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老山公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老山公路

图片来自MAPIO
长度    5公里(3.1英哩)

起点    小沥源大老山隧道新界入口

终点    马料水吐露港公路

通车    1991年6月26日

大老山公路英语:Tate's Cairn Highway),是香港2号干线的末段,连接大老山隧道沙田出口及沙田马料水。全路段均为三线双程分隔公路,车速限制为每小时80公里。

公路北面由9号干线吐露港公路的马料水交汇处起,以桥梁横跨城门河,设分层交汇处与马鞍山路交汇连接马鞍山和西贡半岛;后沿城门河岸向西南行至石门交汇处转向南至小沥源,至大老山隧道收费广场为止,当中有支路连接1号干线沙田路(称为沙沥公路)。公路中央分隔带为港铁屯马线

历史

T5路及T6路连接第二条连接九龙与新界的隧道大老山隧道,于1988年获立法局通过兴建,惟部分路段比大老山隧道更早通车。

马鞍山路在规划时,曾包括大老山公路石门交汇处至马鞍山路路段,相关路段的南行线早于1986年便已通车。1988年大老山隧道获立法局通过兴建,为配合隧道工程,当局随即为马鞍山路升格为主干道,直驳当时规划的T5路,并加建石门交汇处。1989年石门交汇处至马鞍山路段北行线路段亦通车,并且于亚公角渔民新村对出另辟辅助道路亚公角街。T5路及T6路于1991年6月26日与大老山隧道及观塘绕道第三期“大老山隧道引道及太子道交汇处”同时通车,原马鞍山路缩短至T6路以北,剩馀路段改称T5路,构成一条贯通新界东北及香港岛的走廊,即现时的二号干线。

1992年1月31日,T5路的沙田路至大老山隧道段改名为“沙沥公路”,大老山隧道至马鞍山路段则联同横跨城门河的T6路合并为“大老山公路”。

结构

大老山公路是一条4.5公里长的三线双程分隔公路,连接大老山隧道及吐露港公路,中途有多条支路连接沙沥公路、亚公角街及马鞍山路等。大老山公路南面连接大老山隧道,亦是其隧道收费广场所在。

使用状况

大老山公路直通大老山隧道,让新界东来往九龙东及港岛的交通更便捷,避过一号干线在沙田及九龙经常挤塞的路段。

大老山公路亦是唯一由沙田通往马鞍山新市镇的快速公路,车辆除了能透过此前往大老山隧道,亦能经沙沥公路前往狮子山隧道。尽管如此,为了服务富安花园、亚公角、石门及沙田第一城等地及往返沙田医院的乘客,大部份马鞍山的专营巴士路线均不途经大老山公路或只途经大老山隧道收费广场一段的大老山公路。

事实上,于2014年沙田区区域性巴士路线重组和2018-2019年度巴士路线计划中,九巴及运输署曾建议40S、40X、87D及89D等线不经亚公角街而改经大老山公路(马鞍山至小沥源段)却遭富安花园区议员强烈反对和要求而搁置或修改方案改经亚公角街。

视频

10分钟经大老山、东隧去石澳 (快镜)

参考文献

  • 容伟钊著,《香港巴士掌故系列-二十世纪新界东区巴士路线发展史》,BSI出版
  • 容伟钊著,《巴士路线发展纲要(3)-沙田,大埔,北区》,BSI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