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花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花鹨
Richard's Pipit

原图链结 图片来自flickr
Hiyashi Haka 拍摄

基本资料

学名     Anthus richari

目/科/属  雀形/鹡鸰/鹨

迁徏状态   冬候鸟/台湾

普遍性    不普遍

体长/体重  17-18cm/21-40g

别名:田鹨理氏鹨,雌雄同型。虹膜暗褐色。下嘴粉褐、上嘴及嘴先黑褐色。脚粉肉色,后爪甚长、明显长于后趾。

  • 北方亚种成鸟:
  1. 体上褐色略带灰。头上有黑褐色纵纹,有明显乳黄色眉线及不甚明显黑褐色过眼线,耳羽褐色。颏及喉近白,有黑褐色颚线。
  2. 体背具黑褐纵斑及淡色羽缘,中覆羽为黑色轴斑较狭长呈尖角状或菱形状。尾羽为暗褐色,外侧尾羽白色。
  3. 胸、胁皮黄,腹至尾下覆羽近白。颈侧及胸有明显黑色纵斑。
  4. 飞行时,呈不明颢波浪状。
  • 亚成鸟羽翼覆羽及三级飞羽羽缘较白。
  • 华东亚种sinensis体型较小,身形略矮,脚爪略短,体背具淡色纵纹也较明显,容易与布莱氏鹨混淆。

栖地&习性

任何开阔林间乡村空地、河滩、草地及农耕地。停栖姿态挺立,落地前常有定点振翅动作。

单独或三两只小群在地面行走觅食。主要食物是成虫和幼虫,尤其是甲虫(鞘翅目)和蚱蜢直翅目)。

繁殖期

主要是4月至7月。巢窝以粗草和根筑成,内衬以精细材料。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在整个范围的大部分区域中常见且普遍。

鸣声

发出“啾咿-啾咿-啾咿-”

外观相似性

布莱氏鹨体型较小而纤细,嘴较小而尖,站姿较平。体背淡色纵纹也较明显,中覆羽为黑色轴斑较宽,呈桃尖状。腹面经常为较一致的皮黄色。上胸纵纹较稀疏,脚及后爪均较短,后爪约等于后趾长度。

分布

亚种和分布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田鹨 (理氏鹨) Richard’s Pipit
屏东县的大花鹨Richard's Pipit(2019 04 2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