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冠啄木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黄冠啄木鸟 |
中文名称:大黄冠啄木鸟 目 :今颚总目、雀形目 属 :绿啄木鸟属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门 : 脊索动物门 种 : 鸟 纲 :鸟纲 亚 纲 :今鸟亚纲 拉丁学名 :Picus flavinucha 科 :啄木鸟科 界 : 动物界 |
大黄冠啄木鸟(学名:Picus flavinucha)为啄木鸟科绿啄木鸟属的鸟类[1] 。是体形较大的绿色啄木鸟。喉黄色,具形长的黄色羽冠,尾黑[2] 。翅上飞羽具黑色及褐色横斑,体羽局部绿色。与黄冠绿啄木鸟的区别在头部无红色[3] 。是喧闹的啄木鸟,有时以小家族为群活动[4] 。以昆虫为主食,亦吃浆果。为常见的留鸟。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东南亚及苏门答腊岛[5] 。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 大黄冠啄木鸟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鸟纲 目: 鴷形目 科: 啄木鸟科 属: 绿啄木鸟属 种: 大黄冠啄木鸟 亚种: 7种 命名时间: Gould,1834 英文名称: Greater,Yellownape 目录
外形特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分布范围繁殖方式亚种分化保护级别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大黄冠啄木鸟的雄鸟额、头顶和头侧暗橄榄褐色,额和头顶缀有棕栗色,枕冠金黄色或橙黄色,整个上体和内侧飞羽辉黄绿色,初级飞羽黑褐色,除翼端外,概具宽阔的深棕色横斑;内侧飞羽外翈绿色,内翈
黑色,具深棕色横斑。其余两翅表面与背同色,尾羽黑褐色,中央尾羽基部羽缘绿色。颏、喉柠檬黄色。前颈褐色沾绿,杂有白色条纹。胸暗橄榄褐色,其余下体逐渐转为橄榄灰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上喉
栗色,下喉白色而具粗著的黑色纵纹。虹膜棕红色,嘴铅灰色,先端淡黄色,脚和趾铅灰沾绿,爪角褐色。
体重♂155-180g,♀122-138g;体长♂310-360mm,♀299-332mm;嘴峰♂35-40mm,♀24-34mm;翅♂160-178mm,♀145-152mm;尾♂118-142mm,♀109-122mm;跗蹠♂28-31mm,♀24-28mm。[1]
(注:雄性——♂;雌性——♀)
注:大黄冠啄木鸟图册网址[2]
编辑本段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中、低山常绿阔叶林内。罕见于海拔800~2000米的亚热带混交林、松林及次生丛。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主要以昆虫为食,有时也吃植物种子和浆果。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多往返于树干间,沿树干攀缘和觅食,有时也到地上活动和觅食。飞行呈波浪式。叫声和黑枕绿啄木鸟相似,主要为慢声的“chup”或“chup,
chup”继以断续的急音。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大黄冠啄木鸟 |
中文名称:大黄冠啄木鸟 |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
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
巴布亚新几内亚。
编辑本段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通常营巢于树洞中。多选择腐朽的树干凿巢,巢洞由雌雄亲鸟自己啄凿而成。巢洞距地高一般为1.5-6m,多在3-5m之间。每窝产卵3-4枚,有时少至2枚和多至5枚。卵白色,大小为26-32mm×21-
24mm。雌雄轮流孵卵。
编辑本段亚种分化
1. Picus flavinucha flavinucha分布于印度,缅甸,中国(四川,云南)和越南北部。
2.Picus flavinucha ricketti分布于越南北部地区,中国福建
3. Picus flavinucha pierrei分布于泰国和越南
4. Picus flavinucha styani分布于中国海南岛。
5. Picus flavinucha wrayi分布于马来高地。
6. Picus flavinucha mystacalis分布于苏门答腊岛北部地区。
7. Picus flavinucha korinchi分布于苏门答腊岛西南部。
编辑本段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
视频
大黄冠啄木鸟-斑胸噪鹛-黑额树鹊觅食合集
聪明的啄木鸟把狗骗得团团转!
参考资料
- ↑ 大黄冠啄木鸟(学名:Picus flavinucha)为啄木鸟科绿啄木鸟属的鸟类,百度百科 2020-4-7
- ↑ 是体形较大的绿色啄木鸟。喉黄色,具形长的黄色羽冠,尾黑,太平洋电脑网 -2019-4-18
- ↑ 翅上飞羽具黑色及褐色横斑,体羽局部绿色。与黄冠绿啄木鸟的区别在头部无红色,有道词典 - 2020-3-8 -
- ↑ 是喧闹的啄木鸟,有时以小家族为群活动,搜狐, 2014-06-27
- ↑ 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南部、东南亚及苏门答腊岛,搜狗百科 -20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