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盛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盛魁(清代对蒙贸易商号)

大盛魁商号是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二万头,活动地区包括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今乌兰巴托)、恰克图、内蒙古各盟旗、新疆乌鲁木齐、库车、伊犁和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极盛时,几乎垄断了蒙古牧区市场,蒙古的王公贵族及牧民大多都是它的债务人。1929年,大盛魁歇业。不过,歇业后的大盛魁一直处于半关门状态,一直到1947年,大盛魁才彻底散伙。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大盛魁
  • 朝 代 :清代
  • 性 质 ;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
  • 开创人 ;山西人

简介

大盛魁商号是清代山西人开办的对蒙贸易的最大商号,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二万头,活动地区包括喀尔喀四大部、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今乌兰巴托)、恰克图、内蒙各盟旗、新疆乌鲁木齐、库车、伊犁和俄国西伯利亚、莫斯科等地,其资本十分雄厚,声称其资产可用五十两重的银元宝,铺一条从库伦到北京的道路。[1]

发展简史

大盛魁的创办人并不是什么富户大商,而是三个小贩。原来康熙时,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中,由于军队深入漠北,“其地不毛,间或无水,至瀚海等砂碛地方,运粮尤苦”,遂准商人随军贸易。在随军贸易的商人中,有三个肩挑小贩,即山西太谷县(今晋中市太谷区)武家堡的王相卿(相传身材高大,臂力过人,人称“王二疤子”,是清朝晋商中著名的旅蒙商号“大盛魁”创始人)和祁县祁城村史家巷的史大学(其后代后代宁书财主、二普财主,每年四月十五赶会大请客,捐过国子监,悬大夫第匾)、祁县城内义井巷张杰(其后代有暨馨财主、常寿财主,皆悬大夫第匾)。他们三人虽然资本少,业务不大,但买卖公道,服务周到,生意十分兴隆。清兵击溃噶尔丹军后,主力部队移驻大青山,部队供应由山西右玉杀虎口往过运送,他们随军至外蒙的乌里雅苏台(前营)和科布多(后营),以三人为主体,结合杀虎口的几个人在杀虎口开了个商号,称吉盛堂,后发展为大盛魁。总号初设于前营、后营,归化是其重要的分庄,库伦分庄设于光绪后期。康熙末年(一说1724年,即雍正二年,呼市舍力图召(延寿寺)佛殿前阴山古刹横匾为“雍正二年甲辰大盛魁敬献”)改名为大盛魁,此即大盛魁商号的创始经过。[2]

大盛魁的总号最初设在乌里雅苏台,后迁驻归化城(呼和浩特),其经营的基本地区是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乌、科两地柜上的店员,在柜上住过三年,学会蒙语以后,就组成若干小组到草原各帐篷售货。基本上是一个店员,再雇一个蒙民,两个人骑两只骆驼,另用两只骆驼驮货,贩运的商品有砖茶、生烟、洋布、斜纹布及针线之类,走串蒙古包送货上门。夏天卖了货,换成羊马;冬天卖了货,换成皮张。同治时,大盛魁看到茶、烟销路好,为了适应蒙民的口味和运输上的便利,与茶商、烟商一起制出名牌“三九砖茶”和“祥生烟”。而且越做越精细,越做越定型,颇受蒙民欢迎。大盛魁从全国各地贩运商品到蒙古销售,其货物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随时在归化城市场上采办;二、向外地来归化城销货客商订购,或向归化城到外地经商者订购;三、派人到产地采购。

发展壮大

大盛魁商号极盛时,几乎垄断了蒙古牧区市场,蒙古的王公贵族及牧民大多都是它的债务人。该商号三年分红一次,盛时每股分红可达一万余银两。

不同于晋商或别的旅蒙商所创办的字号,大盛魁之所以能够延续260年,与它特殊的股权结构密不可分。

大盛魁商号是股份制,但它的股本很特殊,除了银股(又称财股,是财东(股东)投入资金形成的股份,但大盛魁从来不设,故大盛魁始终没有外部股金加入)、身股”(又称“顶身股”,是对掌柜、伙计实行股权激励形成的股份。此所谓“出资者为银股,出力者为身股”)外,还专门另设财神股和狗股。据说,财神股的来历是:该商号在初创时,营业很不顺利,亏损极为严重,直到三位创始人相继去世,仍拿不出现钱来报偿他们,而只能用一种被叫做“永远身股”(或称“死人股”)的“期货”来补偿。在过大年的时候,王相卿、史大学、张杰三个人已经揭不开锅,只能喝些米汤过年。就在这个时候,来了一位身穿蒙古袍、背着一个包裹的壮汉(相传为喇嘛),要吃饭充饥。他三人见是过路人,便热情接待,把自己仅有的米汤让给壮汉喝。这个一壮汉喝完米汤后说是出去办点事,便留下包裹走了。此后,这个壮汉再未返回。于是他三人打开包裹一看,原来是一包白银。以后,多次查访壮汉,亦无下落。他三人商量后,决定暂时挪用壮汉留下的银子作为商号资本,扩大经营。此后,商号生意十分顺利,赚了不少银两。他三人觉得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是财神变化成壮汉给他们送来了资本。便把原来那位壮汉包裹里的银数留过,并定下两个号规:第一,喇嘛留下的银子单记一笔财神股,把此股所分红利记入“万金帐”,作为护本”,参与分红,但不取出,以后连本代利还给人家;第二,为了纪念他们创业时过大年喝米汤的日子,规定每年正月初一商号要喝一顿米汤,此例延至今日不改。关于狗股,也有一个故事:据说一次库伦发生灾情,粮价腾涨,库伦分号为了把这一情报报告总号,便让一只狗带信到归化(今呼和浩特),当总号收到狗带来的信后,立即大购粮食,囤积居奇,获得了巨额利润。为了纪念这次生意的成功,特别给狗也顶了股份。还有一说是:一次,大盛魁商号某经理在过草原的途中病倒,便让一只狗返回总号报信,结果救了这位经理的性命,所以给狗也顶了股分。

