的自述》,须知原文五万多字,今见字数仅有三万三千多字,删削两万多字,里面隐情肯定密不可言,否则老谋深算的曾国藩不会秘不示人?而且自述之中并无投降变节的蛛丝马迹,断章截句原本并不足取,似乎李秀成与曾国藩有一定的心有灵犀的默契,类同姜维复国暂时合作钟会的可能。但就是那一万字才是历史的真相,现在谁能知道呢?还有的就是幼主洪天福贵都是被李秀成让马出逃而自己才被俘虏身陷囹圄的,哪个叛徒能把自己留给敌人,而让主子遁逃?曾国荃因其弟曾国华战死三河镇,曾动用割臂骨肉的残酷刑罚,但被李秀成痛斥:“两军对战,各忠其主,当有损伤,何如此也?”而且李秀成死得光明磊落,毫无戚容,谈笑自若,并写有十句绝命诗叙其尽忠之意:李鸿章给曾国藩信中,也曾表示阅完《李秀成自述》之后,赞誉李秀成是“英雄人物。”

那么看来,李秀成之死似乎还是明珠暗投的可悲,当时洪秀全的内部腐败及其清军和洋人的外部施压都是李秀成及其太平天国失败悲剧的潜在原因,换言之,即使换个岳飞、戚继光、袁崇焕甚至郑成功,也是无能为力的可悲可叹!病入膏肓的死人谁能救活呢?何况还是刚愎自用的庸主洪秀全,我没有说洪秀全是英明君主,这点历史也是如此评价。李秀成尽力了,李秀成也死得其所了,幸好曾国藩没有凌迟这一民族英雄,这也是他的造化所在了,他比林凤祥、李开芳、石达开、洪天福贵、陈玉成及其洪仁玕等人确实有了阴德的庇佑,是为天国第一俊杰啊,崇祯皇帝和曾国藩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毋庸置疑。[1]

作者简介

侯文君,山东沂源人,中学退休语文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