乾隆末年,清政府把外蒙的税收包给了大盛魁;道光年间,外蒙的驿站经费和卡伦(兵站)供应也被大盛魁包办,使其在蒙区的活动更为便利。大盛魁资本近亿,道光时,三财东的财股,王相卿为3000万两,张杰、史大学各2000万两,经营范围之广、贸易总额之大(一般年份约1000万两)、获利之多,在我国民族贸易史上是罕见的。大盛魁人员极盛时超万人,骆驼2万峰。乌里雅苏台是外蒙的军事中心,科布多有大盛魁最大的分庄。大盛魁春节的对联即显现丁其昔日的创业之路:戴月披星似鹏程,历尽沙漠极边路。栉风沐雨若豹变,鸿开乌科万世基。大盛魁的最后一任经理段履庄以未在乌梁海设庄,引以为憾。

大盛魁的从业者分为几种情况,一为有股份;有90多人(约30多个人力股,即顶生意的);二为无股份,吃劳金,有千余人;三为学徒,有千余人。还有大量非从业人员即雇用人员,类似今日之临时工,随时雇用的工人和牧民,总数约5000人;分外工、长工、短工、月工、日工、包工、小工,工种多为骆、马、羊、铁、皮、绳、伙夫,……大盛魁的财东2/3;是祁县人,大掌柜和店伙中的祁县人也很多;最出,名的6个大掌柜中就有4名是祁县人。当时祁县人口约10万人,竟有2万人经商,有一半的家户中有商人。

19世纪初,大盛魁的总号迁到了归化,成为归化城市场的操纵者。归化城每月清理商品债务的日期“过骡子”,每季度清理商业债务的日期“过标”,都由祁县的旅蒙大商号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除内、外蒙外,京、律、沪、杭、晋、冀、鲁、豫、湖广等省区都有大盛魁的分支、小号和坐庄人员。

大盛魁的李顺廷在直隶兴唐县开有隆盛长布店,他将布匹发到归化,供蒙民做帐篷和衣服里子用。天顺泰绸缎店在归化经营着绸缎、布匹。东盛昌发货店、牙行,掌握着外地客商发来归化的货,为大盛魁服务。德恒魁牲畜店、归化牙行,负责联系外地的羊马客商,为大盛魁服务。有7万两资本的盛记毛庄,设于天津,专门经营皮毛出口贸易。协盛昌(其小号为召河的鸿记六陈行,局面大于昌记,名为“小鸡下大蛋”)、协盛公、协盛裕三家京羊店,各投资2万两,专销蒙古羊,为大盛魁服务。小号三玉川茶庄资本10万两,浮存10万两,光绪年间设于归化。民国15年(1926年)后,三玉川因大盛魁在归化办绥远电灯公司抽股影响,不分红。1929年大盛魁倒闭,1930年三玉川停业,1931年结束。祁县城内的聚盛川茶庄,资本2万两,结局与三玉川同。

归化的天顺泰(大盛魁小号)、协和泰、聚生泰均属大盛魁。协和泰欠大盛魁的债无力偿还,于民国初年被大盛魁收为财东,改名鼎盛新绸缎庄。此外,大盛魁还接收了归化城古老的东升长茶布店。

大盛魁也开有票号。除祁县城内的小号大盛川票号外,后期还在归化城开有裕盛厚钱庄(本金2万两)、通盛远银号(本金4万元),在张家口设有鸿盛元银号(本金3万元)。

大盛魁的“相与”(交易与金钱往来者)亦多祁帮:如大盛魁买祥云集(在祁县东街,财东为南大街何家)的祥生烟,年约1—2000囤烟;进归化三元成(大杂货行)的杂货,仅糖即年约5000斤;购归化复生泉的白酒,年约30000斤;买归化三和兴的炒米,年约3000担。

祁县位于晋中盆地的中心,几大官道的交汇处,几百年间,骆驼、骡子养殖业随着晋商的繁荣而不断兴起。光绪年间,榆林、永安两村余姓养着1000多峰骆驼,柳姓养着800多峰骆驼,人称“余一千,柳八百”。他们常为大盛魁从曲沃往归化运生烟,从清化往归化运铁器。 时人有“南有胡雪岩,北有大盛魁”之语。阎锡山称赞其为“开发西北的钥匙”。

衰败

清末,由于沙俄在我国蒙古、新疆和东北地区的侵略活动不断扩大,使大盛魁的营业受到影响,日见萧条。后来,俄国革命成功,外蒙古独立,大盛魁又丧失了在这两个地方的商业资本和商业市场。加之大盛魁商号后期用人不当,一些掌柜挥霍浪费惊人,侵吞号款事件屡有发生。

视频

参考文献

  1. [范维令、刘晓东 .祁县人创立的旅蒙第一大商号——大盛魁.太原:晋中学院,2009年]
  2. 清朝著名的商号“大盛魁”,比胡雪岩还富,为何最终衰败?. 清朝著名的商号“大盛魁”,比胡雪岩还富,为何最终衰败?. 2019-12-04.